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培训教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75754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安装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装培训教材(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安全9第三章安装流程11第四章型板定芯13第五章导轨支架安装17第六章导轨安装22第七章主机底座、限速器和绳头座的安装(VANSI)I27第八章厅门安装30第九章主机(或机房)安装37第十章轿架安装44第十一章轿厢安装49第十二章轿门安装57第十三章对重安装64第十四章曳引钢丝绳安装67第十五章缓冲器的安装71第十六章电气安装73第十七章召唤盒、层显、操作屏的安装85附录A培训井道VANSII土建图89附录BVANS-RB机房电梯导轨及导轨支架取附基准89第一章概述1-1国际电梯技术的发展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卜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

2、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ElishaGravesOtis1811年

3、1861年)发明了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它是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他将带有锯齿状的铁条固定在导轨上,在轿厢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弹簧片,并将其与机械联动装置和制动棘爪连接起来。曳引绳固定在弹簧片的中心,曳引绳破断时弹簧片恢复原始形状,强迫机械联动装置动作,然后制动爪伸入锯齿状的铁条阻止电梯下落。此安全装置的发明,为此后电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1889年,升降机开始采用电力驱动,真正出现了电梯。电梯在驱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单速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双速电机驱动控制,直流有无齿轮、无齿轮调速驱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变

4、频调速驱动控制等阶段。19世纪末,采用沃德-伦纳德系统驱动控制的直流电梯出现,使电梯的运行性能明显改善。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后来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的电梯代替了鼓轮卷筒式驱动的电梯,为长行程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现代电梯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上半叶,直流调速系统在中、高速电梯中占有较大比例。1967年,晶闸管用于电梯驱动,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的电梯出现在1983年,变压变频控制的电梯出现,由于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舒适感和节能等特点迅速成为电梯的主流产品。1996年,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出现,电梯技术又一次革新。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

5、,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这种电梯还具有节能、无油污染、免维护和安全性高等特点。电梯在操纵控制方式方面的发展经历了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等过程,对于多台电梯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如今,世界各国的电梯公司还在不断地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维修保养服务系统的完善,力求满足人们的对现代建筑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1-2中国电梯工业的发展历程相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来说,我国电梯行业起步较晚,回顾我国电梯行业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我国的电梯工业发展十分缓慢,电梯生产企业基本

6、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建设部定点生产的八大电梯生产企业,即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苏州电梯厂、天津电梯厂、西安电梯厂、广州电梯厂、上海长城电梯厂。八大电梯生产企业30年总共生产了各种电梯万部左右,平均每家电梯企业每年只能生产40部左右,中国电梯行业面临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局面。2)改革开放以后引进外资1980年建设部组织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与瑞士迅达集团合资成立了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之后其他国有电梯生产企业也先后与奥的斯、三菱、日立、迅达、蒂森克虏伯、通力、东芝、富士达等国外主要电梯生产企业组建合资企业。外资品牌全面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及大量的资金,中国电梯业开始起步。

7、外资企业凭借其在技术、资金、经营管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优势一度垄断了中国的电梯市场。3)民族品牌的发展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待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许多国产电梯企业在此期间被外资品牌收购。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民营企业介入电梯制造工业,经历了多年的奋斗和摸索,一批民营企业逐步具备了电梯整机生产能力,中国电梯行业的民族品牌开始起步,但当时国产电梯由于技术和产品质量与国外电梯厂商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重大楼宇的电梯工程基本被外资品牌垄断。同时,外资品牌也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低层次、小规模的民族品牌逐渐被

8、淘汰。2000年以来,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催生了我国民族电梯企业提速发展。现代化企业的示范作用使民族企业看清了自己的定位与出路,部分国产电梯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民族企业凭借其经营机制灵活、产品性价比高等优势,逐步从创立时期的市场占有率为零发展到目前占据国内30%左右的市场份额,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以博林特为代表的少数几家大型民族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维保的完整业务链条,已经在部分电梯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上具备和外资企业抗衡的实力,产品不但在中国电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且还远销东南亚、欧洲I、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在我国

9、电梯出口方面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初步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梯企业的实力。1-3电梯简介电梯的定义: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或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结构型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的分类:1)按用途分A、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和一定的内部装饰。B、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同时允许有人员伴随。特点是载重量较大,相应的轿厢面积较大。C、医用电梯(病床电梯)为运送病床(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最大特点就是轿厢较深,便于病床进出,要求运行平稳。D、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

