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5803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的折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中考教学资料2019年编+九年级数学复习二十三一、中考要求:1折纸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数学知识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是数学中考的一个亮点,也是初中生学习的一个难点,2轴对称知识点是解折叠问题的基本原理。3解折叠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折痕的性质:折痕即对称轴,被覆盖部分与折起部分关于折痕成轴对称图形。利用不变量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在折叠过程中,折痕两边能重叠的图形全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度数保持不变,对应点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解题时,需要把动手操作、合情合理猜想、分析推理和计算密切结合起来。二、典例剖析:例1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

2、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 BF=c,试猜想a、b、c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ABCDEFAB例2如图,四边形为矩形纸片把纸片折叠,使点恰好落在边的中点处,折痕为若,则等于 。例3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0的半径为2,圆心在正方形的中心上,将纸片按图示方式折叠,使EA7恰好与6)0相切于点A (EFA与0除切点外无重叠部分),延长FA交CD边于点G,则AG的长是 例4已知:矩形纸片中,厘米,厘米,点在上,且厘米,点是边上一动点按如下操作:步骤一,折叠纸片,使点与点重合,展开纸片得折痕(如图1所示);步骤二,过点作,交所在的直线于点,连

3、接(如图2所示)(1)无论点在边上任何位置,都有_(填“”、“”、“”号);(2)如图3所示,将纸片放在直角坐标系中,按上述步骤一、二进行操作:当点在点时,与交于点点的坐标是(_,_);当厘米时,与交于点点的坐标是(_,_);当厘米时,在图3中画出(不要求写画法),并求出与的交点的坐标;(3)点在运动过程,与形成一系列的交点观察、猜想:众多的交点形成的图象是什么?并直接写出该图象的函数表达式APBCMD(P)EBC图10(A)BCDE6121824xy61218图3ANPBCMDEQT图2【强化训练】1如图,将一张长为70cm的矩形纸片ABCD沿对称轴EF折叠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形状,若折叠后AB

4、与CD的距离为60cm,则原纸片的宽度为(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 cm2如图,已知矩形纸片,点是的中点,点是上的一点,现沿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落在约片上的点处,连接,则与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4 B. 3 C.2 D.13如图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处,点A对应点为,且=3,则AM的长是 A1.5 B2 C2.25 D2.5ABACADCAMANA图3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E、F分别在AB、CD上,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D处

5、,则整个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A18cm B36cm C40cm D72cm5小明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如图,ADCD)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得B点落在AD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如图);再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得C点落在DA边上的点N处,E点落在AE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DG(如图)如果第二次折叠后,M点正好在NDG的平分线上,那么矩形ABCD长与宽的比值为 ABCDABCDEFABCDEGMN6如图,矩形ABCD沿EF折叠,使B点落在AD边上的B处,沿BG折叠,使D点落在D处且BD过F点(1) 求证: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2) 连结BB,判断BBG的形状,并写出判断过程。7

6、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落在边AD的E点上,BG=10.(1)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B边上时,如图(1).求EFG的面积.(2)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D边上时,如图(2).证明四边形BGEF为菱形,并求出折痕GF的长.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1)当PQAD时,求的值;(2)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时,求的取值范围;(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时,设交点为E,连接EP、EQ,设E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S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