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6052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怀念--袁文静-副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怀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初中语文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怀念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首先我要说的是教材分析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作者史铁生。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但对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认识不足。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无私的母爱,这也是本课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并运用抓住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这也是本课的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克服苦难,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三、教法学法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特设计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此,我特制定以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上课之初,我首先播放视频暴走妈妈,然后我将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 她感动了

3、你我,也感动了全中国。 这节课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下面就走进秋天的怀念,走进史铁生和他母亲的别样人生, 感悟母子亲情!”此时我将板书课题及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 同时圈画出生字难词, 之后查找工具书, 同桌交流解决。在此基础上用多媒体出示字词,如“瘫痪” 、 “暴怒”等,采用指名读、接龙读并纠错再齐读的形式,为课文学习扫清文字障碍。然后我将播放课文录音,请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待学生交流后, 我明确: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 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地怀念。(板书:母亲、我)这一环节既

4、引导学生积累了文章的重点字词, 又让学生感知了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理解概括的能力。(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细腻的语言品读是语文课堂的品味和品质之所在。 为了培养学生在语言材料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我决定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1. 文章中写了几次看花?看花表达了出什么情感?2. 体会“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的深刻内 涵。待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师生交流后,我明确。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 3 次看花。待学生交流后,我将引导赏析这句“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作者用 “

5、挡”字,体现了母亲不想让“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叶而伤感。“央求”去看菊花,是想让儿子散散心,好好活下去。“接下来我将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请学生分组讨论文中其他两处看花的句子,体会这份感人至深的母爱, 是母爱使他走出封闭的自己, 是母爱让他重拾生活的热情。(板书:爱)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和比赛读等多种方式通读课文, 待学生交流后,我明确: “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 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6、 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 几分顽强, 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 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儿子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结尾“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首尾呼应,表明“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 我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 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的活下去, 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作为对母亲的纪念。(板书:好好儿活)通过这样层层递进分析“好好儿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在本环节,我

7、先请学生谈谈收获, 在此基础上我梳理总结: 本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 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 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母爱是伟大的, 同时也是平凡细碎的, 有时是一句话, 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一个神态,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受之母爱而忽略了母爱, 学了这篇课文, 我们知道应该用心去感受母爱,理解母爱,珍惜母爱,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憾。现在就拿起你的笔,学习并运用本文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下母亲与你的点点滴滴。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巩固新知,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使之转化为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五、板书设计根据本课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爱母亲我怀念(好好活)采用这样的板书,精炼概况、主题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鞠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