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841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入活力营造氛围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的探究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不再是拘泥于传统教材知识内容的通俗性与亲和性,而是更加突出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启发性,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教育理念。面对着知识内容的转型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适时地学会角色转换,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自然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讲某个意义上讲,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还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课堂的气氛,甚至还影响到

2、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兴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他的这段话给我们教师清楚地诠释了在传统教学中,那种疏离于人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世界、偏重于生硬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弊端。而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则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由此可见,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重视创设情境以及其在教学运用中所发挥的

3、效能。因此,创设情境也就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当中。诚然,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愿望、积极性和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和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气氛中,满足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内在精神发展的需要,使课堂充盈着活力和育人的魅力,从而营造了一个宽松、活跃、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教学特点,结合我本人长期身处教学一线的实践和尝试,现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几种方式,提供给教育同仁们来共同探讨或共享。1、联系实际,用生活再现情境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

4、针和原则。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知识内容或思想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等,把学生带入社会,融入大自然,从中选取某个适合的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和活动的客体。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亲身生活的体验,再现了教材知识内容的情境,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求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教师在进行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二课第二节中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事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或乐于助人的公

5、益活动等之类的实践活动,事后让学生谈谈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或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自然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效果。2、播放音乐,用旋律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旋律是优扬的,它以特有的感人语言展现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以优美动听的节奏旋律渲染广泛的意境,容易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活跃思维,启发想象与联想,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在讲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一课第三节中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插播或让学生唱一首大家所熟悉的常回家看看。自然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父母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曾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要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不仅要自觉履行物质上

6、的义务,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籍,履行精神的义务这样的道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认知水平。3、讲述故事,用语言来描绘情境初中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对社会上所发生事情或存在的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着爱听、爱看、爱讲故事的习性与特点。一个好的故事,不仅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还饱含着丰富的语言。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教师在讲述和再现故事时,可以用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故事内容浅显化,让学生达到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触其物的情境,来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例如:当我们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十课第

7、二节未来道路我选择中关于“如何选择理想的事业”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鲁迅弃医从文的这个故事来讲:说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看到偌大的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国家面临着瓜分,要挽救民族危机,光靠用医学来救治国民的身体是不行的,他就决心弃医从文,以犀利的笔锋来唤醒国民的民族危机意识。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既学到地鲁迅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又懂得了理想事业的选择,不仅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自身的追求和需要,还更要考虑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等教材的知识观点。4、收集图片,用实景来烘托情境教材内外的照片、影视、漫画等图片资料是日常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图片中的景物不仅再现的是某个特定的场景,还

8、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容,学生通过视觉效应对它的欣赏和观察,加深印象,激发思维想象,增强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了由其烘托出来的情境与教材知识内容的融合。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九课第二节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井冈红旗、长征会师、延安大生产运动三幅图片,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去搜集一些类似的图片来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后,教师就向学生提问: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是一种什么力量或精神支撑着他们渡过这样的岁月?由此自然导入了课题。5、表演小品,用角色来体验情境小品是以人物角色为载体展现故事情节或内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人物扮演不同的角

9、色,从而演绎出一个活生生的事件或思想主题。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表演小品的情境教学法,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物色好扮演特定适合角色的学生,要设计好场景、程序及表演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体态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表演,让学生以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产生一种新近感。比如在涉及到八年级的相关法律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关的法律问题通过“模拟小法庭”的形式来开展,教师先给学生一个能突出说明教材知识内容的案例,然后再挑选或学生自行推选代表,分别来扮演案例中的审判长、原告、被告、辩护律师等不同的角色,运用相关的法律依据或知识,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自然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运用到了教材的知识。总之,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不一,形式不拘一格,但是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性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日常教学中,只有我们留心找情,精心设境,以情引境,用情化境,达到情境交融,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情趣,注入活力,生存动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