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56193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探究内容概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新课改中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主题词: 教学行为 教学方式 学习行为 学习方式一、 新课标对教师教

2、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是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英语教学的总要求,尽快转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落后世界英语教学水平的现状,使我国英语教学能适应新形势,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培养更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外语人才而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旨在尽快改变外语教学现状,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一)新课标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新要求。A、更新观念。重视英语教学新理论的学习,用新理论指导教学行为,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吸收新知识和新经验,注重其他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B、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与教学的实际对象(教材、学生等)相适应,积极探索改变和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新途径。教师

3、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正确借助辅助工具,二是其教学行为重点在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充分重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不能重过程轻结果,也不能轻结果重过程。C、要将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 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来提高学生能力,使之相得益彰、教学相长。 (二)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行为提出的新要求。A、努力培养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B、注重自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以及交际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C、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D、学会综合运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E、在英语学习中,要

4、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二、新课改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教育者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完全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知识课程改革的发展

5、要求,教育观念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做到:(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3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瞄准亮点,激疑引思。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

7、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3、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4、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

8、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

9、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堂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1、自主学习(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

10、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每次讲授新课前,能够让部分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情景对话,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对上节内容复习巩固,为下节铺路搭桥,效果很好。每节课都有学生进行表演,方式

11、、口味不同,学生愿意听,容易懂。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成才。对所学知识也加深了印象,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忘记,学生反应这种方法很好。并且人人在班级中都能找到个合适的位置,人人都坚信:我能行,我学英语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建构学生为主

12、体的课堂教学,经常尝试与学生互换角色,以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设置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快乐和欢笑充满课堂,给学生创设愉快、自由、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掌握信息技术带来的成功喜悦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被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所折服,使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学科强大魅力所决定了在新课改下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让教师轻松的教,学生快乐地学,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快乐教学法”的真谛。 参考文献:1、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 王磊译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社.2、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 潘亚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