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57893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初步设计说明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电气二次部分3.1概述徐州沛县30MWp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微机保护,按综合自动化考虑,全所 设置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和保护装置组成综合自动化系 统。本站运行管理为有人值班,站内配置一套集测量、监视、报警处理、控 制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的分层 分布式系统结构。站级控制层通过以太网与分布式布置的测控装置通信,通 过网络设备及规约转换柜实现与站内直流系统、电能计费系统、UPS图像监 视系统、消防等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变电站所有设备的实肘数据 采集及处理、站内设备的顺序控制以及联锁控制。监控系统通过远动接口设 备实现与调度之间的通信。电气

2、二次设备室内屏位按变电站远景规模一次建成,电气二次设备室内 布置监控工作台、远动通信屏、光功率预测屏、故障解列屏、公用测控屏、 母差保护屏、电能表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屏、通信设备屏、调度数据网 屏、图像监视屏、直流电源柜、通信柜和备用柜位等。监控、保护、所用电、直流电源柜体尺寸均采用2260X 800x 600mm色调 一致,柜前加玻璃门,柜后双开门的结构形式。3.2二次回路参数额定直流电压:220V;交流电压:380V/220V;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100V;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5A。3.3操作回路每个开关具有独立的操作回路,操作回路电源和保护电源分开。3.4防误操作闭锁本工程采用微机五防系统

3、实现防误闭锁,站级防误闭锁及间隔层相结 合。五防工作站配置相应的锁具,实现全站设备的五防功能,五防的图形系 统和数据库与监控系统统一,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35kV采用具有五防功能的开关柜;35kV SVG、接地变本体部分闭锁采用 电磁锁。3.5测量与计量测量、计量表计均按行业标准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 程、电力行业标准DL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进行配置. 有关电气量监视、记录的功能由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电能表选用带通信接口的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光伏电站上网计量关口点设在产权分界点,在光伏电站并网线路出线侧 设关口考核点,按单表配置0.2S级的多功能电能表。

4、要求电能表带双485 输出,具备失压计时功能,并配置电能量远方终端,采集关口电能表信息及 电气二次表计信息后远传到调度中心。3.6变电所自动化系统1系统概述本变电站为有人值班变电站,全站设置一套具有远传功能的计算机监控 系统。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 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 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变电站除了具有防止人员误操作、还应具有防止监控系统故障误控电气 设备防护措施。按照用户变接入系统要求;站内的所有远动信息均 可根据需 求传送到相关调度,光伏电站与省调、地调通信均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方 式。光伏电站调度

5、自动化设备与省调、地调通信应采用符合省调、地调主站 要求的通信规约。与江苏省调数据网络通信方式采用DL/T634.5 104规约;与地调数据网络通信方式采用DL/T634.5 104规约。2主要功能概述数据实时采集监控终端实时采集模拟量、状态量、脉冲量。根据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2-200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 2005),及国家电网公司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结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保证光伏电 站远动信息采集完整性,远动信息内容配置考虑如下:1)遥测量:光伏电站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35kV出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35kV母线电

6、压、频率;光伏电站辐照度、发电量;2)遥信量:所以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信号;光伏电站35kV出线侧断路器位置信号;35kV线路保护动作及保护重合闸信号;光伏电站并网状态;逆变器保护动作信号;孤岛效应保护动作信号;3)电度量:35kV线路双向有功电能量、双向无功电能量。远方和就地操作、控制操作控制功能按集控中心(调度端)、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分 层操作原则考虑。远方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终端实现正常的远方监控操作,在变电所电气二 次设备室内也可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操作;此外考虑变电所事故状态时的应急 处理,在配电装置开关柜和继电保护柜上留就地操作功能,可作为备用功 能。远方控制与二次设备之间和就地的操

7、作之间均设置闭锁。光伏部分本期工程每个分区的在箱变设一台无线采集设备,本区的箱变测控装 置、逆变器监控模块、汇流箱以RS485 口接入无线采集设备,然后通过无线 传输至开关站控制室。有功功率控制根据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发展(2009)747号国家电网公司光伏 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要求20MWp及以上光伏电站实现有功功 率控制功能。本工程在光伏电站配置一套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在满足电网调度AGC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光伏电站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合理分配 和光伏电站的优化运行。该系统与光伏电站综合通信管理终端通信,采集光 伏电站实时出力数据和逆变器的实时运行数据,同时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

8、经 光伏电站综合通信管理终端接收调度主站下达的光伏电站出力目标设定值, 经优化计算得出单台逆变器的出力目标值,并发送给光伏监控系统执行,实 现AGC闭环控制功能。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本工程在光伏电站配置一套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该系统与光伏 电 站综合通信管理终端通信取得调度AVC主站下达的目标设定值后,与实时监 测的并网点电压比较,经过计算得出调控目标设定值,对无功补偿装置、逆 变器、有载调压变压器进行统一协调控制,使并网点电压达到要求,实现并 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合理协调和优化无功分布,保证电网安全 稳定运行、提罔1电压质量、减少有功损耗。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35kV出线侧配

