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57829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课下限时集训(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嘉兴模拟)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题。1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2016泰安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图中洋流是()A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寒流 D北半球的暖流3关于图示地区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 B甲地盛行西南风C湖泊含盐量较高 D乙地高温多雨下面两图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2、。4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5关于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处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处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D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2016湖北八市联考)如图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寒流55 B乙暖流55C甲暖流25 D乙寒流257乙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欧洲西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撒哈拉沙漠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纽芬兰渔场的形成海参崴港冰封期较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森林

3、火险等级高A BC D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89题。图1图28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 B C D9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2016河北质检)下图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1011题。10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大气环流D地形、地转偏向力11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

4、养物质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6湖南联考)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在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地,理由是_。(8分)(2)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月,理由是什么?(8分)A1、2 B3、4C7、8 D11、12(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12分)13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甲 乙(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和_。(4分)(2)甲图

5、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8分)(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8分)(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8分)课下限时集训(十三)1选A该洋流基本沿海岸线流动,故大陆轮廓是主要影响因素。2A3.C第2题,注意图中纬度,该洋流位于大陆西侧,呈逆时针流动,该洋流应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侧的寒流。第3题,注意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该湖泊为内流湖,含盐量较高;该地位于南半球,河流南岸冲刷严重;甲地位于3040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季节性受西北风影响;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4B5.C由题目信息分析,两

6、海域均位于太平洋,且两处均为洋流交汇,根据太平洋洋流分布,出现洋流交汇的海域是日本附近海域和赤道海域(太平洋东侧),则可确定为日本海域附近,为赤道海域。甲、乙、丙、丁洋流分别是千岛寒流、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处有北海道渔场,处有秘鲁渔场。6C7.B第6题,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知,甲为暖流,属于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乙为寒流,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乙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西侧的寒流,纽芬兰渔场的形成和海参崴的冰封时间长有关。8D9.C第8题,根据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有位于南半球且向

7、南流的暖流,故图正确。第9题,甲处为暖流,它对沿岸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只有顺着洋流航行,才会加快航速;渔场一般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补偿流的海域。10C11.C第10题,M、N两处洋流折向明显,主要是受夏季风和大陆轮廓(海陆分布)的影响。第11题,索马里沿岸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夏季沿岸盛行离岸风,导致上升流明显,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众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12答案:(1)地是寒流,水面温度低,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才可以形成海雾。(2)C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3)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流经日本海海面,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因此沿岸多降水。13答案:(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3)甲 乙(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