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乌鸦喝水》之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6846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乌鸦喝水》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3《乌鸦喝水》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3《乌鸦喝水》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3《乌鸦喝水》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3《乌鸦喝水》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乌鸦喝水》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乌鸦喝水》之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乌鸦喝水 之四【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方法(怎样)喝到水的。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 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决。”等词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 乌鸦、喝水、口渴、到处、看见、瓶子、怎么办、找 语。区别渴、喝”的字形和字义,会用 看见”练习说话。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法特点】1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就 用课后的训练题1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四小节。2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 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读中加深理解。3有目的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

2、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强训练。4背诵课文的训练层次清楚。从看投影背诵到看板书的词语背诵到独立背诵,由形象到 抽象;从一节一节背诵到全体背诵,由个别到全体。这样训练扎实到位。本课建议安排三教时。【教学主要步骤】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鸟?2教学生字乌鸦”3乌鸦要干什么?教学生字喝”。(1)喝”为什么是口字旁?(2)右下部分看笔顺指导书空。3.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听课文录音。2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2)给每小节编号;(3)指名读,每人读一节,正音。3乌鸦喝到水了吗?三、教学第一节。1指名读。思考:乌

3、鸦为什么到处找水?2教学生字渴”。(1)读准字音;(2)为什么是氵”旁?(3)读卡片,分清渴”和喝”。3轻声读第一句。问:乌鸦口渴得怎么样?从哪个词看乌鸦口非常渴?4教学生字找”。(1)读准翘舌音;(2)谁找什么?5指导读第一节。小结。四、教学第二至四节。1出示投影片。(书上图1和图3)(1)问:乌鸦到处找水,找到了吗?喝着了吗?(2) 师:瓶子里有水,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呢? (不要回答。)2课文哪一节写乌鸦找到了水却没喝着?学第二节。(1 )听录音,看第二节,有几句话?(2) 指名每人读一句,思考:哪一句写乌鸦找到了水? (3)出示第一句。 教学生字 瓶”读

4、准后鼻音; 乌鸦找到了水,心情怎么样?它会想些什么? 朗读第一句,读出高兴的语气。(4)指名读第二句。 问:乌鸦喝到水了吗? 边读边思考:瓶子里有水,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板书)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高,口小,水不多,书上为什么要用上很、又、也” 出示投影(四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练习说话: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可能喝到水了? 指导读第二句,读好 很、又、也” 这一句的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为什么要用上可是”呢?读出语气来。(5)乌鸦喝不着水,心里怎么样?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出示第三句。学习生 字怎、呢”呢”读轻声。(6)有感情地读第三节。(7)背诵第二节。 看投影背; 看

5、板书背; 独立背。3学习第三节。(I)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 你们说说该怎么办?(2)听录音,问:乌鸦想出办法了吗?(3)齐读第三节,读出高兴的语气。4学习第四节。(1)轻声读,然后看录像说说乌鸦想了什么办法。(2 )再看录像,看清乌鸦是怎样放石子的?瓶子里的水会怎么样?然后讨论并板书。(3) 三看录像,看时,把乌鸦的动作衔、放”说出来,水升高的 升”也说出来。(4)指导朗读, 一个一个” 慢慢”读得慢,最后一句读出非常高兴的语气。(5)指导背诵。五、总结全文。1听录音读课文。2说说:开始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3你认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六、课堂练习。1选字填空。2

6、背诵全文。3用看见”练习说话。4听写词语和句子。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 寻、隐、者、遇、药”5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释题质疑。1 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 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 岛。2 释题。寻:寻找、寻访。隐者:隐居山林的人。不遇:没有遇到。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

7、却没有遇到。3. 质疑。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二、初读课文。1. 自读古诗。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1 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隐者在(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山高林密的深山中。)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3.师重点指导。言:说。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只:就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1) 你师父干什么去了?(2) 在哪儿采药?(3) 你能找到他吗?5 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松下问童子 一一满怀希望

8、。第二句:言师采药去一一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 一一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 一一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6.扮演诗人 我和 童子”,表演一下对话。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1 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2 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4指导书写。童”上边的 立”写得要扁平,与下边 里”写得紧凑。板书设计教案点评: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案正是围绕 理 解语言,体会感情”而设计。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1)你师父干什么

9、去了?(2)在哪儿采药?(3)你能找到他吗?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准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 一一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一一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 一一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 一一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教案示例二教学要求1. 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2. 在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 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2. 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或 CAI.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10、、朗读引入课题,解释寻隐者不遇”诗题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隐者,即隐士,隐居山林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偏僻的山野。诗题的意思是: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没有遇到。【作者简介】贾岛(779 843),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 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今四时省蓬溪县)主薄。他以苦吟著称,推敲”的典故,就是从他吟咏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而来。二、范读课文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

11、,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 .认读生字,释义组词。2 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1 指名试读,教师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2 教师精讲。先解释难理解的词:童子: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 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又多又深。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指在松树底下。言,说的意思。采,采集。这句的意思是: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

12、不知处。只在,就在,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这句的意思是: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三、齐读全诗,整体理解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四、借助书上的插图或幻灯片,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教师小结: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 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点拨: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

13、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 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 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 ”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 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 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2. 朗读指导:诗题 寻隐者不遇”重音在 不遇” 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 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14、云深/不知处。六、课堂练习1 用生字组词。2 朗读、背诵课文。板书参考5寻隐者不遇 地点 人物 对话 内容 松树下面 我 问 你的师傅在家吗?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材简介詹天佑是新课标六上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 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 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这则案例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 ”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 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片断师:遇到困难詹天佑是怎样想的?生:(读句子)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把它修 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师:(出示生读的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是说詹天佑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么想的。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时有意识地把”中国人自己”、”第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