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6202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题解关键词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贬官永州司马;后为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齐名;其散文长于论说、传记、寓言和游记几类;以雄深雅健、峻洁峭拔闻名;有柳河东集。内容提示 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人生感悟寄寓于山水厅堂的记叙之中,这是柳宗元游记文的特色.本文也是如此,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去描写厅堂之新奇与自然山水之美丽,而是在记堂写景之中抒写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作文贵在命题立意。立意深则文章义蕴深厚。此文记“新堂,但并不局限于此,作者将这一人文景观作为基点,笔意纵横,从自然写到社会,最后归结到清廉之仁政。这样,一篇原本为记堂的普通文章就成

2、了“文以明道”的典范作品. 本文虽然是为“明道而作,但作者的写景技巧依然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文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课文背景 本文作于元和七年(8)。 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但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热心于政治,唐顺宗永贞元年(85),他在朝任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主张改革朝廷的种种弊政.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强大和顽固,永贞革新好景不长.随着唐顺宗被迫退位,宪宗临政,革新人物便全面受到迫害。柳宗元亦不例外,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谪居生活,进入了政治上的失意时期。 永州在今湖南永州市,唐朝时这里还属蛮荒之地,周围山环水绕,人迹

3、罕至。柳宗元被贬永州后,虽然心情抑郁而苦闷,但仍然属意于政治。他在这时写下的一系列游记,往往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他那愤世嫉俗的心情,托意深远,为人称道.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层次结构第一段:总冒-先放后收,虚而不虚,实而不实,构成悬念。第二段:写景-先自然后人文,先荒芜后治理,形成对比之势.第三段:议论先借人议论后直抒己见,兼有具体委婉与概括明了 之笔。 思想内容 柳宗元的山水厅堂之记往往从思想方面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本文“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等思想观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艺术特色一、即事生议,以小见大,“文以明道”. 二、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

4、确传神. 三、结构缜密,前后照应,神凝形聚. (1)“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出自窗体顶端 A.刘向说苑政理 B桓宽盐铁论疾贪 C.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窗体底端(2)谁说柳宗元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 窗体顶端 .韩愈 B.苏轼 C.苏辙 。曾巩窗体底端()段太尉逸事状是谁的作品? 窗体顶端 A.韩愈 。柳宗元 C。苏轼 。曾巩窗体底端(4)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作于 窗体顶端 A。贞元九年 B。永贞元年 。元和七年 D.元和十年 窗体底端(5)提出“文者以明道”这一写作原则的作家是 窗体顶端 A.韩愈B。柳宗元 C。苏轼 D曾巩 (1)柳宗元字 。(2)柳宗元之文与 齐名,并称“韩柳”。(3)柳子厚墓志铭是 写的.(4)柳宗元有 集传世。(5)“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的“大是指文中所说的 、“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等大道理。(1)子厚(2)韩愈(3)韩愈(4)“唐故柳州刺史柳君”(或“柳河东”,或“柳宗元”)()“因俗而成化” 窗体底端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