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72177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0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8组1、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2、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休戚相关:彼此I可祸福互相关联。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4、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5、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感情。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6、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7、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平心

2、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8、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9、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10、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地位或环境中,替别人着想。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一般指具体环境场所。11、耳濡目染:因为听得多、见得多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说,亲眼看见,一般指事。12、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弹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褒义)13、振聋发耳贵: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

3、聋了。14、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15、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16、另眼相看:对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或重视。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17、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 迅速。18、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19、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4、20、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死灰复燃: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21、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22、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 付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23、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24、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 有看见。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

5、见了当作 没看见。 25、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功亏一篑: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26、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27、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28、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29、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30、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31、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

6、给旁人。32、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33、目不见睫: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34、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 镇静。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 置之不理。35、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36、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37、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38、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强人所难:勉强

7、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39、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40、不足齿数: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41、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4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中为各色各样。43、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44、趁火打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45、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一掷千金:

8、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46、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开诚布公: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47、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48、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49、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燃眉之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50、言不尽意:言语难以全部表达情意。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51、徇私舞弊: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例如: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营私舞

9、弊: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例如:规章明确指出 任何人不得营私舞弊。52、俯拾即是:只要弯腰就可拾到,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53、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54、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55、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56、难以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句中) 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57、谈笑自如: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

10、态度自然。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58、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开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额手相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同“额手称庆”。59、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不嫌麻烦。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60、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61、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得意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62、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 后面。63、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作自受:自己

11、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64、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65、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66、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67、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字面上是肯定的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应该否定的。68、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 冲杀向前。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69、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

12、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71、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堪卒读: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72、背道而驰:比喻(两个事物)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南辕北辙: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目的相反。73、披肝沥胆:比喻开城相见,真心相待。也形容非常忠诚。【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忠诚】肝胆相照:比喻彼此以真诚相待。【强调相互之间的忠诚】74、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75、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76、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77、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或过重。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78.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