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6052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一般来说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由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间及工作区设备安装等4部分组成。1、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建筑物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范围,主要是从设备间到建筑物各个楼层配 线架之间的主干路由上所有缆线的施工。 它的施工环境全部在室内,且在建筑中 已有电缆竖井或专用房间等客观条件。因此,现场环境的施工条件较室外要好。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所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必有的组成部分,它和建筑和室内其它管线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必须加强和有关单位协作配合, 互 相协调,以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所有缆线敷设和安装顺利进行,且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因本项目只设一个

2、配线间,因此主干子系统也即为水平子系统的垂 直部分。1)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基本要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条数较多, 且路由集中,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 重要骨干线路。因此,在安装敷设前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以保证敷设缆线的施工质量。a)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敷设缆线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 图纸进行核对,尤其是对主干路由中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起 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要重点复核,如有疑问量,应及早和设计单位和主管建设 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程开展,影响施工进度。b)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已运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

3、其内 容有缆线的型号、规格、长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端 正和正确,以便按施工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c)为了减少缆线承受的拉力和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生扭绞现象,在布放缆线前,应制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合格牵引端头和连接装置, 把它装在缆线的 牵引端。由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一般长度为几十米,应以人工牵引方法为主。为了保证缆线本身不受损伤,在缆线敷设时,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 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在牵引过程中为防止缆线被拖、蹭、刮、 磨等损伤,应均匀设置吊挂或支承的支持物间距不应大于 1.5m,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定。d)在缆线布放过程中,缆线不应产生扭绞

4、或打圈等有可能影响缆线本身质 量的现象。缆线布放后,应平直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不应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挤 压或遭受损伤而产生障碍隐患。e)在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时,需要相应的支承固定件和保护 措施,这就是支撑保护方式。它对主干缆线的安全运行起着保证作用,它是极为 重要的环节。为此,在建筑内的电缆竖井和上升房中设有暗敷管路、槽道(包括 桥架)等装置,以便敷设主干缆线。2)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敷设是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它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有效使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这里介绍在敷设缆线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电缆敷设的施工方式目前,在建筑中的电缆竖井或上升房内敷设

5、电缆有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由建筑的高层向低层敷设,利用电缆本身自重的有利条件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另一种是由低层向高层敷设,将电缆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这两种施工方式虽然仅 是敷设方向不同,但差别较大,向下垂放远比向上牵引简便、容易、减少劳动工 时和劳力消耗,且加快施工进度;相反,向上牵引费时费工,困难较多。因此, 通常采用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只有在电缆搬运到高层确有很大困难时, 才采用 由下向上牵引的施工方式。在电缆敷设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向下垂放电缆的施工方式,应将电缆搬到建筑的顶层。电缆由高层向低层垂放,要求每个楼层有人引导下垂和观察敷设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解决敷设中的问题。b)为了防止

6、电缆洞孔或管孔的边缘不光滑,磨破电缆的外护套,应在洞孔中放置一个塑料保护槽,以便保护。c)在向下垂放电缆的过程中,要求敷设的速度适中,不宜过快,使电缆从 电缆盘中慢速放下垂直进入洞孔。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都应将经过本楼层的电缆 徐徐引导到下一个楼层的洞孔,直到电缆逐层布放到要求的楼层为止。 并要在统 一指挥下宣布敷设完毕后各个楼层的施工人员才将电缆绑扎固定。d)如果各个楼层不是预留直径较小的洞孔,而是大的洞孔或通槽,这时不需使用保护装置,应采用滑车轮的装置,将它安装在建筑的顶层,用绳索固定在 洞孔或槽口中央,然后电缆通过滑车轮向下垂放。e)向上牵引电缆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电动牵引绞车,电动牵引绞车

7、的型号 和性能应根据牵引电缆的重量来选择。其施工顺序是由建筑的顶层下垂一条布放 牵引拉绳,其强度应足以牵引电缆的所有重量(电缆长度为顶层到最底楼层楼 层),将电缆牵引端和拉绳连接妥当。启动绞车,慢慢速将电缆逐层向上牵引, 直到电缆引到顶层,电缆应预留一定长度,才停止绞车。此外,各个楼层必须采 取加固措施将电缆绑扎牢固,以便连接。f)电缆布放时应一定冗余量,在交接间或设备间内,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主干电缆的最小曲率半径应至少是电缆外径的 10倍,以便缆线的连接和 今后维护检修时使用。电缆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和固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常采用槽道或桥架敷设, 尤其是电缆条数多而集中的干 线通

8、道的交接间内。在电缆槽道或桥架上敷设电缆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a)电缆在桥架或敞开式的槽道内敷设时,为了使电缆布置牢靠和美观整齐, 应采取稳妥的固定绑扎措施。如是在水平装设的桥架内敷设,应在电缆的首端、 尾端、转弯处及每间隔3-5m处进行固定:如是在垂直装设的桥架内敷设时,应 在电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进行固定.具体固定方法有用专制的塑料电缆扎 在桥架或敞开式槽道内的支架上b)电缆在封闭式的槽道内敷设时,要求在槽道内缆线均应平齐顺直,排列有 序,尽量互相不重叠或不交叉,缆线在槽道内不应溢出,影响槽道盖盖合.在缆线 进行出槽道的部位或转变处绑扎固定。 如槽道是垂直装设时,槽道内的缆线应采

9、取每间隔1.5m处将缆线固定绑扎在槽道内的支架上,以保持整齐美观。c)在桥架槽道内的缆线绑扎固定时,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以示区别,也便于维护检查。例如4对对绞线对称电缆以24根为束; 25对或25对以上的主干对绞线对称电缆或光缆及信号电缆可分束捆扎。绑扎的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扎间距应均匀一致,绑扎松紧适度。2、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虽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但它具有面最W广、量最大、具体情况多而复杂等特点,涉及的施工范围几乎遍及建筑中所有角 落。由于建筑中的施工环境有所不同,其缆线的敷设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敷 设缆线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

