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7046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园地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州市第十小学集体备课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周影课题语文园地五个人思考教学总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2、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提高语文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交际,学会评价,学会整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

2、讴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教法学法朗读法 谈话法 背诵法 练习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划分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过程一、讨论交流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二、观摩评选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小组之间互相观摩。“代言人”向别的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资料。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三、集体评议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学

3、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总结、颁奖板书设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 说说传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2. 进一步提高习作水平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学过程习作一、再现生活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二、描述生活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三、回味生活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四、创造生活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

4、传播者。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板书设计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2.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回忆旧知,明其特点。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出示词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词语。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

5、词语。二、读读背背观察与认读。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了解十二生肖。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读读与背背。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板书设计我的发现读读背背:十二生肖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过程一、读读认认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二、展示台学生商议展示方式。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板书设计读读认认搞、稿、编展示台春联 手抄报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