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7930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1.绪论。(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2)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3)了解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学生心理与教育。(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并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理解并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智力的含义,理解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运用。学生学习

2、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并能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掌握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3.教师心理。(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

3、涯规划并加以运用。了解角色的含义,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构成与特征。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2)教师的威信。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掌握并运用如何教师威信建立途径。(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了解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作用,了解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5)教师对学生的期待。理解教师期待效应的含义,了解教师期待效应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并运用教师期待效应以及建立积极的教

4、师期待的方法。(6)教师心理健康。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4.学习心理。(1)学习概述。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掌握罗杰斯的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并加以运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4)知识学习与迁移。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5)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6)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5.品德心理。(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2)

6、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6.课堂管理心理。(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并运用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调控策略。(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德育概述。(1)掌握德育的含义与功能。(2)了解德育目标的概念与功能,理解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3)掌握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

7、要内容。(4)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概念、意义。2.德育过程与原则。(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与基本矛盾。(2)理解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掌握思想品德构成要素及其关系。(3)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其理论分析和解决学校德育中的现象与问题。(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德育原则。3.德育途径与方法。(1)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2)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途径。(3)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4)掌握在中小学德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8、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4.德育资源。(1)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3)了解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4)掌握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的具体开放和利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5.教育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理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保护学生权利的措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了解义务教育制度,掌握义务教育法对学生、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经费保障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掌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并进行案例分析;了解教师的管理制

9、度。(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理解违反教师资格条例的处罚内容,并运用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掌握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的规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的规定进行案例分析;了解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掌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正的规定;运用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针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理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和处理程序;能够运用相

10、关的规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筹措的措施。(9)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与作用,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2)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内容要求,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正确分析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运用教师行为规范要求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4)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