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散步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83395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散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散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散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散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散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散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散步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散步说课稿(精选3篇)散步说课稿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在生活小事 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赏析意蕴, 领悟作品主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宽容 忍让的真挚感情,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1. 品读之美。2. 能够领悟作品主题,领悟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导入。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 它是避风的港湾,是幸福的摇篮。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暖, 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美好,所以人们才会产生让爱永远住我家的 美好愿望。

2、本节课,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二口去散步。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感受这份亲情,思考课文内容, 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让学生带着下 列问题听教师诵读课文。(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3. 品读课文,体味意蕴提出问题:叙述了一家祖孙二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平凡小事。那么,你觉得这篇美在哪里?通过学生的回 答总结出该有景物美、人情美和语言美。(1)景物美学生欣赏的景物美,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段落,思考自 己感觉在景物描写的句子中,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词语、写作手法 来表现春天的景色,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生找到第4段和第7段的景物描写很美,找出自己觉得最 美的句子和词汇,如“新绿”、“嫩绿”、“冬水”等这些词汇 中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以及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2) 人情美提出问题:为我们描绘了4个人,在这4个人中,你最欣 赏哪个?找出描写的文字,简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和 他人交流,了解他人的观点,对有更加深入的体会领悟。(3) 语言美提出问题:的景色美,人情美,接下来进入欣赏的第三个 环节“语言美”。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语言美?如学生觉得第一句话很美。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 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4. 拓

4、展延伸,激发情感提出问题:通过的学习,我们一同在散步中进行了一次感 情的熏陶。这美丽的一幕时常发生在生活中。我们先来看一段视 频。播放公益视频给妈妈洗脚,让学生对该视频进行评价。5. 小结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亲情的散步说课稿2一、说教材:本课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 题。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言辞真切的散文,它选取生活中的感 人的平凡故事,意蕴却十分丰富。虽然作者只选取了一个平凡的 镜头:一家人散步,但一家人敬老爱幼,互相关心的那种深沉的 爱已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_,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学会 品味文中感人

5、的细节,优美的画面,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 独特的写法(以小见大),并在写作中借鉴。二、说教学目标:我制定的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 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 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优美的句子。 学习独特的写作方法。(二)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三代人互相体谅 的亲情。 指导学生的写法,学会选取独特的角度来写作。本课难点: 体会一些关键句子的深沉含义,学会在语境中加以理解。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四、说教法: 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中无效思维。 朗读教学法。(语言美,感情动人,可以通

6、过朗读去 仔细品味。) 讨论法、点拨法。(写的是成年人的感受,学生或多 或少与家长之间有“代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遇到困难,需 要教师加以点拨。) 探究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学会去品味 优美句子,在初一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小结巩固,帮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采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拓展延伸。(让学生把语文用到生活中去。)五、说学法: 朗读感知,感受细节中的亲情。 讨论探究,理解关键语句。 活动延伸,学习写法,培养优良传统。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具准备:录音机(歌曲磁带、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八、说教学过程:(一)首先,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氛围。(3分钟)两种安排:1、播放歌曲

7、烛光里的妈妈,听完教师导入。2、让学生自己唱有关妈妈的歌曲。导入词:妈妈,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黑暗里,妈妈是烛 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有一天长大成人了,我们应该 如何报答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怀戚先生的散文 散步。(教师板书)(二)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词语。(教师用多媒体投 影生字词,让学生解决。)(5分钟)(三)指导学生朗读。(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请其他同学 点评,教师适当指导,侧重停顿、重音、语气等)(6分钟)(四)播放朗读磁带。(在两次朗读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总 结性示范朗读。)(5分钟)(五)整体感知:读完后请学生文中的人物。(3分钟)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有助于调动学

8、生的积极性,为后面做准备。教师板书:儿子幼小生命母亲年老生命爱护尊敬责任我和妻子成熟生命散步说课稿3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散步。下面我从八个方面说这堂课的 设计:一、课标与文本关系: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 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 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 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 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 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 和朝阳。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 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

9、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 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 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 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二、学情分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 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 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 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 观,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三、教学目标:基于新课

10、标三个维度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学目标的设置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一 局部思维-迁移拓展。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 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 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 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重点:(1

11、) 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 文素养。(2)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 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 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 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教师运用情景导入、借用多 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 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趣 味性。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 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

12、感悟,提升感情。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 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 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 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一教学过程的实施了。六、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置了八步,分别是:(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目标展示,把握方向;(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五)再读课文,感悟亲情;(六)凝神细想,独抒性灵; (七)教师寄语,升华亲情;(八)、课后作业,实践检验.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中温馨的

13、画面和质朴 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 准备。(二)目标展示把握方向设计这一板块是因为学习目标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 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文本 整体感知)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 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 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 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 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四) 品读课文赏析语

14、言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学法指导: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 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1) 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提示: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2) 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赏析,教师适当指 导。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 的对称的句子齐读。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 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 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分

15、小组合作探究,在 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 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 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五)再读课文 感悟亲情1、指名读6、7段。2、扮演角色,心灵对话。学法指导: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 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话外音的 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 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3、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 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 东西,还能发现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以锻炼学 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