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58736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请批评指教!有人说,生活处处皆哲学。吃是哲学、穿是哲学、用是哲学、思也是哲学,那么哲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已经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有所了解,然而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来谈谈对本框教材的理解,说一下教材、教法与学法。一、 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主要任务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分

2、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这为学生日后学习哲学诸问题作好了铺垫。弄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对厘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帮助甚大,有助于学生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1) 能力目标 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 觉悟目

3、标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二、 说教法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始终掌握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

4、识的掌握。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三、 说学法1. 学情分析1知

5、识起点: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哲学的起源、功能,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思维的特点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整合,举一反三。四、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

6、,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23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上节课知识点回顾: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思维的特点。导入新课: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

7、别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介绍一下思维和存在,或以物质与意识作为

8、代替,同时告诉学生,两个关系词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可以互换的。(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看法)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

9、)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看哪种主义是科学的)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

10、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MP3、MD,他们的脑里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他们的回答是这能吃的吗?总结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关于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解释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总结得出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

11、本问题(举例说明问题,吃饭的时候吃什么菜,学习计划与学习的实际等等)结合教材P10探究进行讲解举例:11月31日请全班同学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顿,之后再到卡拉OK唱通宵不切实际,因为11月并没有31日。(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4.

12、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5.布置作业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