9、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光伏电站的谐波、电 压偏 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通过调度数据网上传调度 端。调度数据网的接入设备及二次安全防护本工程在光伏电站侧设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2套,每套包括路由器1台、交换机2台,配置相应的二次安全防护设备。在光伏电站内安全区I与安全区II之间配置硬件防火墙1台,在光伏电站内生产控制大区与管 理信 息大区之间配置反向隔离装置1台。3.7微机保护1微机保护元件保护设计按照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 程及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规定,主要原则如 下:(1) 全站元件保护均配置微机型保护。(2) 35kV

10、保护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微机型装置。(3) 35kV系统不设置独立的小电流系统接地微机检测装置,由监控后台实现光伏电站35kV为单母线接线方式。光伏电站本期配置距离保护装置1套,远期配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1套。光伏电站35千伏侧配置1套母线保护。35kV光伏进线保护:设微机保护一套,布置在35kV开关柜上。其中包括:过流保护速断保护限时速断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电缆出线不投)小电流接地选线35kV SVG补偿柜:设微机保护一套,保护装置布置在35kV SVG补偿柜出线开关柜上。其 中包括:限时速断保护过流保护电流闭锁失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差压或不平衡电流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35kV站用变保护:设微机保护

11、一套,布置在35kV开关柜上。其中包括:过流保护速断保护限时速断保护非电量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35kV接地变保护:设微机保护一套,布置在35kV开关柜上。其中包括:过流保护速断保护限时速断保护非电量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2.自动装置配置1套频率电压紧急装置,具备低周、低压、高周、高压解列功能,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事故扩大,在频率超出允许范围内,将光伏电站与系统 解列。3.8直流系统变电所配置安全可靠的直流电源,采用一组蓄电池组,1套充电装置接 线。蓄电池的容量计及变电所无人值班事故处理的路途时间,经常性负荷按 2h,事故照明按1h计算。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充电机采用高 频开关电源模块。

12、直流系统接线为单母线接线,分为40路馈线回路,直流电压220V。并带有DC220/48V转行模块,48V给通信设 备提 供电源,分为10个回路。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容量5kVA,单独组1面柜,单母线接 线,分为20路馈线回路,交流电压220V,UPS系统不自带蓄电池组,直流电 源由站内220V直流系统提供。直流蓄电池柜两面:200Ah、2V、104只,电压DC220V。直流充电柜一面,直流馈电柜一面、直流蓄电池柜两面、UPS屏一一 面。3.9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1. 抗干扰措施本次工程所有的保护均为微机保护,监控系统也是由计算机和微机型测 控装置构成。这些设备的工作电压很低,一次系统的

13、操作、短路及雷电侵袭 所产生的瞬变电磁场通过耦合,极易对二次回路形成干扰。另外二次回路本 身如直流回路中电感线圈的开断所产生的高电压,也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 扰。为此除要求设备本身有一定抗干扰能力外,还采取下列措施:1)不同电平的回路不合用一根电缆。2)沿保护和控制设备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刀闸 等设备连接的二次电缆,应与敷设截面不少于100mm2的、紧密与升压站接地 网相连接的专用铜排(缆)构成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3)电气二次设备室内设置环状等电位专用铜排(缆),并至少用四 根50皿2且距离均匀的铜排(缆)可靠连接至室外的安全接地网。4)本工程由配电装置至电气二次设备室的微机保

14、护、测控的电流、电 压、控制及信号电缆均采用屏蔽电缆。2. 电缆敷设及防火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做好防水、防止小动物进入沟内和室内等工作,并 根据GB50229防火规范要求采取防火措施。费用列入概算。微机保护、测控的电流、电压、信号接点引入线均采用屏蔽电缆。电力 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以及铠装的接地措施按GB 50217-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户内外采用电缆沟及穿管直埋敷设方式。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全部选用铜芯电缆。不同电平的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强弱电控制、信号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交直流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所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地均按有关反事故措施规定 执行。

15、第四章通信部分4.1工程概况沛县红日光伏有限公司20MW农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选址为江苏 省徐州市沛县胡寨镇,先期装机容量为20册。接入过渡方案为新建单回35kV架空线路T接至35kV鹿湖303线,最终方案单回35kV架 空线路 接入220kV龙城变35kV母线。4.2光传输设备配置方案沿红日光伏电站至鹿湖线T接点新建35kV线路架设1根24芯OPGW+1 根ADSS光缆,OPGW由T接点转向至鹿湾变内,并将原有T接点至鹿湾变线 路上地线更换为OPGW, ADSS线路直接引入至鹿湾变内,单回线路长约 13km,光纤采用ITU-T G.652单模光纤。在光伏电站 配置2台155M SDH光 端机,在鹿湾变SDH光端机上增配1块155M光接口板,在肖庄变SDH增配1 块155M光接口板将光伏电站通过鹿湾变,以及通过鹿湾变跳转后在肖庄变接 入至沛县接入层主环,形成光伏电站至系统的主备通信通道。第五章附录附录:直流负荷统计及蓄电池容量选择结果表序号负荷名称装置 容量负荷系数 或同时率计算容量负荷电流冲击电流事故放电时间WW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