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70521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昵昵(n)嗟余(ji) 颖师(yn)B柳絮(x) 轩昂(xun) 喧啾(ji)C跻攀(j) 未省(shn)丝篁(hun)D遽止(j) 滂滂(pn)根蒂(d)CC项,“省”应读xn。2从表现手法上看,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31】A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B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C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D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DD项为直接抒情,其余三项均为描述性语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余有两耳嗟:叹息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强壮C推手遽止之 遽:急

2、忙D未省听丝篁 省:懂得BB项,“强”应是“有余”的意思。4下列对诗句内容、表现手法的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32】A听颖师弹琴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B作者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比较难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C听颖师弹琴这首诗是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D本文运用了“倒点题法”,更能增强感染读者的效果。CC项,“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不对。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窃窃私语,以嗔怪之声,表达

3、倾心相爱的诗句是“_,_”。(2)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气势非凡的诗句是“_,_”。(3)听颖师弹琴中表现琴声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诗人推手制止,不忍卒听的诗句是“_,_”。【答案】(1)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2)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3)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导学号:61612033】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_。在我国古代社会,_。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

4、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_。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_【解析】句尾是句号,且前句关联词是“既”,表示此句是“又”开头,而且是人文音乐教育的作用;句中,前句中关键词是“古代社会”,后句是孔子对音乐作用的肯定,据此可推测出此处应是音乐教育在古代的地位;句的内容可从前句“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和后面的音乐教育的结果得出。【答案】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

5、体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年轻人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要敬爱顺从兄长。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孝文化,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在家时才需要好好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才需要敬爱兄长,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不是只有在家时,才需要孝顺父母。_。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先根据表推断的词语,如“只有才需要”“如果就会”,找出表推断的句子,再参照的方式改写即可。【答案】不是只有出门在外时,才需要敬爱兄长不是做到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就一定拥有和谐幸福的家二、阅读提升层8阅读下面的诗歌,

6、完成(1)(2)题。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1)“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答案】对比。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所要表达的琴声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特点。(2)“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几句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

7、现的?_【答案】表现了听琴者听后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9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宿龙宫滩韩愈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郴口又赠(其一)韩愈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注】龙宫滩,在今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公元803年,韩愈因直言进谏为权臣所谗,被贬为广东省阳山县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归北上。这两首诗均为遇赦北归途中所作。郴口: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是当地黄水、来水两条河的交汇处。张公子:即张署。韩愈与张

8、署曾在朝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同遇大赦,两人友谊深厚。韩愈这首郴口又赠,就是写给张署的。(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前一首诗的开头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写阳溪之水。“浩浩”“汤汤”写水势的浩大,“抑更扬”则写水声的时高时低。B前一首诗的第三、四句,在描绘江水奔流的景象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一“疑”一“似”,一肯定一否定,把诗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得真切自然。C前一首诗的第五、六句转向写人事。夜宿江滩,连灯光也带着水气;临近天亮,夜雨送来了一阵阵的寒凉。D后一首诗以写景开篇。来到郴口,只见江的两岸一座座山峰如剑,直指天宇,而江流水势平缓,江面平静如镜。E后一首诗中“扁舟斗转疾于飞”

9、一句,写出了江中行船的迅疾。水道曲折,轻舟在水中转弯,其快如飞。BDB项,“一疑一似,一肯定一否定”理解错误;D项,“水势平缓”有误,下句写行船“疾于飞”,则江流必然是湍急的。(2)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_【解析】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情感表达,解答情感表达题要根据诗歌具体内容分析,然后找到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共同点。由注释可知,这两首诗都写于作者贬官大赦之后,在内容上均表达了遇赦后的愉悦心情,第一首“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第二首“终日思归此日归”均表达了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第二问考查抒情方式,第一首“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通过一夜谈家乡来表

10、达乡思,委婉含蓄;第二首“终日思归此日归”直接点明思乡之切,直截了当。【答案】表达了诗人遇赦北上的愉快感受和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前一首诗比较含蓄婉曲,是从一宿夜话只谈家乡来曲折表达的;后一首诗则更直截了当(直白),诗中借与张署的笑谈,直接点出了“终日思归今日归”的意旨。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导学号:61612034】闻琴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

11、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暮雨潇潇,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带有泉水的青峰一样凝重;琴声越来越远,又如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的黑鹤凄厉的叫声。D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CC项,“凝重”错误,第五句中比喻重在“水”而不是“山”;“凄厉”错误,第六句表现的是一种声音向远的感觉,并不是指“凄厉”。(2)“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在作用上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出本诗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_【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的作用。这两句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同时借月光、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