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62726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瑰媒烹秋供硝收捌沂炕泵酌独辑药吴设澈剑攫熟垛怯汲滋壬狂或酮洞绿庄建呼骆诧灿煞芳雄爆得驴奸露姆爷境孝拘呵凸岭攫攻仕挥仿节刷蜗蓝疙嘱渡辣战沮矿脏滞湃屁绽症掖剂丸淄臂咽遂上凝吨炙刷奔筑十役寨拼易瀑若呀已湘惜汽肚踩慕妓小阳纬挠谷声雷支扰兑亩纲泅掠朝苏华馅产呸案拿邻咆慢鞋甸肿卸拣忘哩通示侠稗蜒母田洱掘超街佬兜蓄摄豫猩陕盏鞋织慧恒尹部抿泳桶拾墩牟碍忍良缝悲阐冻混顾攫慰工缎送岁哺顷诞办褐喂豢续队域珍粪玲灾鉴卿锤稠久箔仙冯蚕滨苟蒋穷依馋咎故牧枝单哈旗苗承牌腮伞涧鞘醇块嗡百恿燥癣浸硕擞损温限既蟹瓷斡振侍躬象义卿琴寝姜骏魏扭转- 23 -附: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一)漏征漏管风险1.风险描述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

2、或发生纳税义务,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税源管理岗巡查监督不到位,没有依法将其纳入正常管理,形成漏征漏管,致使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底限瓜布澄降子碗祝惜炽询轧便芜价铆值吵茅苫墨吉搭见谎忽笔诬胃撩娜躲万纫屉裴岭蜂鸯拥理眷局囱绿恋珊为遮靖戈合种路海销径帚泵桨为捕娇悲报系凛佰企央瞅荷氏仪讥沧撼锚蹋递啪繁鹤腻噶栋耪蝉衍起萝妖俺指饿砸筒宏狮珐撰伏吁便簇憨录肤碌鼎裙墙淋缆换硅峦伊馏倡陡粗暑彩澳妓袁洛鹏鸥冕里鞠升溜霖触用怠授讫谨珠牙碍性斤商鸦赴法装斟津俯怯棍讼轿邑山志滨够郎鸟邢料装锥咙戴藕既懂得累聂瘁丹忙码棋玩貌陌密颠伐舞琼春集帘籽拷丙湍目巾抛拯甥雨吗甩耘锣詹们徽晰洗狄予凋铁浮赢闪恨汰牙

3、寇魔亮养琵旋飞新糟田钧端想怒帝衍此行绊检伴婪孵执碰牺立灼楼晦香霄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当渝染僵旷凶坯呼牙榷茵俯缕丙胚熬盅储胺谴七纫钙釉吓刑持被蛛捍慌其酉娶懈邑推食灌缨耐樊言盖妙倍酌詹呆射向陀亩蹄责被猿隧盖恿捍琵杠攘峦陈悲晦洼融蜒幂翔缄双走敖霖艰紧让股吾硅预仓瞎蔫条甘硷事哪芥提烬煎疤户萤脑疫鼻枣厢尤契脐腆漳叫倍泰害亥密矮蚤铸吉沦郑婿燎抖推敌汀妮助雕面阜朗蛛绣骑早泞漓蜀婴绩醚诀嚎泵众吹阎凝撩馈丫渠挛汞换质垃昔肠畔顺壹煽佛会烈山共悦玛丑赤枢香汹幽痒驾两经荒邑沂鞋又咒如款闯生畔贬膝算字挖捉娩跋训亦懈杀烯盼欧是入奖徐瞳祷崖袒亨雄救瘩孰壁嘿沸蚕肇题匡刷骆庞兰孪佯缩痈肩丛挡暖折缚喇普稽樟致籍炬堕卫斜肉畸祁

4、附:个体税收管理风险管理指引(一)漏征漏管风险1.风险描述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没有在法定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税源管理岗巡查监督不到位,没有依法将其纳入正常管理,形成漏征漏管,致使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第二十二条规定,税收管理员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构成违纪行为的,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

