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86867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道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暮/朝拜 处理/处置 宁可/宁愿 门槛/直栏横槛 B绮筵/宴席 脉脉/湮没 扁豆/扁舟 横行/横暴不法C砧声/粘贴 蹉跎/嗟叹 斗兵/刁斗 责难/大难临头D玉箸/执著 草檄/缴获 殷切/殷红 丧事/垂头丧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煽情 水蒸汽 心心相印 治标不治本B装璜 乌龙球 突如其来 一言以蔽之C链接 可怜相 耳濡目染 万变不离其宗D演绎 露马脚 淡装浓抹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

2、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B看来,美英当局要想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境,还得及早改头换面,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呢!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D因为中亚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挥而就。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亚,打通丝绸之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xx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B人生的价值和

3、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D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 “荷花淀”作小说的标题,既点出了小说的环境,又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B在绍兴举办的“中国黄酒节”上,各路“酒神”亮出绝活;中外客商纷纷“淘金”。C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

4、、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D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5、。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

6、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

7、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2011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6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8、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7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

9、,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D只

10、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三、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用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时,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

11、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乃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

12、,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文字,做文章。B、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遑:闲暇,空闲。C、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短:说别人的坏话,诋毁。D、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 卑:身份低贱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堕马而死 弃甲曳兵而走B、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3、D、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贾谊十八岁时就闻名郡中,后在河南太守吴公的举荐下,被朝廷征召为廷尉。B、贾谊二十岁时,在朝中更定历法,订正法令制度,确定官名,深得孝文帝重用,被拜为长沙王太傅。C、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被汉文帝征召到宣室,可惜汉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问社稷大计却问鬼魅神仙。D、贾谊没有后代,怀王堕马而死后,他自认为作老师没有尽到责任,忧郁而死。 第卷 非选择题 (共117分)12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3分(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

14、稍制之。4分(二)诗歌赏析(8分)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每题4分,共8分)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1)、“崩”字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句诗的诗意。(4分)(2)、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有何诗意?(4分)14名句默写(6分)(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但见悲鸟号古木, 。 (李白蜀道难)(3)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5)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6)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铃霖)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