10、际条件来考虑电缆施工方法。由于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中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式,不可能完全符合施工环境的实际要求,这是因为在建筑物内,各种管线设备和内部装修等 各项工程施工中,必然会有所改变,使设计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产生差异或脱节, 这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就要求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施工, 更要注意按实际 情况来解决问题。水平子系统示意图本项目中水平布线子系统大部分在走廊、 办公室等,根据实际情况,大部分 水平子系统需要明槽暗管敷设方式来施工,具体采取何种方式需根据现场情况确 定,下面介绍一下各种方式的施工方法。目前,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建筑方式有预埋或明敷管路或槽道等几种, 这 些装置又

11、分别有在天花板(或吊项)内、地板下和墙壁中以及它们3种混合组合 式。现分别在下面叙述。天花板内(或吊项内)的布线在天花板或吊项内的布线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即装设槽道和不设槽道 两种方法。装设槽道布线方法是在天花板内(或吊顶内),利用悬吊支撑物装置槽道或 桥架,这种方法对吊顶会增加较大重量, 电缆直接敷设在槽道中,缆线布置整齐 有序,有利于施工和维护检修,也便于今后扩建或调整线路。不装设槽道布线方法是利用天花板内或吊顶内的支撑柱(如丁形钩、吊索等支撑物),来支撑和固定缆线。这种方案不需装设槽道,它是适用于缆线条数较 少的楼层,因电缆的重量较轻,可以减少吊项所负担的重量,使吊项的建筑结构简单

12、,减少工程费用。在天花板或吊项内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具体要求: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确定在天花板或吊项内的电缆路由。 为此,应在现场将电缆路由经过的有关天花板或吊项每块活动镶板(并有检查作用)推开,详细检查吊项内的净空间距,有无影响敷设电缆的障碍,如有槽道或 桥架装置,是否安装正确和牢固可靠,吊项安装的稳定牢固程度等,如检查后, 确未发现总是才能敷设缆线。不论天花板或吊项内是否装设槽道或桥架, 电缆敷设均采用人工牵引。单根 大对数电缆可以直接牵引,不需拉绳;如果是多根小对数的缆线(如4对对绞线 电缆)时,庆采取组成缆束,用拉强在天花板或吊顶内牵引敷设。如缆束较长、 缆线根数多、重量

13、较大,可在路由中间设置专人负责照料或帮助牵引,以减少牵引人力和可以防止电缆在牵引中受损。为了防止距离较长的电缆在牵引过程中发生被磨、刮、蹭、拖等损伤,可在 缆线进天花板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以及中间增设保护措施和支承装置。在牵引缆线时,牵引速度宜慢速,不宜猛拉紧拽,如发生缆线被障碍物绊住, 应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后再继续牵引,必要时,可将缆线拉回重新牵引。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在天花板或吊顶内敷设后, 需将缆线穿放在预埋墙壁 或墙柱中的管路中,向下牵引至安装通信引出端(或称住处插座)的洞孔处缆线 根数较少,且线对数不多的情况可直接穿放,如果缆线根数较多,可采用牵引绳拉放到安装通信引出端处,以便连接,缆线

14、在工人区处应适当预留长度, 一般 为 0.3-0.6m.。地板下的布线方法目前,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采有的地板下水平布线方法较多,有在地板下或楼板上的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布线方法中除有原有建筑在楼板上面直接敷设导管 布线方法不设地板外,其它类型的布线方法都是设有固定地板或活动地板。 因此, 这些布线都是比较隐蔽美观,安全方便,例如新建建筑主要有地板下预埋管路布 线法、蜂窜状地板布线法和地面线槽布线法(线槽埋放在垫层中),它们的管路或线槽,甚至利用地板结构都是在楼层的楼板中,和建筑同时建成的。此外,在 新建或原有建筑的楼板上(固定或活动地板下)主要有地板下管道布线法和高架地板布线法由于上述各种布线方

15、法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在施工前必须对它们充分了解其 技术要求,施工难点,并拟订具体施工程序,尤其是工程中采用的由线方法。在敷设缆线前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采用的布线方法和现场实际进行较 核,了解布线系统和缆线路由,对于预埋的管路和线槽必须核查有无可能施工的 具体条件(如在预埋的管路和线槽中有无牵引线绳或铁丝)。在原有建筑或没有预埋敷管或线槽的新建建筑中, 在施工前应根据该建筑的 图纸进行核查,主要是建筑的楼层高度、楼板结构和内部各种管线系统的分布等 内容,这些情况必须弄清,以便根据调查拟定采用相应的要板布线方法, 例如在 没有预埋管路和线槽的新建建筑时, 可以结合其内部装修同时施工,利用装设活

16、动地板或踢脚板等装饰条件敷设缆缆线。 这样,可以便于敷设施工,又不影响建 筑内部环境美观。地板下布线的具体要求:在采用地板中预埋管路或线槽的布线方法和在楼层地板上面(固定或活动地 板的下面)的布线方法时,都需注意以下具体要求,以保证布线质量,有利于今 后使用和维护。不论在楼板中或楼板上敷设的各种地板下布线方法, 除选择缆线的路由应短 捷平直、装设位置安全稳定以及安装附件结构简单外,更要便于今后维护检修和 有利于扩建改建。敷设缆线的路由和位置应尽量远离电力、 给水和煤气等管线设施,以免遭受 这些管线的危害而影响通信质量。 为此,对于它们之间的最小净距和建筑主干布 线子系统中的缆线要求相同。在布线系统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