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7907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山楂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S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S 45/XXXXXXX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山楂叶(征求意见稿)XXXX XX XX发布XXXX XX-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DBS 45/XXXXXXX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昭平县林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莹、叶志青、卢安根、许东华、江虹锐、宁恩创、李树波、符珍

2、、黎颖、高洁、王福、邓家刚、郝二伟、刘洋、张思敏、侯小涛、杨睿、黄冠儒。IDBS 45/XXXXXXX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山楂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楂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山楂叶(Malus doumeri(Bois)Chev)为原料,经分拣、去杂质、漂洗(或者不漂洗)、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供直接食用或作食品加工原料的山楂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3、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SN/T 4592 出口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保健食品及其原料安全性毒理学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楂叶新鲜山

4、楂叶(Malus doumeri(Bois)Chev)为原料,经分拣、去杂质、漂洗(或不漂洗)、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供直接食用或作食品加工原料的山楂叶。4 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鲜山楂叶应新鲜、无杂质、无虫蛀、无腐烂、无霉变现象,且应符合GB 2762、GB 2763的规定。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要 求色 泽具有本品应有的色泽外 观具有本品固有的形状气味和滋味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杂 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4.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水分/(g/100g) 12.0总黄酮/(g/100g) 3.0水浸出物/(g

5、/100g) 20.04.4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铅(以Pb计)/(mg/kg) 2.0二氧化硫残留量/(g/kg) 不得检出4.5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 的规定。5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 的规定。6 检验方法6.1 感官要求将样品放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迎光观测其色泽、组织形态和杂质,并在室温下,嗅其气味,按食用方法冲泡后品尝其滋味。6.2 理化指标6.2.1 水分按GB 5009.3 规定的方法测定。6.2.2 水浸出物按GB/T 8305 规定的方法测定。6.2.3 总黄酮按保健食品及其原料安全性毒理学

6、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第二法、或者SN/T 4592 规定的方法测定。6.2.4 铅按GB 5009.12 规定的方法测定。6.2.5 二氧化硫按 GB 5009.34 规定的方法测定。6.3 农药残留按GB 2763 规定的方法测定。7 检验规则7.1 组批以同一原料、同一工艺配方、同一生产线在同一生产日期加工的同一包装规格的产品为一组批。7.2 抽样每批产品按生产批次及数量比例随机抽样,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和留样要求。7.3 判定规则7.3.1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7.3.2 检验结果中若微生物项目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检验结果中其他项目

7、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复检。8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8.1 标签、标志8.1.1 产品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相关规定。8.1.2 外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8.2 包装8.2.1 产品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8.2.2 产品包装应密封、牢固、产品不应散漏。8.2.3 净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8.3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应注意防潮、防雨、防曝晒。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装卸产品时不应丢甩,产品不应直接接触地面。8.4 贮存应贮存在清洁卫生、通风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室内,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贮。宜阴凉处贮存,应防止产品受到挤压、损伤等。不应直接接触墙面、地面和顶面,间隔应大于 10 cm。8.5 保质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加工状况确定保质期。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