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573807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教科版课标要求1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3.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听课做作业的过程,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遵循学习规律,才能掌握好要学的内容;只有遵循学习规律,才能使学习成为愉快的事情。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的增多以及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的变化,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在中学,学科门类增加,各学科的内容明显增加,各学科内容的抽象性也逐渐增强。中学的课堂教学

2、方式也与小学有明显的不同,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地发生转变。教师的教学与小学相比则更开放,给学生的空间更多,同时要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这些变化,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懂得自我管理,一句话,更加会学习。 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单单地是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问题,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成果对于学生自信心的确立,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不良人格的形成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学习成绩不好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是形成学生不良个性甚至使他们成为不良少年的很重要的因素。 本单元除了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外,同时涉及了与学习有关的人格方面的指导。 教学分析: 基于以上理念,本单元从学习管理

3、的角度设计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的选择等。 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学习品质的培养,培养学习兴趣,选择有效的学习渠道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第五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从学习和休息、娱乐的关系方面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学习时间,学会劳逸结合,同时学会选择轻松健康的娱乐方式。孩子生性爱玩,然而不少孩子并不会玩,有的孩子的娱乐方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玩,要让他们玩出快乐、玩出健康、玩出能力。 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三个对学生学习影响重大的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帮

4、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认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进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会合作学习。如果说前面两课讲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话,那么这一课则从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懂得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合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在学习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值得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从认知的层面上掌握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以知识为目标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应结合本地区、

5、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和习惯。 第四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目标:1. 懂得时间的可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2. 学会科学地安排可利用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 3. 养成主动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4. 学会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 5. 开阔眼界,学习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第一课时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 设问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假如我们都是海边的渔民,现在让你在一大船鱼和一张渔网之间作出选择,你选择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一步提问

6、:就像渔民要在鱼和捕鱼方法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样,我们学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选择?我们应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二、 切入主题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就难以胜任学习。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三、 学习方法讨论教师提问:其实,对我们来说,“学习方法”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在小学阶段,老师就非常注意引导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有意无意地在利用一些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或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四、 问题教师设问: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昨

7、天晚上5:308:30之间,大家都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各自写下来然后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在同样的时间里,同学的安排各有不同,收获也有差异,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关键。五、 学生交流自己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经验教师:同学们平时是怎样利用时间来学习或做其他事情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 学生自由交流。可以说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说其他同学的做法。最后通过讨论,将本活动中总结出的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的做法整理出来并保存。六、 故事导入活动学生听故事后讨论时间统筹法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花了56年的时间寻求驾驭时间

8、的规律,一丝不苟地坚持记录他渡过的时间,做到一月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年一总结,从中研究其规律,最终研究出了科学安排和运用时间的方法 时间统筹法。他用时间统筹法,使自己生活有节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他一生中共发表学术著作70多篇,论文1.25万余页,他一个人搜集的昆虫标本比动物研究所的还要多5倍。 他总结出的时间统筹方法是: (1)整块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在一段大块儿的、主要的工作时间里,要精力集中,排除一切干扰,按时按质完成规定的工作。 (2)零星时间合理利用。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零星的时间,如候车、乘车、等人、排队等,这些时间合理利用,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柳比歇夫常在散步时捕捉蝴蝶等昆虫,在火车上

9、他总是静静地看书,等等。 (3)劳逸结合,适当调节。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是为了使自己恢复体力和精力,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在其中一年的时间统计表上,柳比歇夫就记录着:娱乐 65 次,游泳43次,与朋友交往151小时,而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就昆虫学家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筹法以及他取得的成就谈感想。()文章中提到了“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我们学习中哪些是“整块时间”,哪些是“零星时间”,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学生列举学习中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时要尽量细,将一天、一星期时间段内所有可能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都列举出来。七、 计划学习时间()在学生列举自己“整块时间”和“零

