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57038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250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摘要: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现代路基性能提出了要求。 在我国土地分布中,由于黄土的面积分布较广、厚度较大,且成因类 型也较为复杂,因此给路基施工工程带来了诸多麻烦,必须采取一定 的技术手段以及工程措施是解决湿陷性黄土地的前提。本文就从湿陷 性黄土地的施工和湿陷性黄土地路基施工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并提 出处理方法。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处理方法正文: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周边地区。由于黄土颗粒 较大,颗粒间又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在气候干燥条件下,黄土承载能力 变弱【1】。但是如果下雨天,黄土受水浸湿以后,有力作用在黄土上,

2、黄土的土壤结构会迅速遭到破坏进而产生下沉,从而对路基造成影响。 我国湿陷性黄土在黄土总面积中占据60%,因此做好湿陷性黄土地区 路基施工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湿陷性黄土的定义及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黄土本身颗粒较大,比较坚固,但是黄土受水侵差,干燥时坚硬, 浸湿后不易干燥,坚硬度下降。湿陷性黄土是指在有水的情况下, 黄土中含有碳酸钙,浸湿后不易干燥,碳酸钙遇水溶解形成冲蚀,黄 土遇水因内部凝结力减少而崩裂从而形成滑移,产生一定的沉陷即湿 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是一项大面复杂的工程,常见的问题主要 有施工量大,施工时间和其他地区相比长,占地范围大,尚且极易受到 天气和

3、环境的影响等等。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 考虑因地基湿陷而引起附加沉降,从而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 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湿陷性所造成 的危害。二、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控制要点湿陷性黄土地质重要的是由于其土壤水分较大,造成公路地基在 这种土质上建造比较复杂。由于土壤中含的水分较多,因此该黄土的 间隙比较大,承受的重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发生坍塌,不仅如此,渗 水性比较强会造成黄土膨胀,影响公路的质量。在湿陷性黄土地 区建造地基最重要的就是采取不同的的方法来处理黄土中的水分问 题,使其含水量达到合格的标准。当然,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原材 料进行补充。例

4、如,采用路基排水,并且对路边坡道进行处理工作; 对土地进行夯实,增加其承受力等等。三、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的处理方法1、强夯法强夯法是公路路基工程中最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加大土地 的紧实程度,加大地基的承受力度,对于防止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 运用。强夯法原理比较简单易懂,主要是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将具有 较大重量的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再利用重锤下落时产生的巨大 冲击力,对地面进行巨大冲击,从而经过多次重锤的下落夯实,达到 使土质紧实的效果。强夯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湿陷性,增加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的坚固 性,对于公路的承受力也得到提高,因而降低了灾害的发生。当然, 根据不同的土地使用用途,重锤

5、的质量和下落高度以及次数也各不相 同。建筑中用的重锤一般为3-5吨,而对于公路地基,所选用的重 锤远远高于建筑用的重锤,一般为10-40吨,下落间距为10-20厘 米。夯击时重锤的质量和高度决定了夯击的效果,重锤的质量越大, 下落的高度越高,则夯击力度越大,效果也越好。在湿陷性黄土 地区,应该根据实际的土地情况,进行选择相应的重锤,以及下落的 高度。必要时,可以制定相应的夯击次数,目的是达到地基施工的要 求。2、垫层法垫层法是地基改造中比较简单的方法。主要指的是将基层下面湿 陷性土质挖出或者挖到预先计划的深度,然后用灰土或者干土分层进 行夯实。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

6、条 件。垫层为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在土基水稳状况不良时, 用以改善土基的水稳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并 可扩散荷载,以减少土基变形。垫层厚度一般为1-3厘米。垫层法 消除了垫层中的湿陷性,减轻或者避免了地基的湿陷,这种方法施工 简单容易,因为其效果显著,所以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浅层处理方法。3、挤密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时,经常采用砂石桩挤密法。砂石 桩挤密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 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对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 有良好的作用。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 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砂石桩有以下几

7、个特点:横向夯实,能够 达到所需要加固处理的最大密度,可以有效的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 高承载力,降低压缩性。4、冲击碾压法冲击碾压法主要是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该方法经济方便,在现代工程中得已广泛运用。冲击碾压法是压实技 术的新发展。冲击碾压法的压路机由牵引车带动圆形轮滚动,沿地面 进行静压、冲击碾压作业从而形成冲击和压实的作用。冲击碾压车运 转一周共有三次碾压压实,三次冲击,碾压时,冲击压路机从坡底1 米处向中心逐渐推进碾压,碾压时保证冲击压路机时速保持在10千 米每小时到12千米每小时,在冲击碾压完成后,应该检测沉陷量自 己沉陷系数等,判断是否达到标准。结语:在本文中,

8、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在公路路基建设中有广泛的使 用度,对于细粒土用这一措施,针对湿陷性黄土地质有良好的处理效 果。水的含量越大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湿陷性黄土地质的结构较 为复杂,建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也较多,也应该尤其重视,在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应用这些方法对公路 路基做出了正确规划。参考文献:1 张强.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J.中 国科技博览,2015(13):125-125.2 赵兴华.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治措施J.科学 技术创新,2017(3) :272-274.3 徐艳东.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处理措施及施工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4 马界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6, 45(11):64-67.5 李航,王庆功.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192-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