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8462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llIII2. 简述血沉测定的方法学评价。手工法包括魏氏法、潘氏 法等:魏氏法简便实用,ICSH推荐为血沉测定的参比方法; 潘氏法与魏氏法测定相关性较好,采用手指采血,用血量少, 尤其适用于儿童,但易混入组织液,目前已很少使用。手工法 只能测定血沉某个时刻的最终结果,特异性差,其应用有很大 的局限性。血沉仪可动态记录整个血沉过程的变化,描绘出 红细胞沉降的曲线,反映了不同疾病或疾病不同阶段,血沉3 个沉降阶段所存在的差异,为临床分析血沉测定结果提供了新 的手段。3. 白细胞分类计数质量控制中应注意哪些影响因素?影响白 细胞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细胞在涂片中的分布不均 和观察者对细胞辨认

2、的差异。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精确性的 因素。影响涂片染色效果的因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 方法:EDTA K2抗凝静脉血,人工制成血涂片,以 Romanowsky液进行染色,使用“城墙式移动法,油镜下分 类计数200个白细胞。当其他分类法与此法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时,需要4个熟练检验人员对同一张涂片各计数200个白细胞 (即总数为800个细胞)后,求出平均值来作为各类白细胞的靶 值。III4.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指 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 5X109/L。弓I起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的原因包括: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变态反应性 疾病是仅次于寄生虫病的另一主要病因,

3、见于支气管哮喘、坏 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等。皮肤病,如湿疹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 脾切除术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某些恶性肿 瘤,如肺癌。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急性期。其他,如风 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等。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 征。5. 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的检测原理是什么?根据血细胞相对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 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于是瞬间引起了电压 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导电 性细胞体积的大小,细胞体积越大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记录 脉冲的数量就可测定细胞的数

4、量。这些脉冲信号经过放大、阈 值调节、甄别、整形、计数及自动控制保护系统,最终可打印 出数据报告Ill6. 试述血红蛋白测定的主要方法及其方法学评价。氰化高 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为国际标准参考方法。操作简单、显 色快且结果稳定可靠,可检测除SHb外的各种血红蛋白。KCN 有剧毒,且存在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血症可致试剂混浊,以及 HbCO转化较慢等问题。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 定法可替代HiCN法。SDS与Hb作用(除SHb外),生成SDS Hb棕红色化合物,其吸收峰在538nm, SDS可用HiCN法 定的抗凝血或溶血液,制备标准工作曲线。本法操作简单,呈 色稳定,准确性和精

5、确性符合要求,且无公害,为次选方法。 SDS 本身质量差异较大,且破坏白细胞,不适用于同时有白细 胞计数和Hb测定的血细胞分析仪上使用。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N3)测定法具有与HiCN测定法相似的优点,显色快而稳 定,试剂毒性仅为HiCN的1/7,但仍存在公害问题。碱羟 血红蛋白(AHD575)测定法,试剂简单,不含有毒剂,呈色稳 定,可用氯化血红素作标准品。但此法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 受限。多参数血液分析仪测Hb已逐步取代手工法,操作简 单、快速,同时可以获得多项红细胞的参数。其测定原理多采 用HiCN法,但由于各型号仪器使用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 的衍生物不同。仪器要经过HiCN标准液校正后

6、,才能进行 Hb测定。=1Ill=17.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 贫血类型: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 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网织红细 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 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 0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X 109 / L,为其诊断标准之一。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 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7、(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 造血恢复8. 血沉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什么?(1)生理性增快:女性高于男性。 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以及老年人血沉常增快。(2) 病理性增快可见于: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加快最常见的原 因,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慢Ill=1性炎症于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转时血沉减慢,故血沉(ESR) 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组织损伤及坏死:见于较大范围组织 损伤或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 常,可作为两者鉴别指标。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 血沉多正常。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3) 血沉减慢:临床意义较小,主要见于红细胞明显增

8、多、纤维蛋 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血沉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指标, 血沉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1=1=19. 试述中性粒细胞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指 分叶核粒细胞超过70%,绝对值7X IO? / L。急性感染或炎 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 染。其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 应性等有关。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和急性溶血,如严重烧伤、 心肌梗死等均可见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失 血,白细胞迅速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中毒。恶 性肿瘤、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 性白血病以成熟的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

9、III10. 为什么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结果只能作为筛检试 验? (1)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用阻抗法的原理,依据白细胞的体积 的大小,人为地将白细胞分成三群,这种分类不够准确。(2) 五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应用光学和电学等技术的仪器,检 测同一血细胞的体积、细胞核形状及胞质中颗粒,在综合分析 后作出白细胞分类,这种检测分类法虽然较电阻抗法高,但仍 不能满足临床检出异常细胞的需要。 (3)各类型的血液分析仪尚不具有识别红细胞、白细胞核、血小板的能力,仍不能检出白细胞形态的病理性变化,特别是对幼稚细胞的检测。而显微镜 能根据血细胞与染色液特异性的结合,根据血涂片上细胞的体 积、细胞核形状及胞质

