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58641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检测B卷中图版必修10504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某台风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图”(箭头所示为风向),回答12题。1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气压为()A南半球,低气压B南半球,高气压C北半球,高气压D北半球,低气压2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杭州,则杭州最可能吹()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35题。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B或C或D或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

2、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或B或C或D或5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67题。6此时,图示半球的节气可能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ABCD下图为“美国某城市等温线图”。读图回答810题。8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A4B3C2D19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0下图中与M、P、N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

3、图为()ABCD读下图,完成1112题。1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1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分布在北半球B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2008年9月13日凌晨,飓风“艾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风力每小时177千米,并引发火灾、大水,致使当地约4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据此回答1314题。13能正确表示上述天气系统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的是()14下图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的

4、是()读“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516题。15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16下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是8844.43米。据此完成1718题。17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D流水作用18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A岩浆活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读右图,完成1920题。19下列

5、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A华山B喜马拉雅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安第斯山脉20图中处的山地成因为()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2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_锋天气图。(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_。(3)该锋面将于_(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4)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22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

6、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15分)(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为_;从气压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P可能为_百帕(选择填空)。A39P40B40P41C44P45D30P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第4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在南半球高空应为。第5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6B7.C第6题,从图中表示的风带方向看,这是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风带和气压带

7、都北移,所以是北半球的夏至前后。第7题,强低气压中心出现在北半球夏季的大陆上,大约在印度的西北部,最有可能成为亚欧大陆的低压中心。 8A从图中等温线分布来看,O、P的温差在35之间,即温差大于3而小于5,所以选A。9B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温度高,气压低,P点为热低压中心,美国在北半球,风向右偏,据此可知N点风向为东南风。10C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根据地面气温分布可知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然后判断出高空气压分布状况,M、P、N三点近地面气压为高、低、高,则高空气压为低、高、低。11C12.A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对图中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对各种气候类型特点的准确把握。与传统的气候资料图有所不同,本题图中

8、的曲线代表降水,柱状图代表气温,从图中可以看出,地最低月均温度在0以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地最低月均温在15以上,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地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其中温带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北半球的东亚地区。13D14.B热带风暴从本质上讲是属于气旋的一种,中心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辐合,北半球气流逆时针辐合上升。过境时气压变低、过境后气压恢复正常。15A16.A该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46日,4日晴天,气温日较差最大;5日多云,气温

9、日较差较4日变小;6日阴天,710日晴天,气温下降。由此信息可知该天气过程是冷锋过境造成的。由410日的气温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气压的变化是逐渐升高的,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7B18.D第17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形成的。第18题,在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过程中,还同时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故实际高度远低于理论高度。19A20.B图中处为断层抬升处,容易形成断块山,四选项中只有华山为断块山;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地,其成因是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岭。21(1)冷(2)寒潮(3)次日上午8时(4)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

10、,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本题以一次锋面过境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据方向、速度和季节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相对综合性强。这要求学生能熟悉锋面的类型和特征,而且能判断不同气压形势下不同位置的风向,还要求学生能关注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季节和条件。本题中的计算相对简单。一般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如下表:冷锋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变化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出现较大的风,云层渐厚,可能有雨雪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2.(1)反气旋低气压(2)A(3)东北绘图(见下图)(4)绘图(见下图)(5)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气流状况指气旋和反气旋,气压分布状况指高压和低压。第(2)题,甲处气压值:1035百帕甲1040百帕,乙处气压值:1000百帕乙1005百帕,甲、乙两处气压差:30百帕P40百帕,最大气压差不超过40,选A项。第(3)题,过丙点作指向低压区的等压线的垂线,然后右偏就得出实际风向为东北风。第(4)题,锋面出现在低压槽处,且气旋的西部形成冷锋。第(5)题,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3(2)实验过程:水中的温度计温度低,而干沙中的温度计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