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75869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要分析理解剥削的两个视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两个视角浅要分析理解剥削摘要:剥削来源已久,一直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人们寻求消灭 剥削,最终只是朝代的更迭,社会制度的变迁。分配过程的不公平导致结果的差 异逐步拉大。关键词:剥削;分配;不公平一、什么是剥削说到剥削,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生产资料的投入这或者 说是资本家通过压榨劳动工人,无偿地占有了这部份剩余价值增量,形成这种剥 削行为。要分析和理解剥削,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剥削,如何解释剥削。剥削是一些 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 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社会上剩余产品的出

2、现是剥削产生的物质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 资料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社会分裂为阶级是剥削产生的现实基础。剥削的产生出自 于分配,不仅指消费资料的分配,而且指生产条件的分配。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取 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可以说是自古到今是一直存在的,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 甚至如今走在社会主义道路前端的中国。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明 显,生活水平相对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收入、高社会福利、高物质生活水平相 比之下,我国的剥削问题反而让人感到更为严重一些。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的剥削不仅仅是资本,而且还有权力。人们往 往把研究、讨论的目光集中在资本的剥削上,而忽略了权利的剥削

3、。权力的剥削 和压榨远远超过了资本的剥削。所以说,阶级斗争首先表现为权力的斗争,其次 才是资本的斗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剥削与被剥削者两这关系所引起的矛盾是社会制度发 展的动力。在我看来,剥削是不能被消灭的,只能通过社会的发展来逐步减少这 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中,就能消 除剥削,消除阶级。我不否认人类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是否会发生这种事,但这机会是在太渺茫。由资本主义过渡到 社会主义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长到地有多长?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物资资 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想人类可能还没到那一步就已经灭亡了。我更愿意把共

4、 产主义当成是一种人类最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种鞭策自身发展的追求。二、剥削的两个视角1、首先要从分配的过程这个视角来来分析剥削。资本的剥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课题。而分配过程中的不均、 不公平往往重这里出现。资本剥削又有两个角度,从分别站在不同阶层角度来看 待这个问题。一个是从资本家的角度:他们通过剥削劳苦大众,为自己或者说是 为社会积累了财富,通过财富的积累,让他们可以增加资本投入,扩大再生产。 而在生产率提高的要求下,资本家对新技术还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要求进一步 加大,资本主义对教育文化技术等领域的投资也相应的扩大,从而促进了社会整 体的发展,教育水平提升、技术进步,带动经济的

5、增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资 本家的剥削算是有进步意义的。另一个是从人民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工人阶级的角度来看。剥削给人民带来 了苦难,在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严重的,使那时候的剥削成为资 本主义的代名词。工人们每天做着高强度的工作,却只能得到被资本家压榨后较 低的工资,而资本家获得的这部分剩余价值也往往资本主义解释为企业家才能所 获得的相应报酬。剥削使人民生活悲惨,久而久之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动荡, 甚至出现政治经济危机。分配过程的不公平到现在基本没有解决,而且离解决这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就拿当前我国现状来说,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 国一直坚持的,但地区之间的

6、,不同行业间的,国企与私企间的分配不公却没得 到有效的解决。区域性差异明显,一线城市的工资普遍高过二三线城市,当然生 活成本也随之上升。通过再分配实现公平,但是个税起征点相对低,对于我国大 量存在的贫困人口来说,更像对他们的剥削。而再分配过程中,国家对楼后地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远不如发达地区。虽说以按劳非配为 主,不过更像以按“脑”分配为主,落后地区教育投入低,那里的新一代年轻人 普遍文化素质相对低,人力资本低,显而易见的,工资也就不能有较高的水平。相比之下,如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如丹麦、挪威等国家,生产力发展 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为减低社会矛盾而通过加

7、大税收,加强 社会福利建设,让人们生活富足,基尼系数降低,贫富差距减少。2、从分配结果这视角分配过程的不公无疑伴随着分配结果的不公平。结果显而易见,穷人富人、 资本家工人,分配结果形成的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另一 阶层对这个阶层的剥削。剥削者掌握的资源越多,在无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剥削便 更严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就像滚雪球,有资本的就会把财富越滚越大,持有 少的就像雪花一样随即消失在空气中,这也就是常说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 者越弱。如今我国地区性差异越来越明显,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 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这便是分配不公带来的结果。分配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只能通过再分配来减少之间的差距。因而可以说, 剥削是不能被消灭的,有阶级的地方就有剥削,共产主义社会并不能消灭阶级这 一说。阶级更确切说是阶层在自然界,在人类社会是客观且普遍存在的。食物链 也有顶端和下层,动植物也分高等和低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依旧有统治与被 统治阶级。剥削与被剥削就像太极中的阴阳相伴,剥削与被剥削是相对的,要的 不是消灭剥削,而是把这剥削控制合理的范围内,以当前社会主义的观点,就是 要做好分配的工作,对一方的分配不公还可以理解为另一方对这方的剥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