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5846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期终检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的一项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与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2、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现3.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引起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活年代不同 B、使用工具不同 C、居住环境不同 D、居民人数不同4.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5.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下列各项制度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 )禅让制 世袭制 分封制 等级制A、 B、 C、 D、7.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3、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 A、耧车 B、铁农具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牛耕8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标出了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的国家,它应该是(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9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 A、楚 B、齐 C、晋 D、秦10.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于诸子百家中哪家的思想主张相似 ( )A、儒家 B、 法家 C、道家 D、墨家11. 2011年3月,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4、。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 )A、商代 甲骨文 B、商代 金文 C、西周 甲骨文 D、西周金文12. 有谚语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了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你知道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何时吗?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西周1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14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15中国历史上唯一一

5、个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东晋16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当时我国境内的哪一少数民族 ( ) A、羌 B、鲜卑 C、匈奴 D、氐17. 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18下列不是源于同一场战役的成语是 (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

6、0. 按照下列排列,祖冲之应属于的一类是 ( )A、孔子 B、 蔡伦 C、司马迁 D、管仲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21我国古代有许多名垂千古的著作。(1)战国末期的屈原代表作 ,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2)西汉司马迁的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东汉名医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4)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5)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22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的“人文初祖” _ 。(2)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_ 。(3)世界

7、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的发明者_ 。(4)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 _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政治家_ 。23.依据提示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_ 。(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战役是_ 。(3)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_ 。(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是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题14分,第25题12分,共26分)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着,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

8、通使”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的“天子”指谁?“通使”之事是派谁去完成的?(2分)(2)材料一中的“天子”是如何解决匈奴问题的?(2分) (3)指出材料二交通示意图名称及历史作用,(4分)材料一中的“通使”与该示意图的形成有何关系?(2分)(4)后来西汉政府在月氏人生活的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有效管辖?(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

9、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材料三: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胡人:主指少数民族)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当时的“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的原因是什么?(2分)这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什么关系?(2分)(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与材料三有关的北魏统治者是谁?(2分)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4分)四活动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6. 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研究中国政治制度,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的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识别图片(填序号):(2分) 图A 图B秦始皇是 孔子是(2)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哪些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6分)(3)秦始皇还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治统治?(2分)(4)孔子在思想上的突出成就有哪些?(4分)(5)通过以上探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对我国历史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6分)七年级历史(上)期终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BBDDA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DACACCB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