10、星时间”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的形式将这些时间加以整理。学生做两张表,分别记录一天内和一星期内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学生自己设计表格的样式) ()学生列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其中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必学的任务和自己课外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越具体越好,如将数学学习任务分解为做家庭作业、复习、预习等。 ()对照两种表格,将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填在时间表内。八、交流、修改计划()学生交流各自设计的时间计划表,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每个人的计划更合理,更具操作性。 ()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将计划表张贴在家里,作为监督自己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依据。九、共同的时间表在学生各自制定

11、时间计划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共同遵守的时间表。如:每天早晨利用 10 分钟时间复习外语词汇或语法;每天最后一节课下课前 10 分钟,全班集体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记忆理解的重点内容,等等。第二课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导入学生交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哪些办法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己平时又是怎样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 分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全班总结、列举自主学习的好办法并保存。二、自主学习倡议书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本班的情况,学生起草“自主学习倡议书”。可以采取先分组讨论再集体整理的办法,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制定出

12、具有可操作性的倡议书。倡议书可以起草份,分别给老师、家长、学生自己。三、讨论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课程教师:你最喜欢哪门课程?为什么最喜欢这门课程? 学生交流。先分组交流并把喜欢某门课程和不喜欢某门课程的原因写下来,然后在全班交流。四、 总结喜欢与不喜欢的原因教师: 听了大家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喜欢或不喜欢一门课程的原因是很多的。总结一下,不外乎这些。 教师呈现总结出的结果。 不喜欢的原因: (1)难学,自己没有信心; (2)成绩一直不好; (3)不喜欢任课的老师; (4)认为学也没有用; 喜欢的原因: (1)成绩好; (2)认为学了有用; (3)任课老师好; (4)家长抓得紧; 五、阅读教科书

13、,领悟道理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9页中的这段文字,领悟其中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并不都是有趣的,或者,在开始并不有趣。有许多事,往往是当你做完了,尝到成功的滋味后,才激起了兴趣。因此,千万不要回避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却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要积极地去面对,运用合理的方法,鼓励自己去改变这种状况。 有研究表明,是否喜欢某一学科,有时候主要是看基础好不好,也就是说,学习的成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对学科的兴趣。 读后,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要那些对某门学科特别反感的学生谈感想,并请与他们观点相反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第五课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教学目标:1. 懂得劳逸结合,学会合理安

14、排时间。 2. 喜欢娱乐,学会娱乐。 第一课时劳逸结合一、 学习节奏调查教师事先设计一个表格,学生每人一份,根据平时的作息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填写。表的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学生填写的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类:哪些学生学习时间过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太少;哪些学生能够劳逸结合,而且休息娱乐科学健康;哪些学生学习的时间太少,浪费的时间太多。二、 学生交流各自安排学习和休息娱乐的经验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如何做到劳逸结合。尤其是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验,更要谈谈劳逸结合对自己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的好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做不到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不良影响,比如

15、有的同学因此而导致眼睛近视。三、 最佳学习时段首先,学生交流自己平时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和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段,并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掌握和利用这些时间段的。 文明娱乐,健康休闲四、 交流课余时间的娱乐活动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课余娱乐活动以及个人爱好,小组整理讨论的结果并在全班交流,将学生的课余娱乐活动分类整理,写在大白纸或者黑板上。 学生针对这些娱乐活动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五、 纠正错误行为针对班内存在的普遍问题展开讨论,寻找纠正错误行为的办法。如针对迷恋电子游戏、上网等问题,同学们共同想办法解决。六、 设计自己的业余生活首先呈现如下一组学生对业余活动的看法,让学生进行判断,哪些想法或者做法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哪些想法或做法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1)在业余时间,我喜欢参加文艺活动,这项活动丰富了我的生活。 (2)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活动只能影响学习,对我们没有好处。 (3)业余时间要多为学校和班级做点事,不但能锻炼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习。 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正反两方观点为:业余生活可以促进学习;业余生活不利于促进学习。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各自设计自己的业余生活。最后全班通过交流讨论,设计班级的业余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