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利润操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788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利润操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允价值利润操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允价值利润操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利润操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利润操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允价值利润操纵一、公允价值含义及公允价值的确认2006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 2007年 1 月1 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在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在资产计量方面广泛的应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关于公允价值,FAS由勺定义为:在交易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当前资产的购置或出售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实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对公允价值的确认,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当存有活跃市场时,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第二,不存有此资产的活跃市场,但类似的资产存有活跃

2、市场,则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第三,若不存有活跃的市场也不存有类似的市场,就理应使用该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评估确定,也能够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从上述方法可看出,后两种带有明显的估计性质。相对来说,第一种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的计量依据最为客观。但从“公允价值”的实质来看,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需要人为的判断,定性因素大于定量因素。所以,“公允价值”本身公允有否其实很难判断。二、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2001 年修订前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投资等准则中对公允价值都有直接的应用。随后因为很多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实行疯狂会计造假,财政部于 2001 年取消公允价

3、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准则的使用,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但2006 年 2 月 15日财政部发布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又再次被采用,据不完全统计,新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金融工具等 17 项具体准则中都不同水准的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1. 长期股权投资: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属商誉),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因为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投资企业可通过对净资产数额的误判来影响初始投资成本差额的数额和方向,

4、从而使上市公司通过收购高投资差额子公司来调节当期利润。 2.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采用公允价值实行计量,此时不需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以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如,某上市公司拥有一项闲置建筑物,按准则规定,闲置建筑物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实行核算,只能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但是,上市公司可通过同关联方签订租赁协议的方式,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理应以公

5、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4. 债务重组:规定了债务重组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进入利润表。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时,或者出于维持公司现有业绩,维护公司稳定发展形象的需要,实行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或者实行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从上能够看出,与原准则的规定相比,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给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新的空间,因为我国公允价值在实际使用中还存有问题:公允价值的计量存有一定

6、认为因素;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不高。由此很可能诱发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三、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环境的完善公允价值要想真正公允,就要“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估计而已”。我国当前并不完全具备采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理论和实务都还需 要进一步完善。1. 完善会计准则的实施细则。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行业间存有 较大的差异,这使公允价值在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其可操作性,强化对 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2.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部门理

7、应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立场出发,强 化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信息披露。3. 完善建立我国经济数据信息的提供平台或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 平台,通过政府协调指挥与各行业协会合作,建立起政府和各行业的 物价体系及数据平台,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如各行业相关产品的市价 行情及变化情况预测,即时提供参考依据。4. 提升对中介机构责任和义务的要求。增强对评估机构的考核,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增强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追究。另外, 对评估结果要建立后续跟踪机制。对于评估结果,不但要看其评估过 程是否公允,还要持续跟踪其评价结果的公允性,通过实践实行检验。5. 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强会计诚信教育,提升会计从业人员职 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转变会计观点、提升职业判定 水平。公允价值利润操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