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6500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6cm、13.27cm、13.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A13.25cmB13.26cmC13.27cmD13.28cm【答案】C【详解】刻度尺的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准确值基本相同,故13.2cm是错误数据剔除。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故该物体的长度为故选C。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

2、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山C流水D河岸【答案】A【详解】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所选的参照物是船,故A符合题意;B不能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C若以流水为参照物,因为船在水中行驶,所以无法得出山向船尾跑去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D若以河岸为参照物,山相对于岸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由公

3、式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小C由公式可知,路程由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不一定相同D物体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答案】D【详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确定的,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会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项错误;B由公式可知,在路程一定的前提下,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小,故B项错误;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确定的,故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故C项错误,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确定的,故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故D项正确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

4、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2s至4s运动的路程为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前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D【详解】A物体在2s至4s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均为零,为静止状态,故A错误;B运动具有相对性,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前2s内匀速运动经过的路程为5m,是运动的,故B错误;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二者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日晷是一种测量工具,它是测量()A时间B长度C体积D声音的响度【答案】A【详解】日晷是利

5、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影子来计时的一种工具,故A选项正确。故选A。6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答案】D【详解】图示是禁鸣喇叭的标志,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而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和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小明家住在光荣小区的三楼,早晨小明上学出发时,妈妈提醒小明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答案】D【详解】声音是物体

6、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所以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声音的响度。故选D。8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C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答案】D【详解】A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来确定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火山爆发、龙卷风、海啸、台风等在发生前会先有次声辐射,利用次

7、声监测仪进行预测,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于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9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5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镜中的像身高1.5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答案】C【详解】AB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与像等大;像是虚像,可以判断小宇在走近平面镜时,镜中

8、的像的大小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B错误;CD因为小宇同学身高1.6m,所以镜中的像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方向走近平面镜,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故而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小明在桂湖公园树荫下乘凉时,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A小明能看到湖中的荷花,因为荷花是光源B看到湖底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水面出现树的倒影,水面的“树”比岸上的树小D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实像【答案】D【详解】A荷花不是光源,小明能看到湖中的荷花,是因为荷花可以反射太阳光,故A不符合题意;B看到湖底变“浅”,这

9、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水面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物与像大小相等,则水面的“树”与岸上的树大小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详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12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

10、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A均吸收热量B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C均放出热量D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答案】B【详解】“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一过程中,干冰升华吸热,水放热凝固成冰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1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C【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

11、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详解】液态的称为水;固态称为冰;气态称为水蒸气(或蒸汽),据此运用物态变化名称的定义对选项进行分析可得,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14熔喷布是医用口罩最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熔喷布纤维直径非常小,空隙多、结构蓬松,具有很好透气性、过滤性和屏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A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质量大约为0.3mgB制造熔喷布时,聚丙烯熔化后质量变小C制作好的口罩由工厂运输到医院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D口罩的鼻梁条多为一根细的金属条,这利用了金属弹性好的特点【答案】C【详解】A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质量大约在

12、2g=2000mg左右,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聚丙烯熔化后,状态发生改变,它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制作好的口罩由工厂运输到医院后,位置发生改变,它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口罩的鼻梁条多为一根细的金属条,该金属条具有良好的弯曲效果、定型性强,不是利用弹性好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其不随物体温度、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铜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13、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小【答案】D【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与质量的大小或体积的多少无关,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的质量不随其温度、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密度会随物体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铜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C错误;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质量减半,但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变小,故D正确。故选D。16下列四幅图像中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在月球表面上的两位宇航员可不通过其它工具,直接听到对方说话B蜡烛的烛焰会随着音箱播放的音乐“跳

14、舞”,说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C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先听到发令枪的枪声,而后看到发令枪冒烟D花样游泳水上水下都有音箱,运动员的头部处于水中时听不到音乐声【答案】B【详解】A由于真空无法传播声音,在月球表面上的两位宇航员不通过其它工具,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故A错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烛焰会随着音乐“跳舞”,说明声音能够传播能量,故B正确;C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先看到发令枪冒烟,而后听到发令枪的枪声,故C错误;D由于声音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所以运动员的头部处于水中时也能听到音乐声,故D错误。故选B。17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创造亚洲纪录。苏炳添在前30m用时3.73s,30m60m用时2.56s,90m100m用时0.91s,则其100m半决赛的平均速度约是()A10m/sB8m/sC12m/sD11m/s【答案】A【详解】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平均速度约是故选A。18如图所示,、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S是距凸透镜前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点光源,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点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向右匀速运动靠近透镜时,像的移动情况()A像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匀速运动B像沿O与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