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激励模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8625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底捞的激励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捞的激励模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论文题目 海底捞公司的鼓励模式 姓 名 徐昌为 学 号 110374 专 业 15级工商管理 班 级 工商管理4班 成 绩 年 月 日评分原则按学校规定分个级别: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分原则分别如下:优(90100):选题符合本课程基本规定,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对本课程领域文献熟悉限度较高,涉猎较广;论文有创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或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论文层次构造分明、构造严谨,文字体现能力强,材料翔实,数据可靠,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分析问题对的、全面,撰写格式规范。良(00):选题符合本课程基本规定,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对本课程领域文献涉猎较广;论文具

2、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论文层次构造分明、构造严谨,文字体现能力较强,材料、数据可靠,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分析问题对的,撰写格式规范。中(080):选题符合本课程基本规定,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可以查找课程领域有关文献;论文层次构造基本分明、构造基本严谨,文字体现畅通,可以组织材料分析问题,中心基本突出,论据可以阐明问题,撰写格式基本规范。及格(607):选题符合本课程基本规定,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参照文献不少于5篇;论文层次构造基本分明,文字体现基本畅通,可以组织材料分析问题,有中心,有论据,撰写格式大部分满足规范规定。不及格(6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均判为不及格:1、 选题完全不符合本课程

3、基本规定,严重偏题;2、 完全抄袭她人成果;3、 论文层次构造混乱,逻辑不清,文字体现严重条理不清,论文没有中心,论据不能阐明问题;撰写格式严重不满足规范规定。目录一公司简介3二 鼓励理论概述3(一)鼓励理论含义3(二)鼓励的过程3(三)鼓励理论的分类4三 鼓励的原则与措施4(一)应用原则4(1)以人为本原则:(2)正负鼓励相结合原则:4()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4(二)鼓励的措施4四 案例分析4(一)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4(二)公平理论5(三)精神鼓励一 公司简介海底捞成立于199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

4、司。在简阳、北京、上海、沈阳、天津、武汉、石家庄、西安、郑州、南京、广州、沈阳、杭州、南京、深圳、成都、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都市和国家有百余家直营连锁餐厅。二 鼓励理论概述(一) 鼓励理论含义对于鼓励理论的定义始终以来都是各执一词,但是在大体上都一致。即鼓励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需要,鼓励的对象是产生某种行为的个体或群体,目的在于引导该类行为的反复与强化,以期实现组织的目的。(二) 鼓励的过程鼓励的过程是因人的行为需求产生的,因此可以用下面的图来简朴的概括。改善环境目的行为动机(行为动力)个体需要(欲求刺激(内外诱因)由图可知鼓励过程有如下特点:鼓励过程是一种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了这样几

5、种阶段:第一阶段,刺激人的需求产生;第二阶段,在需要及其动机产生之后,优化行为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第三阶段,对行为的成果进行强化。如果行为的成果与盼望的目的一致,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强化被鼓励者良好的行为。如果行为未能满足目的盼望,行为者就会受到挫折,其反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调节行为,一种是调节目的。 (三) 鼓励理论的分类一般来说鼓励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内容型、过程型、调节型。内容型着重对引起动机的因素,即鼓励内容进行研究,常用的有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过程型着重对人从动机产生到采用行动的心理理论过程进行研究,常用的有公平理论,至于调节型则注重目的,常用的有强化理论,三鼓励的原则与措施由于原

6、则与措施过多,就只具体的简介下面案例分析要用到的有关理论,(一)应用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要表目前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另一方面,尊重人的爱好和生活方式,同步也要满足人的自由,发明一种宽松的环境,再次要尊重人的劳动成果。运用即时有效的反馈系统,增强人们的成就感,避免悲观情绪产生。(2) 正负鼓励相结合原则:根据鼓励的强化理论可以分为正鼓励和负鼓励,通俗点说,正负鼓励就是有赏有罚,从而鼓励员工更好的工作。(3)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是针对员工存在物质和精神需要进行的,因此,应当在恰本地把握员工目前需要的基本上在选择有效的鼓励措施。因此一般是满足员工的

7、物质需求再满足精神需求。 (二) 鼓励的措施 (1) 物质鼓励:物质鼓励是最基本的手段。物质鼓励一般是以货币和实物的形式进行的是对员工良好的行为的奖励和对不良行为的惩罚,由于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动因而物质鼓励一般是通过加薪,发奖品奖金休假等等以及股权,从而让员工有权管理公司,这样员工工作就会布满积极性,从而发明更大的利润。 (2) 精神鼓励:精神鼓励是指组织通过发挥员工的进取奋发精神的作用在给与她们鼓励同步,协助她们从各方面消除顾虑,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四 案例分析(一)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在海底捞,人们都会对其变态服务赞不绝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海底捞的员工,究竟是什么让

8、海底捞的员工与其她餐饮行业不同呢,我们下面就举几种例子来分析。在海底捞,大部分的员工都来自农村,从刚开始到海底捞,经理都会将她们安排得妥妥帖帖,从最开始的食宿,住在距离到公司不超过1分钟的地方,且由公司统一安排,住的是有空调的公寓,随时都可以洗热水澡,晚上9点还供应夜宵,且公寓还配备电脑,尚有专门的人帮忙打扫,至于吃,那就不用多说了,并且最初的一周时间,海底捞提供的培训内容没有别的,除了工作技能培训外就是对员工嘘寒问暖,让她们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坏境涉及怎么看北京地图,怎么用冲水马桶,怎么坐地铁过红绿灯,并且生病时还会有员工给你送饭,领导还会带着慰问金来看望。并且在海底捞出名的服务点子都是由员工

