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1KB
约4页
文档ID:507567217
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_第1页
1/4

浅议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2009-11-05 11:01:38 水信息网 作者:郭树芳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0 字号:TIT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土地开发 合理利用 [内容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土地资源 开发与利用不能盲目进行,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规划;有 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黄河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黄河流路的稳定和淡水资源 的承载能力;将加强黄河河口的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实现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 的良性循环放在首位一、黄河三角洲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由于黄河河口流路不断淤积、摆动、变迁形成的,是我国目 前最年轻的、最有生机的土地资源一般指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 至支脉河口所形成的扇形地区,面积约 6000平方公里,多年来形成的黄河净造陆面 积约2500 平方公里整个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比较平缓,海拔高程一般在 2—9 米之间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 12.5 度左右早年该地区除了黄河 洪水的威胁以外,还经常受到风暴、海潮的侵袭盐碱使土地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二、制约三角洲土地开发的因素(一)黄河洪水威胁仍然存在历史上,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河口口门段经常发生摆动和变迁,造成洪水在黄河三角洲经常泛滥成灾。

建国以来,国家加大了治黄投资力度,对黄河三 角洲地区进行了多年的综合治理;近期,又重点实施了黄河调水调沙,使洪水自由泛 滥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黄河的泥沙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河床仍在不断淤积抬高,由此,黄河洪水对三角洲地区仍然存在威胁二)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三角洲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每年 6-10 月份多雨季节河水较大,干旱季节河水很小, 有时断流,有时年有水日不足三分之一地表水可供利用的数量十分有限;地下水主 要是咸水,矿化度相对较高,不能做淡水资源利用所以,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主要靠 黄河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黄河已成为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居民 生活用水和胜利油田生产建设的生命线但由于黄河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无法满足三 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要淡水资源的短缺将成 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土地盐碱化严重一是,三角洲地区的土地为黄河泥沙填海、淤积所形成;二是,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和盐土;三是,地面高程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四是,年降水量小、分布 不均,蒸发量大,造成地下水上升,将盐碱矿物质带入地面,使大多数土地呈现高盐 碱化。

每到干旱季节,随处可见盐碱化荒凉的土地这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重 要因素三、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一)强化调水调沙,消除洪水威胁,发挥土地开发潜力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 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同时,利用水库 调水调沙,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 2008 年第八次调水调沙,通过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 补给,共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补水 1356 万立方米,核心区增加水面面积 3345 亩,入海口附近增加水面面积 18475 亩在本次调水调沙中,大量泥沙进入河口地区和近海口洪水漫溢,加快了三角洲造陆过 程,有效促进了三角洲湿地植被的顺向演替据有关资料显示:九次调水调沙,已累 计把近7.5 亿吨泥沙送入了大海不仅有效减少了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还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调水调沙和黄河的连续不断流,使黄河三角洲成 为世界上不多见的“生长土地”的地方,日夜不停地生长造陆,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 2 公里左右目前黄河三角洲的芦苇面积已经增加到 5.2 万公顷。

形成了巨大的开发潜 力二)充分利用黄河湿地,促进生态环境优化通过黄河泥沙淤积和调水调沙新增的陆地多为湿地,并成了鸟类的乐园形成了较好 的自然保护区据统计:保护区内的鸟类已经由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187 种增加至目 前的283 种;发现的野生珍稀生物 459 种,比 1999年增加了近一倍;2009年,经国 家海洋局批准,东营市建立了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和东营广饶沙 蚕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加上 2008年底批准的东营河口区浅海贝类生态国家 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特别保护区、东营利津底栖鱼类生态国家 海洋保护区目前,12 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中,已有5 处落户东营市总面积达 1691 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土地和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三、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一)必须有利于生态资源的良性发展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少、森林少、土地盐碱化严重和降雨量少而不均要搞好土地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必须考虑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加以改善, 为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然后通过科学的管 理,实现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必须适应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三角洲地区的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基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的用水制度,三角洲地区黄河水的配给量已经很难满足工业、生态、生活及农业用水的 需要,新增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考虑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三)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广泛的开发空间,经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将为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在当今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情 况下,人们不仅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棉花生产基地,还需 要大量的食品加工基地,这就需要利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做后盾对此,三角洲地区的 土地开发与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土地的开发利用纳入国 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四)必须适应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规划目前,黄河的泥沙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黄 河治理的一个难题,尽管黄河中上游加强了黄河的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的黄 河调水调沙工作,对疏通河道,保障黄河防凌防汛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每年仍会有大量的泥沙被带到黄河河口,使河道不断淤积、太高和延伸为此,应当 采取有效地措施,尽量延长黄河现行流路的使用年限,综合治理黄河泥沙。

运用先进 科学的手段,确保实现黄河不断流,河床不太高使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适应 黄河治理的长期规划,符合黄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促进黄河三角洲土地合理开 发和高效利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