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6569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航天梦喜圆说课稿 普惠乡中心学校孙晓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实行说明: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与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课后反思。一、 说教法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是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本课开始学习WIN 7的“画图”程序。学生开始体验使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加工信息。程序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工具,窗口是程序运行的主要方式,对于这些知识,教材没有做过多的介绍,仅仅将会影响学生本课操作的可能障碍扫除掉,文件的保存知识和操作部分也是如此。这是为了将学习内容集

2、中在画图上。这些知识,经过一定时间、一定量的程序应用和窗口操作,学生自己会领会。 本课从基本图形的画法开始,再利用基本图形的组合来完成本课的画图任务。画图程序的优势在于利用能方便画出的规则几何图形,组合成所需要的图,这也是计算机画图方法的特点之一。本课正是从这点入手,一方面体现了“画图”的特色,同时也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入手。 本课任务为画“火箭”,教材在画图的步骤中,分析了构成“火箭”的基本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在画图时,要注意分析图形的组合,这同样体现了计算机画图的画法特点。2、 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纲要,结合教材的分析理解,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图”

3、,初步了解程序和程序 窗口。 (2)能画出矩形、三角形、圆角矩形 等图形。 (3)通过教材所示的方法画出“火箭”。 (4)会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火箭”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准确使用画图工具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创新的精神。3、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会用“形状”与填充工具画出“火箭”图形。难点:在绘制“火箭”图形的过程中,掌握组合图形的方法。二、 说学情 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对技术操作水平和对“信息”的意识及情感大不相同,不过教材是统一的,从某种水准上讲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协助,相互协作,达到共同提升。三、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给予学生启示。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利用小组合作,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答疑和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

5、且有问题能够即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四、 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流程如下:1、 新课导入(3-4分钟)教师一边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图片,一边以开门见山的谈话形式切入主题,既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有利于展开课堂教学。这时,教师出示课题:5、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2、 新课教学(30分钟左右) 本环节分三个步骤实行展示:(1)启动“画图”程序,打开“画图”窗口教师利用PPT展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步骤,学生根据步骤自己找到并打开,(单击“开始菜单”,在“所有程序”中找到“附件”,打开“画图

6、”软件)在程序窗口打开之后,我会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一块内容,同时提出问题:窗口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适当地介绍它们的功能,为以后同学们使用画图程序奠定基础。 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让学生在持续的探索中得到新知。(2)画火箭 教师出示火箭图,要求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观察分析构成“火箭”的基本几何图形。也许学生会说出矩形(长方形)、三角形,但对于圆角矩形,他们并不熟悉。这时,我会引导学生比较圆角矩形与矩形的区别。之后教师师范画出火箭的箭身和底座,在“形状”组中找到“矩形”工具,并且调整好线条粗细与轮廓颜色,拖动鼠标,分别画出火箭箭身和底座

7、。学生边记录操作要点,边尝试操作,画出火箭箭身和底座。并且利用同类知识的规律,画出火箭整流罩和捆绑助推火箭。接下来,就是“火箭”图形的组合,这是本课的难点。找到“选择”工具中的“矩形选择”工具,选中各图形,拖动鼠标到指定位置组合成“火箭”图形。在这里,我会强调2点:“透明选择”工具的使用,以免学生在操作中将图形的背景色一起拖拽过去,造成组合图形的麻烦;在组合火箭整流罩中的矩形与三角形时,由于“透明选择”工具的使用,使得三角形的顶角显现出来。我们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将这点瑕疵擦除掉。最后,我们利用“颜料桶”工具为火箭图行填充色彩。在填充颜色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将颜色充满整个画板。这时,我

8、引入了教材的智多星:在为图形填充颜色时,图形必须是闭合的。否则,颜色会溢出。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遇到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向老师寻求帮助。(3)拓展练习和保存文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电脑水平较好的学生,我设计了拓展练习画火箭发射架,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整体作品。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名字作为文件名保存好文件。3、 评价分析(6-7分钟) 首先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五、 说课后反思 从整堂

9、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个别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弱,未能跟上教学节奏; 2、对图形的美观意识强调较少,以至于学生组合的图形不协调; 3、课程设计还不够完善、简练,没有充分考虑时间的分配。特别是在拓展练习中,同学们绘制火箭发射架时间不够,未能完成火箭发射图。 对于以上几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更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2、适当增加一些美学知识,使学生以后的画图作品更加美观、大方; 3、合理安排好学生动手操作时间。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