10、轿车厢外景物的电梯。有的观光电梯的厅门和轿门都采用了透明玻璃。E、杂物电梯轿厢内严禁有人进入。主要用于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F、汽车电梯用作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特点是载重量大,轿厢空间大,速度较慢。其它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无障碍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船舶电梯、液压电梯等。2)按速度分类电梯按照轿厢的运行速度,一般按下述分类。A、低速梯指速度Vwim/s的电梯。B、中速梯指1m/sVW2m/s的电梯C、高速梯指2m/sVW4m/s的电梯D、超高速梯指速度超过4m/s的电梯。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世界上电梯的最高速度已经达到17m/s。3)驱动方式指电

11、梯采用的动力驱动类型,可分为交流电梯、直流电梯、液压电梯、齿轮齿条电梯、蜗轮蜗杆电梯等。曳引机承更案网速设及铜地维对匿马轨,克架嗣导轨、支黑翎B横累平层愍应器侨胞框架安全的导机接头限位开关报弓中间接线盒ME下以位开关侬速器张常轮VF型钢索式电梯全体构造机房控制柜堀蛾导轨、靴、油a滑身油侨顶粮纵箱on蝇,前行电缆层站据显示版外出对厅门护脚板门框油压缓冲涔鹿城1-4电梯常用术语序号名称解释1额定乘客人数电梯设计限定的最多允许乘客数量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3检修速度电梯检修运行时的速度。4提升高度(行程ST)从底层端站地坎上表面至顶层端站地坎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5机房安装一台或多

12、台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的专用房间。6机房局度机房内垂直于地板装饰面与天花板之间的最小距离,该距离应满足国家建筑法规和电梯设备本身的要求。7层站(乘场)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8基站(基准阶)轿厢无投入运行指令时停靠的层站。9底层端站(最卜.阶)最低的轿厢停靠站。10顶层端站(最上阶)最高的轿厢停靠站。11层间距(层高)两个相邻停靠层站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12底坑底层端站地面以下的井道部分。13顶层高度(OH)顶层局度,最局服务层地坎上平面到井道天花板之间。14平层(着床)在平层区域内,使轿厢地坎平面与层门地坎平面达到同一平面的运动。15平层(保持)精度轿厢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轿厢地坎上

13、表面与层门地坎上表面之间铅垂方向的偏差值。16慢车(保守运行)在电梯检修状卷下,手动操作检修控制装置使电梯轿厢以检修速度运行的操作。17曳引比(ROPE比)悬吊轿厢的钢丝绳根数与曳引轮轿厢侧下垂的钢丝绳根数之比的简约形式,称之为曳引绳曳引比(ROPE比)。18远程/远隔监控系统利用远程通讯方式,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的系统。19自动救援(ALP)当电梯电源断电时,经短暂延时后,自动救援装置自动开始救援工作,使轿厢运行到最近层站,开门放出乘客,然后停靠在该层站等待电源恢复正常。20缓冲器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F方,用来吸收轿厢或对重动能的一种缓冲安全装置。一般有油压缓冲器(耗

14、能型)、弹簧缓冲器(蓄能型),聚氨酯缓冲器(蓄能型)。序号名称解释21轿厢(车厢)电梯中用以运载乘客或货物的厢形装置。22轿底在轿厢底部,支撑载荷的组件。包括地板、框架等构件。23轿顶在轿厢的上部,具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顶盖。24轿壁(侧板)与轿底、轿顶和轿厢门围成一个封闭空间的板形构件。25装饰顶(天井)轿厢装饰顶,轿厢内顶部装饰部件。26轿架(龙门架)固定和支撑轿厢的框架。27门机使轿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28安全触板(安全履)安全触板,在轿门关闭过程中,当有乘客或障碍物触及时,使轿门重新打开的机械式门保护装置。29光幕在轿门关闭过程中,当有乘客或物体通过轿门时,在轿门高度方向上的特定范围

15、内可自动探测并发出信号使轿门重新打开的门保护装置。30中分门(2P-CO)层门或轿门门扇由门中间分别向左、右开启的层门或轿门。31侧开门层门或轿门的门扇向同一侧开启的层门或轿门。32补偿链用金属链构成,用来补偿当电梯提升高度较高时,由于曳引绳造成的运行过程中轿厢和对重两侧重量小平衡现象的部件。33地坎轿厢或层门入口处的带槽金属踏板。34轿顶检修盒(CJ.BOX)轿顶检修装置,设置在轿顶上方,供检修人员检修时使用的装置。35控制柜各种电子器件和PCB板安装在一个有防护作用的柜形结构内的电控设备。36急停按钮能断开控制电路使电梯停止运行的按钮。37曳引机电梯的动力设备,驱动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上下运行的装置。38曳引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