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8647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工作制度汇编1、中医科工作制度一、中医科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四、积极开展院内及乡村医生中医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业务讲座、开展中医学术活动。五、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六、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痔漏、妇科、皮肤科等,推广中

2、医适宜技术。七、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2、针灸、理疗科工作制度一、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针灸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二、针灸治疗须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三、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人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四、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五、使用电针时,应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六、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严防断针。七、理疗、针灸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注意解剖位置,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八、进行理疗时,治疗前要检查机器是否正常,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要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要认真记录。九、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人身上一切金属物件,注意地面与病人的距离,病人和操作者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高频的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板法。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治疗中病人不得触摸机器。十、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和紫外线灯管,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十一、

4、努力学习新技术和外地经验,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开展新疗法。4、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1、临床、医技、后勤等科室的业务学习,原则上每月1-2次。具体时间根据各科室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应做好培训记录,以备检查落实。2、各科的业务学习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地点、主持人,应随月报表一并报医务科,医务科定期检查并抽查个人学习笔记,根据各科执行情况记分。因特殊情况需改变学习计划的要预先报医务科。3、全院的业务学习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由主管职能科室统一安排,任课老师认真备课,因故不能讲课,要提前一周通知主管科室,同时技术指导委员会对其讲课效果进行教学评议,优秀者年终予以适当的奖励。4、业务学习要实行签到制度。

5、5、半年和年终的业务考试,根据院科安排的业务学习讲座出题,考试成绩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5、中医科会诊制度 (一)院内科间会诊 1、会诊的提出:会诊由病房主治医师决定,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须详细填写申请单的申请会诊项目,简要重点描述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时间具体到日,经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宇。申请科室负责将申请单送达邀请会诊科室。特殊病人经科主任 (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宇,可以特邀会诊医师。 2、会诊时间要求:一般会诊48小时内完成,如需特殊检查的轻病人,可预约时间到专科检查。院区内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院址分散的酌情适

6、当放宽时限)抢救须随请随到,危重病人可以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会诊,严禁会诊医师不亲自查看病人进行电话会诊。 3、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由有执业资质的总住院医师(二线)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对特殊或疑难重症病人需要专家或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 (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字。院内急会诊如二线医师正在手术或抢救病人,由三线医师或上级医师及时完成会诊。 4、会诊医师职责:详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察病人,会诊后须书写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包括会诊意见和建议,会诊医师的

7、科室、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对疑难病例、诊断不清或处理有困难时,须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会诊时须有甲请科室医师陪同、介绍病情。 5、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例,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责任由转入科室负贡。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转入时,转入科室须确保病人不发生诊疗延误。抢救及危重病人须及时转入,确有困难时须上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二)院际间会诊制度 1、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例需请院际间会诊时,经病房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同意,写好病人的病历摘要和会诊目的,确定请求会诊医院的相关专业(或会诊医师),报医务处,由医务处与有关

8、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时需有科主任或受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陪同,主管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并做好会诊记录。 2、院内外联合会诊由科室向医务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历摘要。会诊由科室主任 (或副主任)主持。主管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准备和会诊记录工作。6、中医科转诊制度 患者住院期间因病情或其它原因需要转科时,由患者正在住院的科室二线或二线以上医师提出转科意见,在征得患者和/或患者亲属的同意后,向拟转入科室发出转科会诊申请单。患者住院期间因其它原因需要转科时,也可以由患者和/或患者亲属向正在住院的科室医师提出转科申请,由二线或二线以上医师做出是否同意转科的

9、决定。医师应当重视和考虑患者和/或患者亲属的意见。拟转入科室在接到转科会诊邀请后,由二线或二线以上医师前往拟转出科室进行会诊,就是否同意患者转科阐述意见、书写会诊单。经过拟转入科室二线或二线以上医师会诊并且同意接收患者后,由拟转出科室医师书写转出记录,下达转科医嘱;护士根据医嘱通知拟转入科室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通知患者和/或患者亲属做好转科准备,书写转出护理记录。转出记录内容包括:(记录)时间、“转出记录”、(另起一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原因和/或目的、转出日期、注意事项、(另起一行)医师签名等。拟转出科室与拟转入科室共

10、同协商,做好患者转科过程中的陪护工作。危重患者必须有医师和护士陪送。拟转入科室根据本科二线或二线以上医师同意接收患者转入的会诊意见和拟转出科室护士的通知,做好患者转科的接收准备工作。转入科室护士将患者接收、安置后,通知医师诊查患者。医师下达转入医嘱,书写转入记录。护士执行医嘱,书写转入护理记录。转入记录内容包括:(记录)时间、“转出记录”、(另起一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原因和/或目的、转入日期、(转入)诊疗计划、注意事项、(另起一行)医师签名等。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

11、批准,办理转院手续。十一、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转院。危重患者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7、中医病房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查房制度1、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应有诊疗主管、一级医师、二级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节假日必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坚持查房。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法及参加全科会诊。3、抽查医嘱、病历及护理质量,发现缺陷,改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5、对所查病人,应

12、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情况,并全面查体。6、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二、诊疗主管查房制度1、每日查房两次,应有本病房一级医师、二级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生、责任护士参加。2、对所主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方式和进一步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3、对危重病人应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有一级医师、二级医师邀请应随喊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晚查房。4、对新入院病人必须进行新病人讨论,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5、疑

13、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教学查房。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7、系统检查病历和各项医疗记录,详细了解诊疗进度和医嘱执行情况,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等,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8、检查一级医师、二级医师、进修医师医嘱,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单、特殊检查申请单、特殊药品处方,检查病历首页并签字。9、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等问题。10、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以及医院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三、一级医师、二级医师查房制度1、对所管的病人每日上、下

14、午至少各查房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2、对危急、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和化验检查单,及时落实会诊意见并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手术步骤、疗效判定及医疗操作要点。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四、对危重、大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的病人,各级医师应随时巡视,掌握病情变化,遇有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或邀请

15、会诊。五、上级医师查房前,主管医师及实习医师应系统掌握所管病人的病情及有关检查,作好查房准备并汇报病情。六、查房时间应控制在二小时左右,查房时,保持病房安静,不准会客,不接私人电话。8、中医科主任职责1、在中心主任和质量控制部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护理、科研、预防保健、健康宣教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2、督促本科人员严格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恪守便民措施及精神文明用语,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防止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3、负责组织拟定本科业务技术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医疗护理质量的监测控制,检查监督,总结汇报。4、负责组织本科业务学习、人才培养、规范操作和技术考核;负责本科医疗质量管理的一级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5、负责解决本科疑难复杂问题,组织并参与、指导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诊治,并及时报告院领导和主管部门。6、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时总结经验。7、负责安排并参加值班、会诊、出诊、门诊工作。决定本科病人转科、转诊、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8、负责本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本科人员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廉洁行医、医疗安全教育。9、负责安排本科人员调休和休假。9、中医科住院部医生工作职责一、在医生组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