读《致老师》心得体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8813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致老师》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致老师》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致老师》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致老师》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致老师》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致老师》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致老师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静下心来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老师一书,深受启发和。书中的内容全部是解答一线老师工作、生活中的迷惑,经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地加以剖析、深究。朱老师书中的每一句话全部发人深省,引出的问题和话题,每一个全部贴近贴紧教育教学的实际,让我感悟至深,深受教益。花香蝶自来,假如你是个有魅力的老师,何愁得不到家长的敬爱,学生的推崇?那老师的魅力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爱是老师魅力的源泉一个老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爱多亲近,聆听其教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友而信其道”。新课程给老师提供了充足展示魅力的舞台,老师自己必需努力成为一个“全人”,才能给学生以人性的课程和“

2、全人”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实质就是对学生最无私的爱。袁卫星曾说过,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而做到这些的根本前提,就是需要师爱,师爱的魅力。所谓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个人的热爱、尊重、了解和期待。师爱是老师的一个高尚道德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是老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但凡一位出众、有魅力的老师,“师爱”无疑是贯穿其整个教育教学一直。作为一名青年老师,依据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努力地让“师爱”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关键。在班级里,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困生,做到公平公正。师爱是

3、无痕的,但老师面正确是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她们是能深深感受到的。老师热爱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亦会热爱、尊重自己的老师。情是老师魅力的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生的爱,需要师情的详细表示。所谓“师情”,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在详细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示出来的一个情感体验。学生作为老师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足让学生感受到“师情”的存在。用“师情”去打动学生,用“师情”去感染学生。一直铭记在师范生实习时,一个老师对我说的话,“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在详细课堂教学中,应该全身心投入进去,她此时应是一位演员,也是一位导演,课堂则是这幕剧的舞台”,老师应该

4、用师情去打动学生,去吸引学生,老师和学生一同沉醉在这幕剧中,那么这堂课是极其出彩的,这么的老师也是极具魅力,是学生所喜爱的。对学生要充满热爱,充足尊重、信任她们,用师情去滋润她们。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情感,体会老师的专心。和此同时,老师需要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学会拥有宽容的美”,这么的“师情”添了份温存,多了些感动,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变得愈加和睦相处,班级气氛会愈加友好,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慧是老师魅力的灵魂老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老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过去讲“我们老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专心地准备

5、一桶水就够了。”现在是“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需是源头活水。”这源源不停的水从哪儿来呢?这就要讨教师学为人先,和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老师。我们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所含有的知识已不但仅是从老师那里取得的,天生对新事物拥有特殊敏感力的她们,往往很轻易就接收了这些新的知识。老师即使学于前,懂于前,但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我们曾经认为是真理的那一部分知识真的就是永远全部不能撼动的真理吗?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真理”最终全部倒下了。我们要做学生的老师,必需要有高于学生的地方,所以必需保持本身的优秀性,我们得不停吸收新鲜的知识,不停更新已经

6、有的知识,将学习变成一个职业敏感、生活习惯坚持下来,时时发觉,时时消化。所以老师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连续的学习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来提升教学水平。“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行为在一点一滴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学生好学,必需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能够感染起很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老师最为主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需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之间也相互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其余同学好学。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停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能利用书中的教学提议,指导自己教学实践,还能够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能够说是一举多得。总而言之,朱永新老师的致老师一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理想,它也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老师”,只有老师学会了关注窗外的世界,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眼睛投向窗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