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8611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国界茶文化传承与开展考虑摘要:优秀文化的传承跨越国界,日本茶道对中国茶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开展就是其中的典例。当代日本茶道大师里千家第十五代千宗室在其于南开大学发表的博士论文中用确切的史料论证了日本茶道的由来与演变,勾勒出日本茶道精神的理想世界。在肯定了陆羽?茶经?对日本茶道的作用的同时,也分析出形成日本茶道本质,并使其成为日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关键词:茶文化;茶道精神;十五代千宗室在当代中日茶文化交流中具有很高声誉的千宗室大师1923-,是日本战国时代茶道宗师千利休1522-1591的后人,也是日本最大茶道流派里千家的十五代家元以下简称千宗室,成长于日本京都的千宗室,在就读同志社大学法

2、学院经济系期间,因逢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作为海军应召入伍,战后复学直至毕业。战争的体验令千宗室倍感和平的珍贵,通过著书及友好访问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其和平思想,一生致力于茶道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倡“一碗茶中出和平的理念。在千宗室的著书中有?茶的精神?里千家茶道教科?里千家茶道?茶中精神?原色道具的用法?等。而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千宗室南开大学博士论文的中文译本中包含了千宗室多年茶文化研究的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日两国茶文化思想传承和开展的理念。在序言里,千宗室提到“假设问我什么是茶的境界的话,我会答复说,在于它的他界观念的娱乐性。依我之见,能在现实社会里实现高层次上的

3、精神性娱乐的,便是茶道。对于?茶经?以前的茶,千宗室提出“茶终究是传入中国还是野生于中国,虽然很难断定,但因?本草纲目?中有神农尝百草,其中百分之七十有毒,以茶解毒的记载,或者曾有野生茶树在中国。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佛教的东移,茶树也随其传到中国。通过一定的史料查找,千宗室感到详细描绘陆羽以前的茶的问题的相关阐述中模糊者居多,茶书中被奉为最高而且最古的经典著作的应该就是?茶经?。对于陆羽所处的中国唐代,千宗室评价道“说起唐代-迎来七、八世纪最盛时期的时代,就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可谓是国际色彩浓重的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通过对陆羽生平和相关著书的分析,千宗室得出陆羽著作可能有后人补笔。对于陆羽其人,千宗

4、室通过参照比照相关传说和相传为陆羽亲笔撰写的?陆羽自传?中的共同点,归纳总结出关于陆羽的相关资料。其一陆羽是出身、家系不明、彻底的孤儿;其二陆羽容貌不佳,口吃,却有善辩的才能,擅长思索;其三陆羽性格为隐蔽型,专心读书,嫌弃杂事,不大与人交往,被视为一种狂人;其四陆羽所交之友皆为文人、诗人,常与高士同居;其五陆羽有很强的超脱世俗的孤傲性格;其六陆羽逝去的时间及地点不详。对于陆羽的一生千宗室认为其悠闲自在而人格高雅,赞叹陆羽的茶的世界观,不是谁都能吟诵的,相反必须说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的天赋之物。千宗室认为贯穿在陆羽?茶经?中有力求通过论及正确的饮茶方法,来到达从正面引导读者进入由喝茶所能到达的

5、最终境地的意图,分析陆羽茶学思想中包含的易学与佛学理念,提到“从其表达和表现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陆羽精神的基调,陆羽把佛教上所说的地、水、火、风、空的五大思想和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世界观浑然一体,在陆羽精神的基调中,某种要从一碗茶中感受到通向其自然之根源的意志在起作用。赞扬陆羽敢于取经纬的“经、经典的“经字于自己的?茶经?是有强烈自信与极大抱负的做法。对于?茶经?以后的中国茶文化千宗室总结为茶可使饮者在无形中醸成一种意境,因此效应,使得茶成为受尊之物。在阐述日本茶道时,千宗室认为自平安时代起兴起的日本茶文化是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侣为移植中国文化所做出的奉献,这些中国使节们所继承的正是由陆羽首

6、次集大成的茶的高超哲学和思想。而对于有些学者认为从茶的植物学观点来看日本也曾有野生茶树的观点,千宗室提出“即便假定日本自古就有茶树,而将其用于饮料、发现其作为饮料的无尚价值,以及发现茶是人类追求、向往自由王国不可缺少的从饮茶中能领略的意境中发现作为人的无尚喜悦的,却不是日本人。这一切,其实都是中国的以陆羽为首的诗人和文人们告诉我们的。他们在教导我们茶拥有作为饮料的无尚价值的同时,又告知了我们茶的哲学性。千宗室还分析随着?吃茶养生记?与荣西东渡,茶文化渐渐渗入日本武士和贵族阶层。室町时代村田珠光等学者的出现产生日本茶道,而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的?南方録?,象征着日本茶道“一期一会思想确实立,千

7、宗室对此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评论正是这种基于传统的创造性,才能经常地为其注入新颖的感觉,成为明日之茶道的最为必要的真谛。对于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辩论委员会给予了很高评价。评价这是一部系统研究日本茶道源流及其所表达的文化精神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以茶为主题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专著,确认了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被后世尊为“茶圣的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日两国茶人所共奉之最早和最高的经典作品,指出日本茶道虽源于中国,但又绝非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移植或翻版,历史性地考察了日本茶文化的开展演变过程,把它概括为了追求理想境界的梦想型、重视实物性能的养生型和升华为宗教审美意境的理

8、想型。在科技腾飞的二十一世纪,综合性文化“茶仍然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究其原因在于茶文化是人类在开展、消费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和文化形态的总称。其中茶文化思想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其研究主要在东方国家,尤以中日研究历史悠久,程度最高,代表当代茶文化思想研究前沿。中国是茶的故土,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圣陆羽是世界茶文化及其思想研究的始祖。当代中国茶文化思想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茶学大师陈文华对于中国茶文化思想的形成历史及其特征与儒、释、通的道德关系的整理与阐述、茶文化思想知名学者朱仲海对中国茶文化思想独有的精神之美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等。国内学者如林治克、

9、庄晓芳等对茶文化思想有“和静怡真“廉美和敬等概括。而日本茶文化研究的当代代表人物千宗室大师在学习了陆羽的?茶经?及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史和继承日本茶道思想集大成者千利休的“和敬清寂茶道思想的根底之上,结合日本国情,提出了新的茶文化理念,形成了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综合性茶文化体系,创立了“道学实三位一体的茶道思想,他所推广的“一碗茶中出和平的理念为世界所关注,在当今的年轻一代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千宗室在论文中所提到的“我坚信,通过内外共捧一碗茶,会使人与人在深层次的交往下互相效劳,并在此种产生出真正的和平。他的茶文化思想不仅在中日两国间的交往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文化思想层面对世界和平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12.【2】韩金科.唐代文化思想开展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农业考古,1995.2.【3】刘岳兵.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奉献-读千宗室?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日本学刊,199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