9、自己提供的,用张勇的话说只有员工才最理解顾客的需求。因此在海底捞很是鼓励员工提某些有创意的点子,一旦提出了好的点子不仅会推广,还会有200到不等的奖金,且还会以点子提供者的名字命名,因此在这种氛围里,员工都会乐意去发明更好的点子,最有名的就是包丹袋。而这一切从我们管理学的角度上看,无疑充足的满足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从最开始的食宿安排,就充足的满足了员工的生理需求,对于每一种在外工作的员工来说,食宿永远是最大的问题,而海底捞就解决了这种后顾之忧,员工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另一方面是在公寓安顿上网的电脑以防员工外出上网从而浮现安全问题这一细节,以及员工的住处离工作的地点不超过1分钟,这一点

10、固然是为了更好上班,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员工浮现意外,这无疑满足安全这一需求。员工的安全得到满足,无疑会减少员工因病而导致的工作效绩的挥霍,这会让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更上一层楼。而高层领导对下属的嘘寒问暖,以及不摆架子等等,无疑是对员工的尊重,这一切的一切结合起来,无疑把员工当成家人同样关怀,员工得到尊重后,会在内心形成这样一种想法,领导这样尊重关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从而就浮现每个海底捞员工无论是何种时候都会对顾客热情,以及一天工作十几种小时仍旧精力充沛的现象。用海底捞的总经理张勇的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会对你好;只要想措施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身上”

11、可以说海底捞将“以人为本”这一信条真正的体现出来了。(二) 公平理论在海底捞尚有一种特别独特现象,那就是海底捞的公平晋升制度,在海底捞的每一种高层主管都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就拿海底捞的副总经理袁华强来说,她199年高中毕业就来到了海底捞先是刷碗,后是传菜,在后来又做过门迎、服务员、领班、会计等等,几乎所有职位都做过,始终到后来坐上副总经理的位置,这样的例子在海底捞尚有诸多,在海底捞几乎每个高层都会对员工说只要你好好干我就提拔你。而这一切她们真的做到了。因此海底捞员工心里就会埋下一颗种子,只要我好好干,我就能晋升的想法,对工作就会布满激情,而这一公平晋升制度的制定,让员工彻底的对公司死心塌地的

12、干活,毕竟海底捞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她们并没有高学历,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她们与其她人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海底捞这一公平制度的制定无疑真的让员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毕竟每个外出打工的人,最大的目的就是变化自己的命运衣锦还乡,而海底捞正恰恰给了她们这个机会。可以说在满足了上面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后,公平理论可以更好的实现,由于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她们就会向更高档层次的需求追求,而海底捞之前就已经满足了员工前四个低层次的需求,员工只需要努力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的基本就是公平,公平理论这个时候的浮现就会协助员工更好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海底捞的员工就

13、会努力工作,并且提高自己的绩效,且有一颗向上的心,而这些员工都会将其投入于工作中,而这些结合起来就造就了高效率,高服务,高时间,高激情的海底捞人。员工从刚进海底捞公司就为她们明确了晋升方向,从管理线、技术线、后勤线三个通道让不同的员工均有机会晋升。因此的高管都是从最基层做起,这中制度让每个员工都感到了公平,让她们从内心就懂得,只要自己努力干,将来就可以出人头地,坐上高层的位置。而在这种公平的环境里,也杜绝了团队中有偷懒的现象,和某些人因自己的报酬过少,而产生的内心不平衡。才有全体争着向上的局面。(三) 精神鼓励在海底捞尚有一种其她餐饮公司没有的独特现象,那就是员工拥有直接的权利,无论是高层主管

14、还是基层员工均有想相应的权利,在海底捞20万如下的开支都是由副总负者,她们都同张勇无缘无端,大区经理的审批权是100万,0万如下的店长签字就可以了。而一般员工可以对任何一桌进行免单,只需要上报如下就可以了。而正是这种信任的力量,可以说是海底捞对员工在精神上鼓励的最佳诠释,公司管理者常常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来形容管理员应当大胆放手,让底下的员工自主行使权力,但是大部分管理者却做不到这一点,由于她们紧张一旦决策失误自己是承当者,怕自己损失,而员工也常常抱怨,既然让自己全权负责管理就要大胆给自己放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但愿上层多插手。而在海底捞老板张勇是真正的做到了这点,她充足的相信自己的员工。在她看来,只有经历过错误才干成长,才会更好管理。也正是这种放权的措施,让公司的每一种人都参与的做法,无疑是最佳的鼓励措施。只有让员工真正的参与管理,让她们有权管理,员工就会有一种自己是主人的想法,员工就会拥有很高的热情,更便于鼓励员工。当海底捞成功时有诸多公司争相学习,但是却都学不到精髓,综上所述,海底捞的成功无法复制的因素在于她的鼓励制度,在海底捞的鼓励就是一句可以概括,那就是以人为本,参照文献1 马建堂. 马斯洛人性管理典型 . 北京: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