10、中颗粒等着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能 识别异常和幼稚细胞,因此,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健康人血 液一般检验的筛检之用=111. 试述尿液常规分析的临床价值。(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 疗效观察。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血管病变及肾移植 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各种病变产物直接进入尿中,引起尿液 成分变化,因此尿液分析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首 选项目。(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尿液来自血液,其成分又与 机体代谢有密切关系,故任何系统疾病的病变影响血液成分改 变时,均能引起尿液成分的变化,因此可通过尿液分析协助临 床诊断。(3)安全用药的监护。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多黏菌素B与磺胺类

11、药等常可引起肾损害,故用药前及用药过 程中需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安全。(4)职业病的辅助诊 断。铅、镉、铋、汞等均可引起肾损害,尿中此类重金属排出 量增多,对职业病的诊断及预防有一定意义(5)对人体健康状态 的评估。对人群进行尿液分析,可筛査有无肾、肝、胆疾病和 糖尿病,以达早期诊断及预防疾病的目的12. 试述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 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黏膜损伤(如服 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 Crohn 病、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 瘤时,粪便隐血试验均常为阳性。故须结合临床其他资料进行

12、鉴别诊断。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性 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 可持续 57 天,此后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消化道癌症时,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故粪便隐血试 验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尤其对中老年 人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此外在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的粪便中隐血试验也有84%的阳性率,可作为该病的重要 佐证。13 试述尿HCG金标法测试原理。在纤维素膜的特定位置, 分别包被单抗鼠IgG抗体(对照线),单抗人HCG抗体(测定线), 呈上下排列,另外,试带上还含有均匀分布的胶体金标记人0 -HCG单抗、胶

13、体金标记的鼠IgG抗原。检测时因层吸作用尿 液中的HCG与胶体金标记的人0 -HCG单抗结合,移至测定 线,形成金标记0 -HCG单抗一0 -HCG抗原一单抗人HCG 抗体的双抗体夹心式复合物,测试线呈现紫红色。同时,金标 记鼠IgG抗原随尿上行至单抗鼠IgG抗体,形成金标记鼠IgG 抗原与单抗鼠IgG抗体复合物,对照线呈紫红色。1. 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胞体由大到小, 但原始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浆比例由 大到小;胞核由大到小,成熟红细胞胞核消失;核形由圆到凹 陷到分叶,有的细胞可不分叶;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疏松到粗 糙紧密,核染色质颜色由淡紫色到深紫色;核膜

14、由不明显到明 显;核仁由显著可见到无,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颜色由蓝到红或由深蓝到浅蓝;胞质颗粒由无到有;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 胞质不会出现颗粒。2. 简述再障的骨髓病理学特点。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与 脂肪组织的容积百分比降低,脂肪细胞与基质增多。粒细胞、 红细胞、巨核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增多。间质内浆细胞、肥 大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并可有间质水肿、出血 甚至液性脂肪坏死=1IllIII3. 再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 值减少;一般无肝脾肿大;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 重度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 少的其他疾病,如PNH、MDS-R

15、A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III=1hi=14. 简述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一般贫血实验室表现,正 常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一般增高,血片中有特殊形态的红 细胞,类白血病反应。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多,粒红比例倒置。 血红蛋白的释放。胆红素代谢异常。红细胞寿命缩短。IIIIIIIII6.简述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血液凝血活酶的形 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 第一阶段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两个途径。外源性凝血系 统是由于血管壁或组织损伤后释放因子皿,因子W、钙离子形 成复合物,促使因子X活化,然后形成凝血活酶。内源性凝血 系统是通过固相和液

16、相激活因子刈,然后是K-W-Ca-PF复合3物形成,从而促使因子X活化,形成凝血活酶7如何早期诊断DIC。存在可引起DIC的病因,如感染、创伤、肿瘤等。有两种以上的下列临床表现:反复、严重或 广泛的出血;不明原因或难以纠正的休克;出现反映肺、脑、 肝、肾等器官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原来疾病不可解释的溶血现 象。实验室检査符合以下表现: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Fg含量减少,3P实验阳性或D-二聚体升高。PT缩短或较正 常对照延长3 s以上III8.简述骨髓检查的适应证:外周血细胞数量、成分及形态 异常。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 明显加快。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其他:骨髓活 检、骨髓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