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58332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韩贵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兰州市第九十九中学 韩贵杰【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2以读促悟: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3.小组交流合作,自主探究两文的异同。情感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重点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教学设想】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感受生命:同学们,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有关自然、生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图片展示后)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面对自然、面对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我觉得生命真的是一个个奇迹,鸟儿在枝头婉转地歌唱、蜜蜂在辛勤地劳作、花朵迎风怒放,这些生物看似卑微渺小却都在努力地生存着,绽放着属于它们的光彩。正是这些万千的小生命共同构成了如此美好蓬勃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蝉鸣、观察贝壳,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现在我们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和快速默读课文,训练整体把握大意的能力。 二

3、、品读、欣赏课文,体会思想情感,了解写作手法,尝试对比探究。 三、领悟生命的意义。1、请几位同学介绍两位作者: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

4、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2、请找出本文需要掌握的生字词收敛(lin):本课指收拢。聒聒(gu):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宽恕(sh) :宽容饶恕。短暂(zn) 一丝不苟(g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卑(b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二、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朗读课文蝉 要求:吐字清晰,缓急得当 ,融入感情。读后学生评价。1、作者对蝉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目光首先停留在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首先作者表达了对蝉的一种什么感受?一个字来概括。对是“烦”。烦它什么呢?它的“知知不休的叫声”。就在我们记忆中涌现知知不休的

5、叫声出现的时候,并试图带着这种感觉读到结尾时,却发现作者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时他对蝉的情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概括,对了,是宽恕。从哪里能看出来呢?“忘却恼人的聒聒”。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等都融进了秋风中。 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着的等待,作

6、者对蝉的敬意油然而生。 3、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写作特点 :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

7、变化的完整结构。这也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三、迅速默读贝壳一文,梳理行文思路,体会作者对贝壳的情感态度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作者对贝壳有着怎样的情感?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

8、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作者对贝壳有着喜爱、赞叹、立志。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一丝不苟,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

9、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四、比较阅读,自主学习 探究质疑: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小组交流讨论并归纳: 相同点: 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的小事物,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不同点: (1)、两篇文章主体不同: 蝉启示我们不

10、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贝壳启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生命,创造他,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2)、写作手法不同: 蝉运用了先抑后扬、首尾照应的手法,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也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 贝壳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且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异彩,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 (3)、描写手法不同: 蝉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了“朋友”的话,揭示了蝉的生活历程,蝉的生活意义。 贝壳则直接对贝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六、课外作业:1、课外搜集两句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言警句2、仿照课文的写法,任选一个日常事物(雨伞、粉笔、蒲公英),认真观察体会,写出它带给你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