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6235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培训感悟 听了宋振杰老师管理者的国学修养课程,感受很深。两天的课程中,宋振杰老师深厚的国学功底、融会贯通的思想观点、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参训的所有人员深受启发。宋振杰老师认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哲学思想,已经广泛地融入了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思想与性格之中,成为了集体潜意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哲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企业管理的层面来讲,中华文化属于“道”的管理哲学层面,而西方管理方法则属于“术”的管理科学层面。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跳出单纯的经济学、管理学的象牙之塔,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吸取博大精深的

2、中华文化精髓的营养,才能够“以道御术”,融通中西,强身健体,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使命与梦想。宋振杰老师从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法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兵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国学智慧与管理者的自我修炼、国学智慧与团队领导等六大模块,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下面,我仅就儒家“为政以德”与“以人为本”管理谈一点体会。孔子为管理者描绘了一幅令人激动与向往的管理图景“众星捧月图”,他说: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以德行来治理天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为政以德”,是说

3、管理者应该以道德管理和领导他的下属,就是所极力倡导的“德治”。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主要有两种治理方式,一是法治,一是德治。而德治的前提是领导者本人品德的影响力,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勤勉修德,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他的下属和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归向他,拥护他。钱穆先生评价说:孔子谓作政治领袖,主要在其德性,在其一己之品德,为一切领导之主动。即如前道千乘之国章,亦即为政以德。唯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非无为。朱熹认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在领导者德行的感召下,百姓和下属就会像群星环绕着北极星那样,领导者指明方向,无为而治,老百姓倾心追随,竭尽所能,则天下大治

4、。正如后人评述的那样:“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孔子为各级统治者和当权者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德治图景,也重点强调了德行修炼对于每一位领导者的重要意义。这需要每一个领导者认真思考,自己将如何修德养善,提升自己的德行公信力与影响力,在追求自我人格至善的过程中,达到管理与领导的至善境界,造福于民。孔子还比较了德治与法治的后果以及影响:子曰:“道(d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第二)孔子说:“用行政命令去督导,用刑法去约束,老百姓只是为了求得免于受到惩罚而听从,但是却没有羞耻之心;用

5、德行教化,用礼制去规范,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能够自觉认同而归服。”“道”同“导”,引导,领导,督导。在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提出了管理者的两个层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是低级的领导层次。领导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只知道发号施令,动辄严刑峻法,下属个个噤若寒蝉,唯唯诺诺,只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被动应付,没有一点进取心、羞耻心和主动性,其领导的效率和绩效自然可想而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高级的领导层次。德是顺应人性的善行,礼是人际行为的规范。领导者发挥德行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引导潜藏在下属心中向善的力量,真情换来真情,尊重换来尊重,下属就会找到久违的自尊、自爱与自强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向

6、善行看齐,比学赶超,万众一心,排山倒海,战无不胜。通过对政、刑、德、礼四种统治手段的比较,孔子指出,政令的引导、刑罚的制裁,都只起暂时作用,因为人没有羞耻心,不能约束自我;道德的引导、礼仪的规范,却可以使被管理者产生羞耻心,而自觉服从管理。由此可见,在刑治与德治中孔子首选德治,是因为他认为“德”能治本,而“刑”仅治表。可以看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管理方法是短期的、急功近利的、治标不治本的;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管理方法则是长远的、治本的。当然,现实中的领导并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孔子所强调的是,德行教化与礼制规范应当作为领导者首选的领导原则,而且始终不渝地追求德治的领导境界。针对不同的

7、时空与人文的环境,领导者应当谨慎权衡德治与法治的利弊得失,而调整自己的领导方略。子曰:“知(zh)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靠才智获得百姓的支持,如果仁德不能影响他们,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才智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仁德可以影响他们,如果不用庄重的态度来治理,百姓就不会恭敬谨慎;靠才智获得百姓的支持,仁德可以影响他们,用庄重的态度治理他们,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还是不完善的。”宋振杰老师说,这一章里的十一个“之”字,应该理解为百姓,或者指管理者的下属或身边的人。可见,

8、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修养自身的仁德、端正与民的态度,遵守共同的准则,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充分尊重、信任和支持。不认的话即使得到一些支持也是不长久的。子曰:“道(do)千乘(sh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孔子说:“治理一个诸侯国,慎重、敬畏地处理政务,恪守信用,节约支出而又爱护人民,差事老百姓的时候要选择农闲的时候。”孔子在这里指出了统治、领导与管理的三原则。首先,管理者要“敬事而信”,正所谓“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也就是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态度端正,才能为下属做好榜样,发挥正面积极的影响力;其次,节约费用开支,珍

9、惜大家的劳动成果,爱护关心下属;第三,尊重自然和工作规律,尊重下属和民众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样就会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赖。在这三个管理原则中,管理者“敬事而信”的工作态度与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而且,孔子也看到了领导者德行的导向作用: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季康子请教如何为政,问道:“如果杀掉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亲近修德行善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何必要杀人呢?只要您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为政者的品德像风一样,老百姓的品德像草一样,风向哪边吹

10、,草向哪边倒。”孔子主张,领导者要用自己的德行去教化民众,感化民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领导者好德,则下属自然也会效法。如钱穆先生评注:“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者必君子。其人之品德随人转移不能自立者必小人。是则教育与政治同理。世风败坏,其责任亦在君子,不在小人。”只有实行德治,才能“近悦远来”: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第十三)叶公请教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这就是管理与领导的最高境界。宋振杰老师课程中的很多精彩观点我是闻所未闻,而且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加深了对管理者自身责任、修养的重视。只有“为政以德”,持续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品质与能力,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与领导,进而提升领导力,获得竞争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