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的处理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7869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缝的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缝的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缝的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缝的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缝的处理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案在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环境、作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果因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则停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捣完毕。规范规定一般停歇时间不得超过2 小时,否则,应当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 12 千克每平方厘米时,才能继续浇捣。因为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水泥经拌和后2 小时开始初凝,但还不具备强度,如继续浇捣会使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因受震动而

2、破坏凝结作用,所以必须待混凝土能够抵抗外来震动时,允许继续浇捣, 这时两层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建筑物的构件混凝土工作量都比较大,一次浇筑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基础与上部结构一般都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再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因模板工作量大,支模时间较长,有的长达2 天。这样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如不加处理, 势必影响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缝应认真处理。过去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采取人工凿毛、刷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这些办法都行之有效,但是冲毛的时间随气温而异,春秋季节,在浇筑完毕后10 16 小时开始;夏季掌握在

3、6 10 小时;冬季则在18 24小时后进行。如果时间掌握得不好,过早会使混凝土表面松散或冲击表层混凝土;过迟则混凝土已硬化,不仅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也加大了凿毛、排清和清洗的工作量,影响施工进度。1、规范对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为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若因时间或人工、环境等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本工

4、程根据设计要求留置在7轴向西 1/3 跨处。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 千克每平方厘米后才能进行,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过程是: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2、根据科研成果结合实际施工提出改进施工缝处理方法及理论依据( 1)在浇注下层柱子时,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方法使柱子上表面

5、呈现锯齿状,根据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一般为2 4cm ),锯齿深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4 1/2 ;切槽的平均宽度为粘结面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1 1.5 倍。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使粘结面上的粗糙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这样既避开了凿毛,避免伤及老混凝土结构,又实现了接续面的粗糙,且容易控制质量标准,在接续时只用剥离松动的粗骨料。( 2)为了减少节点区薄弱界面数量,应在节点区二侧把梁断开浇注,有利于提高柱子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延缓柱子斜裂缝的出现。同时也符合抗震要求的强柱弱梁原则,延缓柱子屈服的时间。因而使节点区同上层柱子构成整体。( 3)有条件时可以应用界面剂(比如减

6、缩剂,已有实验及理论分析表明减缩剂比膨胀剂好),由于经济及其他原因,实际工程施工中在小面积施工缝中很少使用界面剂,从大多数现行施工来看,应考虑改进并控制界面砂浆的应用。根据已有实验结论及理论分析,应用一、施工缝处理方法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做如下处理:1.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2.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3.必要时将旧混凝土适当凿毛;4.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湿润;5.浇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缝面上应先铺一层厚度为1 1.5cm 的水泥砂浆,将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细致捣实。6、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板施工缝应与板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7、留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准备一块木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木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若木隔板上下不留缺口,再浇灌混凝土。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8、施工缝预留板钢筋长度应满足后期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9、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米后才能进行, 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12 千克每平方厘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 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