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64088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地质课程实训报告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入学时间: 试点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工程地质课程实训要求一、实训内容(一)实验:总计四个实验,实验2学时。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实验四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四个实验具体的实验做法见附件1。(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安排进行。二、实训形式(一)实验:课程实验并写实验报告。(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野外实习并写地质实习报告。三、实训的教学要求(一)实验:通过实验理解常见岩石特征,理解岩石的特性和鉴别方法指标及工程分类,并当堂完

2、成实验报告。(二)实习(选做):巩固课堂所学工程地质知识,联系野外实际,识别各种岩石及其工程特性,实习报告不少于1500字。四、实训的组织方式(一)实验:在实验室,以班组形式。由实验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带队完成。(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在野外,以小组形式。由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带队完成。五、实训的管理要求 (一)实验: 1对学生: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此项实验任务,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实验设施。 2对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要求备课,并带队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后,评出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合格与不合格)。每个实验都必须达到合格成绩,实验总成绩才算合格。3验收要求:各试点单

3、位的专业管理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实验报告,组织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将实训成绩造册,期末随课程平时作业成绩一起报市电大验收。验收成绩记入“实践环节登记表”。凡未按规定完成课程实训者,当期形成性考核成绩无效;课程实训考核验收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由实习指导教师及管理教师带队完成。1对学生:()注意安全,如实习区在复杂危险地形、在公路上,来往车辆较多,容易发生事故等。() 遵守学校规定的实习纪律,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此项教学任务。 (3 )爱护实习用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2对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地质地貌备课,并带队实习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认真批改实习报

4、告后,评出学生实习报告成绩(合格、不合格)。3验收要求:各试点单位的专业管理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实验报告,组织指导教师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将实训成绩造册,期末随课程平时作业成绩一起报市电大验收。验收成绩记入“实践环节登记表”。六、实训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一)实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见附件1。(二)野外地质实习(选做):地质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见附件2。实 训 成 绩 登 记 表内 容成 绩总 成 绩实验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实验四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野外地质实习(选做)指导教师(签名): Bridge, service levels

5、and even end on the intersection of rongzhou bridge f. 3.1-5 network saturation and intersection service level (3) the operation of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connecting downtown five bridges, bridge traffic flow at least, morning and evening peak bi-directional flow of 3358pcu/h and 3191pcu/h, respe

6、ctively. Bridge traffic most of the minjiang River, morning rush hour two-way traffic to 4362pcu/h, the evening rush hour附件1:实验一 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1观察矿物的形态:(1)单体形态:、(2)集合体形态,2认识矿物的物理性质:(1)形态:(2)颜色,;(3)光泽,(4)硬度,(5)解理,(6)断口 3根据矿物特性鉴定矿物,并描述正长石和斜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角闪石和辉石,云母和绿泥石的区别。掌握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准确无误定出常见造岩矿物

7、的名称;二、目的意义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则是由矿物组成我们要了解地壳的组成和演变即随之而来的地质现象,就必然首先要了解矿物。同时矿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矿物,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及工程建设服务。 三、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前,教师分组发放矿物标本,实验用的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观察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是由矿物自然晶体组合而成,晶体的形状很多,从矿物结晶的单体形态来说可分为两种:即单形和聚形。聚形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形所组成的晶形,其种类繁多。而单形晶体目前发现的只有47种(见图1),矿物晶体的外

8、形主要由矿物生长环境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矿物常见的外形分为三类: 1一向延长的矿物;外形呈柱状、针状,如角闪石、辉石、石英等;2二向延长的矿物;外形呈片状,板状,如云母、正长石等3三向等长的矿物:外形呈粒状,块状。如黄铁矿,橄榄石等。(2)观察矿物的颜色 颜色时应看矿物的新鲜面,识别矿物固有的颜色,分清他色和假色。(3)察看矿物的光泽 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光的能力。按其强弱程度可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三大类,根据矿物复杂性还可细分,如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等。应注意有些矿物同时具有不同的光泽,如云母,一般为玻璃光泽,也常见珍珠光泽。石英晶体表面为玻璃光泽,而断

9、口表面又常呈油脂光泽。 (4)鉴别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能力。其硬度:比较固定,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以下列十种矿物作为鉴定矿物相对硬度的标准即摩氏硬度计: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在测定矿物硬度时用上述标准硬度的矿物与要测定的矿物进行(对刻)比较。其硬度是相对而言,如石英能刻划的一种矿物,而该矿物又能刻划正长石,则说明该矿物的硬度在67度之间。 (5)观察矿物的解理 结晶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叫解理。其裂开面称为解理面。解理面常与晶面平等,解理是结晶矿物特

10、有性能,不同的结晶矿物其解理性能均多有不同,根据矿物受力后裂开的难易程度,解理片的厚薄及解理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可将解理分成五级即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6)观察矿物的断口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裂开面,解理和断口互为消长;解理发育的矿物断口不发育,无解理的矿物则多出现断口。 (7)其次还可根据矿物的透明度,比重、韧性及放射性、吸水性、磁性等某些矿物特有的性质来鉴定矿。五、注意事项在测定矿物硬度时应选好晶面轻轻刻划即可,切记勿用矿物相互敲击。六、实验报告 学生提交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的实验报告一份(直接在下页填写)。报告应描述矿物的名称,化学成份,形

11、态,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主要特征,并从特征上区分正长石和斜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角闪石和辉石,云母和绿泥石 注: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的物理性质见课本P9表22。造 岩 矿 物 实 验 报 告实验日期_ _ 实验成绩_ _ 指导教师 编 号名称化学成分形 状颜 色光 泽硬 度解理、断口 其 它 特 征1白云石CaMgCO32菱面体,呈块状、粒状集合体白色玻璃光泽3.5-4解理完全硬度稍大,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2绿泥石Y3Z4O10(OH)2Y3(OH)6单斜晶体,板状 浅绿色玻璃光泽2-2.5一向最完全解理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有特征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3方解石CaCO3块状

12、乳白色玻璃光泽3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4云母XY2-3Z4O10(OH)2片状浅灰玻璃光泽2-3具一组极完全的平行底面解理薄片富弹性,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耐火性实验二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一、实验内容、要求 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与构造,分析岩石的矿物组成;对典型岩石进行鉴定和描述,掌握观察的方法、步骤。 根据岩层产状及岩石的结构、构造区分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再根据矿物颜色,晶形及外表物理特征确定几个主要及次要矿物,视其百分比含量定出岩石的名称。二、目的意义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矿物组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是自然生成的产物。认识、鉴别岩浆岩,掌握它内在的

13、、复杂的规律性,以利于分析它们的地质意义及工程性质。 三、仪器设备 常见岩浆岩标本一套,岩浆岩分类鉴定表格挂图一张、小刀,放大镜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前,教师分组发放岩浆岩标本,放大镜、小刀等实验工具。 五、实验步骤 (1)描述岩石的颜色 岩浆岩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含量的相对比例。因此描述时应从岩石的总体颜色进行描述,如灰白色、棕黄色,黑绿色等。同时应注意区分风化面和新鲜面的颜色。 (2)描述岩石的矿物成分 能用肉眼辨认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并分别估计其百分比含量主要矿物的性质、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等应作详细描述,次要矿物作简单描述。 (3)描述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首先描述岩层的产状,结构是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或者是粗粒,中粒还是细粒;构造上是块状、气孔状或杏仁状等。其次描述气孔的大小、多少、外形、矿物排列的方向等。 (4)岩石定名 在肉眼鉴定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的基本名称;一般在基本名称前面加上颜色,结构特征,如:肉红色中粒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