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6553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放大镜下的晶体、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用显微镜观察身边 的生命世界(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微小世界和我们八个教学 活动。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 关。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

2、成。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 汇报。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教学难点: 显微镜的使用

3、。四、课时安排:共8课时五、教学设计说明:第1课“放大镜”。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 解。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第 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指导学生用放大 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 世界的了解。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 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 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第 5, 6和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指导学 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 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4、,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第 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对单 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 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备课组: 设计人: 设计评价: 本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铁生锈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物质变化与我们八个教学活动。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

5、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 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 的能力。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 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

6、,丰富自己的认识, 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 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懂得确 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 生了新物质。教学难点: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 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四、课时安排:共8课时五、教学设计说明: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

7、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 ”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备课组: 设计人: 设计评价:本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

8、:本单元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月相变化、我们来造环形 山、日食和月食、太阳系、在星空中 (一)、在星空中(二)、探索宇 宙八个教学活动。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 星球。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 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 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过程与方法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

9、 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 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 或做实物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认 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

10、模型、建北 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 基础之上。教学难点: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 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 发现和认识的。五、教学设计说明:第1课,“地球的卫星一月球”。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 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第2课,“月相变化”。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 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 生观察

11、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 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每4课,“日食和月食”.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 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第5课,“太阳系”。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 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第6课,“在星空中(一)”。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 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 彼此没有联系的

12、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第7课,“在星空中(二)”.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 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第8课,“探索宇宙”.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 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备课组: 设计人:设计评价: 本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一天的垃圾、垃圾的处理、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分类和回收利用、一天的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处理、环境问题和我们 的行动八个教学活动.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1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的活动。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 用活动。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

14、家乡的自然水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关注垃圾的处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培养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教学难点: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五、教学设计说明:第一部分是“对垃圾的研究”,包括 14课。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从研究我家“一天的垃圾开始,认识垃圾的数量、成分,引起学

15、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垃圾和对垃圾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期望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垃圾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现在行动上。第二部分是“对生活用水的研究 ,包括57课。学生将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了解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改变“地球是水的星球 ,水资源取之不尽”的错误观念,培 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进而实际考 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为第8课。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改善环境。备课组: 设计人: 设计评价: 本单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