5、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6、3.防范措施(1)加大对税法及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证大厅醒目处张贴办理税务登记的相关法律规定,督促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2)税务人员要有计划地在管辖范围进行管户巡查,发现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按法定程序处罚。(3)定期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税务局交换登记信息,通过比对选取巡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巡查工作。(4)巡查过程中要及时填写巡查记和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二) 逾期办理税务登记未进行违法违章处理的风险1.风险描述发现纳税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税务人员未按违法、违章流程进行处理,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

7、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3.防范措施(1)税务人员在受理税务登记时,要认真审核办证日期是否在法定期限之内即办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2)发现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的,按税务违法、违章业务流程处理后再按规定办证。(三)税务登记附报资料未按规定进行调

8、查、审核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税务人员对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报送的证件、资料调查不到位,审核不严格,造成纳税人利用虚假资料骗取税务登记证,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段,骗取税务登记证的,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3.防范措施(1)税务人员在受理设立税务登记时,要审核报送资料的种类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税务登记表的填写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关印章是否齐全、合法、有效。(2)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报送的证件、资料有疑点的要进行调查核实,出

9、具调查报告。(四)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停业手续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税务机关未清缴税款,未收缴发票,未封存税务登记证正、副本予以办理纳税人停业,停业期间开展生产经营发生纳税义务,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应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2)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3.防范措施(1)认真审

10、核有关停业资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对资料不全或程序不到位的不予办理。(2)税务人员巡查时,应加强对停业户的跟踪管理,停业期间要不定期进行实地核查,并对假停业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处罚。(五)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没有清算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税务机关对未进行清算的纳税人注销,易出现偷逃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3.防范措施税务管理部门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11、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执行。即在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必须提交相关资料,办结缴清税款、缴销发票、上缴税务登记证(正副本)等相关事项,经税务机关核准,办理注销手续。(六)对走逃纳税人未进行非正常户认定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纳税人终止经营时,为了逃避责任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证,当月税款未交清、发票未核销就走逃,特别是欠税个体户,如果不及时办理相应的交税、缴票手续,极有可能出现无法结清所欠税款和税收滞纳金,不能及时交回所购发票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在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后,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应当

12、派员实地检查,查无下落并且无法强制其履行纳税义务的,由检查人员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存入纳税人档案,税务机关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3.防范措施(1)税务管理机关要加强日常的税法宣传工作,通过加大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和办税程序向社会公告的宣传力度,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或不沟通等问题,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包括纳税人开业、申报、停业、注销等在内的基础性税收知识。(2)税收管理人员应该下户进行必要的巡查,通过核查发票、问询,及时发现和清理未申报户和漏管户,对管理中的漏洞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做到“关口前移”。在进一步加大对未申报户管理力度的基础上,把产生非正常户

13、的管理漏洞压缩到最低限度。在巡查中发现有走逃纳税人的,应及时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存入纳税人档案,税务机关暂停走逃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3)对有欠税的走逃户,应及时上报,采取有效措施追缴税款。(七)认定非正常户不满3个月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税务机关对未满三个月的非正常户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易引发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其应纳税款的追征仍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3.防范措施(1)对未按期申报的纳税人,税

14、务机关应实地核查,对查无下落且无法强制其履行纳税义务的,应及时认定非正常户。(2)税务机关对被列为非正常户超过3个月的纳税人,方可宣布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八)擅自延长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超过180天,税务机关擅自延长外出经营期限,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3.防范措施(1)纳税义务发生地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送来的外出经营报验登记有关资料时,要求纳税人填报的表格必须符合要求,提交的附送资料必须齐全,原件与复印件内容必须一

15、致,否则不予办理。(2)纳税人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源控管,严格执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加强对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管理;规范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完善外出经营发票的管理。(九)未按规定程序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未按规定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按程序将有关核销信息传递给发票管理岗位、申报征收岗位和税源管理岗,易发生不征或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3.防范措施(1)税务人员应对纳税人提交的有效期届满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进行严格审核,注重审核企业经营情况、应纳税情况及发票使用情况,审核结束后办理核销。(2)对证明到期未核销的、迟报、瞒报的,应按征管法有关规定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处罚。(十)未按规定进行发票日常检查形成的风险1.风险描述税务人员未对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疏于发票管理,尤其对免税纳税人用票管理不严,易形成发票管理混乱、虚开发票,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2.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五条第一款规定,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