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57078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中国古代诗词专题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以培养“兼士”为教育目的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以培养“兼士”为教育目的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正确答案:C2. 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 )A.杜甫B.李白C.杜牧D.李商隐E.杜十娘参考答案:CD3. 为了确保发部的整洁必须自觉地对头发进行清洗、修剪和梳理。为了确保发部的整洁必须自觉地对头发进行清洗、修剪和梳理。正确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D、春风参考答案:C5. 下列作品属李白的诗篇是( )A、望庐山瀑布B、望天门山C、江畔独步寻花D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E、早发自帝城参考答案:ABDE6.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A全国统一的学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A全国统一的学制B班级授课制C葛雷制D大学区制正确答案:A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1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8岁)、青年期(1824岁),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每个家庭应当有个母育学校,每个村落应当有个国语学校,每个城市应当有所高等学校(或称拉丁语学校)

3、,每个王国或每省应当有所大学。夸美纽斯这种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答案为A。7. 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褂。对这句话的内容描述准确的选项是( )。A.介绍了宋恩子和吴祥子的衣着变化,反映出他们已今不如昔B.介绍宋恩子和吴祥子的服饰变化,讽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C.反映了宋恩子和吴祥子霸气十足D.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害,宋恩子和吴祥子又成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走狗参考答案:B8.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即( )。白居易把

4、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即( )。A、讽喻诗B、乐府诗C、感伤诗D、闲适诗E、杂律诗参考答案:A,C,D,E9. 实地研究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获准进入与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_、根据记录提炼理论实地研究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获准进入与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_、根据记录提炼理论成果,进行_。正确答案:选择研究背景 记录 个案分析选择研究背景记录个案分析10. 书写封文的正确做法是( )。 A用红色墨水书写 B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 C多枚邮票密密麻麻地粘贴在信封书写封文的正确做法是()。A用红色墨水书写B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C多枚邮票密密麻麻地粘贴在信封正面空白处D国际信函使用的信封上的单位名称是用

5、红色印刷的B11. 诗经的分类主要有风、大雅、颂。( )诗经的分类主要有风、大雅、颂。( )A、对B、错参考答案:A12. 边城选自边城湘行散记,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先后被译为多种外文,曾有“震动中外文坛”之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下列属李白的作品有( )A、蜀道难B、梦游天姥吟留别C、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D、将进酒(君不见)E、宣州谢朋楼饯别校书叔云参考答案:ABCDE14. 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比喻不幸的结合。( )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比喻不幸的结合。( )A、对B、错参考答案:B15. 盲点 名词解释盲点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黄斑下方是视神经,这是物体

6、在网膜上剌激信息传入大脑视觉中枢的通道,其入口处呈乳头状,因缺少视觉细胞而没有视觉能力,故称盲点。16. 非主谈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错误做法是( )。 A眼睛注视正在发言的主谈人不住地点头 B发现主谈人员在表达上非主谈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错误做法是()。A眼睛注视正在发言的主谈人不住地点头B发现主谈人员在表达上欠妥或有错时,及时递纸条提醒C通过语言相互协调、互相呼应来积极配合主谈人员D主谈人发言时无事可做,望着天花板发呆D17.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A、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D、吁嗟

7、鸠兮,无食桑葚参考答案:C18. 简述美国国防教育法。简述美国国防教育法。正确答案: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又面临改革。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盾改革教育的呼声就更为强烈198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寓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又面临改革。

8、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盾,改革教育的呼声就更为强烈,198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寓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19. 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出自陶渊明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姜夔扬州慢小序中说“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其中“黍离”所

9、用典故出自_。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参考答案:A21. 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写山水自然,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2. 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B、“三吏”、“三别”C、登高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E、登岳阳楼参考答案:A,B,C,D,E23. 叶嘉莹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作于她1974年第一次回国探亲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比喻不幸的结合。( )T

10、、对F、错参考答案:F25. 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的“满招损,谦得益”出自_。A.尚书B.周易C.论语D.礼记参考答案:A26.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以形象的语言来描写音乐,其中“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又写出了知音之难遇,此诗的作者是谁?( )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李颀参考答案:D27. 被称为“苏东坡”的是( )A.苏轼B.苏辙C.苏洵D.苏武参考答案:A28. 杜威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杜威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rn 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

11、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但这不表示杜威就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rn 因而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只是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杜威又认为要完成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使命就必须培养青少年能够维持民主主义社会能够管理国家具有制造、生产的真实本领这就反映了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相矛盾的一面。 rn 所以对于教育有无目的杜威

12、自身存在矛盾他不否认教育的具体目的但反对人们给教育加上社会的功利性的目的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者只能说他界定教育目的角度与众不同。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但这不表示杜威就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因而,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只是反对那种普遍性

13、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杜威又认为要完成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使命,就必须培养青少年能够维持民主主义社会,能够管理国家,具有制造、生产的真实本领,这就反映了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相矛盾的一面。所以,对于教育有无目的,杜威自身存在矛盾,他不否认教育的具体目的,但反对人们给教育加上社会的功利性的目的,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者,只能说他界定教育目的角度与众不同。29. 清代作家纳兰性德最具有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 )T.对F.错参考答案:F30. 龚自珍病梅馆记的主旨

14、是呼吁人才能自由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1. 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例举。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例举。正确答案:清末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洋务教育、戊戌变法中的教育改革和清末新教育制度的确立等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都开办了不同类型级别的新式学堂。rn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rn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史称“洋务运动”。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运动中遍设洋务学堂主要有三类。rn 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上海的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它逐渐从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发展为综合性学校。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