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专题复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56965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方法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方法专题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晶体结构实验方法专题复习一、单选题1.下列哪些性质不能区别晶体与玻璃体( ) A.各向异性B.X射线衍射C.导电性D.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下列关于技术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原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鉴别元素种类B.高速照相技术拍摄的电子云图片显示电子运动毫无规律C.x射线衍射技术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D.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分析出分子的立体构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B.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

2、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现代化学常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来测定分子的结构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用氢键相结合的D.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5.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象B.原子的吸收光谱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象D.原子的发射光谱6.能够测定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方法是()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氢谱7.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B.晶体具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D.将玻璃加

3、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二、综合题8.固体电解质有广泛的用途。研究发现,晶体中有特殊结构为离子(如Li+)提供快速迁移的通道或者有“点缺陷”。都能使其具有导电潜力,比如:图(a)所示的锂超离子导体Li3SBF4和图(b)所示的有“点缺陷”的NaCl。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变化“Cl+e-Cl-”过程中,所得电子填充在基态 Cl的_能级,此过程会_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2)BF4-中B的杂化形式为_,其等电子体为_(任写一种)。与其VSEPR模型相同,且有l对孤电子对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是_。 (3)图(a)所示晶胞中Li+位于_位置;若将晶体中BF4-换成F-

4、, 导电能力会明显降低,原因是_。 (4)图(6)中,若缺陷处填充了Na+ , 则它_(填“是”或“不是”) NaCl的晶胞,在NaCl晶体中,Na+填充在Cl-堆积而成的_面体空隙中。 (5)有人认为:高温下有“点缺陷”的NaCl晶伙导电性增照是由于Na+迁移到另一空位而造成。其中Na+经过一个由3个Cl-组成的最小三角形窗孔(如图c所示)。已知晶胞参数a=564 pm,r(Na+)=116pm, r(Cl-)=167 pm,通过计算三角形窗孔半径,判断该认识是否正确。_。(已知: 1.414, 1.732) 9.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突破。原子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行射、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5、与应用都推进了结构的研究。如过渡元素原子结构、超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研究等。 (1)过渡元素Cr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Cr的核外电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产生的光谱是_ (填“吸收”或“发射”)光谱。 (2)胍鎓离子C(NH2)3+可以与甲基磺酸根(CH3SO3-)形成超分子晶体,其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组成该晶体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其中S的杂化类型有_。元素C、N、S的简单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原因是_。(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该过程中微粒的变化是Cu(H2O)42+Cu(OH)2Cu(NH

6、3)42+。Cu(H2O)42+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 已知:AlF6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近年研究人员通过量子化学计算预测并合成了化合物Na2He,经X射线行射分析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晶胞中Na堆积形成_(填形状)空间结构,He占据一半空隙,另一半由e-占据。已知Na2He晶体不能导电,理由是_。已知晶胞边长为anm,晶胞中Na的半径为bnm,则He的半径为_nm(列出计算式即可)。10.碳、氮、铜形成的单质及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邻氨基吡啶

7、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简式如图所示。 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在元素周期表中铜位于_区(填“s”“p”“d”或“ds”)。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中,Cu2+的配位数是_,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2)C60是富勒烯族分子中稳定性最高的一种,N60是未来的火箭燃料,二者结构相似。 有关C60和N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C60和N60均属于分子晶体 B.N60的稳定性强于N2C.C60中碳原子是sp3杂化 D.C60易溶于CS2、苯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具有“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它是把足球形分子C60容纳在足球形分子Si60中,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 (填“极性键”“非极性键”)。(3)原子坐标参数和晶胞参数是晶胞的两个基本参数。 图中原子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1/2,1/2,0),C(1/2,0,1/2),则D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 图为铜的晶胞,铜原子半径为Rnm,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铜晶体的密度为_gcm3(用含R、NA的式子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