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7115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教育课实践方案(通用6 篇)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自立、创新的人才。对于培养未来人才的全面素质来说, 劳动技能素质是必不可缺少的。然而,家长和老师往往忽视学生劳动教育,不重 视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在家里学生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 学生超负荷的包揽,在学校里,老师少安排劳动活动,使得学生动手机会减少,生 活自立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 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学生从 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

2、果。我校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劳动意识、劳力技能 的教育。一、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校教育教学时 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学活 动,开展小小能人等系列活动。通过家务我来干等角色游戏活动,有意识培养学 生劳动能力,如种植树浇水实践性的活动,教师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让每位学生参 与活动,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其次,教师利用多种废品旧材料带领学生一起制 作并把学生制作的小作品陈列在活动室或让学生带回家。这样学生尝到了劳动的 喜悦,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通过了解、观察,培养学生

3、的劳动意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长辈都包揽了, 使孩子们缺少了锻炼,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以至于到了学校给老师和自 己带来了不便,由此,我校便针对这一具体情况,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入 手。通过让学生观察家庭长辈的一天的劳动活动,使学生知道家庭中每个成员的 劳动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学会关心别人的冷暖,尊重他人的劳动;同时,我们还 经常带领学生参观,结合季节特点,让学生了解小区公园环境的变化,从不同角 度来了解大自然中万物的变化,了解劳动成果,从而意识到劳动带来的欢乐。三、通过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

4、不能操之过急, 不要叫孩子干他们力所难及的事。充分利用学生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爱 劳动是十分必要的。学会自我服务劳动是所有劳动中最首要的,如:学会做简单 的家务、整理床铺等。我校很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 习惯有助于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能使学生间养成互相 帮助、互相团结等等。因此,早晨来校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搞卫生;放学前让学 生和老师一起整理教室,培养学生爱劳动,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四、加强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里,所在的家庭环境也不同,有的家长注重学生的劳 动教育,但有不少家长过分里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致使学生最基本

5、的自我服务 能力和劳动习惯却比较差。所以,搞好家校配合工作,请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爱劳 动,并主动指导家长让学后在家庭中积极参与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施劳动 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后我校还需进一步把这项内容深化,为培养新时代自理能力很强的接班人付出 的努力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劳动实践场所,加之学校环境幽雅,教学楼巍然耸立, 设有微机室、多功能活动室、美术室等,全部达到县级一类标准,学校三季有花、 四季长青,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激人奋发,催人上进,更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一、指导思想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

6、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 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 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 校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二、活动目标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

7、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只是动动手 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 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和 技能。三、活动时间XX 年 XX 月 XX 日XX 年 XX 月 XX 日。四、活动安排一)宣传动员。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体学生发 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兵,做家里的热爱 劳动小成员。(二)实施阶段(XXXX)。1、在 5 月 13 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

8、会:“劳动最光荣”。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动。(三)总结阶段(XXXX)。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2、各中队推荐评选 2名“劳动之星”。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五、活动要求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活动目标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通过研

9、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 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 养途径。活动措施一、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 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 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 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 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

10、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 “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 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 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 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二、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 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 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 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

11、,“整理小房间”, “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 “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 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 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 根学生心里。三、创设家庭劳动环境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 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 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

12、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 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 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 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4、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 主。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 胜任劳动。可

13、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 持贯彻到底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 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四、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 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 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 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 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

14、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 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 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 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 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 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 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 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

15、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 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 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使学 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3、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减轻父母 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二、活动过程(一)导言师: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做爸爸妈妈的的小助手。(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

16、家务劳动?请举例说明。(三) 讲故事故事一: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 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 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故事二: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四) 判断1、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2、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3、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4、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