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总体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55845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总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路总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路总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路总体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路总体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总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总体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体设计1、概述云南水富至绥江公路位于昭通市北部,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8619” 网中的第一条联络线,也是昭通市公路交通发展规划两纵三横五连接线之第二 条纵向线,是云南省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干线 ,也是向家坝电站淹没区的还建工程 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云南省公路网和昭通市公路网 ,改善昭通市区域交通 运输条件,加强云、贵、川三省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文化交流,保证向家坝 电站的建设进度和移民搬迁、昭通市水利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路线全长81.52137公里,其中K0+000K10+800段已按三级公路标准 建成通车,K60+419.71K65+696.47段为绥江新县城段,根据工

2、可与初步设计批 复,K0+000K10+800段建设资金纳入本项目,K60+419.71K65+696.47段纳入绥 江新县城一并规划建设不纳入本项目,因此本项目的新建里程为 65.32137 公 里.序号起止里程等级长度m是否纳入本项目备注1K0+000K10+800三10800.00是已建成通车2K10+800K60+419.71-二二49721.48是本项目3K60+419.71 K65+696.47-二二5400.00否4K65+696.47K81+470.77-二二15599.89是本项目合计81521.371.1、任务依据1、本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与勘察设计合同.2、本项目的

3、工可报告、初设文件与相应批复.3、建设部建标200299 号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通知4、现行部颁标准、规范与规程等.5、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概预算编制办法、施 工图设计图表示例等. 6、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手册.1.2、测设经过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大纲,在充分研究初步 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与部颁标准、规定、规范,于 2009 年 7 月 15 日至 8 月 10 日,对路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调整,优化了路线平纵面 线形.并于 2009 年 8 月 15 日送院总工办进行了路

4、线方案初审.鉴于本项目的地形条件十分艰巨,我院于2009 年8 月中旬进场进行外业定测, 至 11 月上旬全部完成,共计测量主线 66 公里、优化路线方案12.3 公里、改移地 方道路 1.26 公里、新滩岔道 2.3 公里.2009 年 11 月 8 日13 日我院组织专家对 外业定测成果进行了验收,并对局部段落提出了改进性意见.1.3、标段划分与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本项目的业主意见与工程实际情况,本项目划分为 6 个合同段,内容包括 路基工程含服务区、停车区、养管所的场平土石方与连接线工程等、路面工 程、桥涵通道等土建工程与各种预埋件、预埋设施.合同段起止里程等级主线长度m岔道m备注1K10

5、+800K20+400-二二9702.942K20+400K27+926.97-二二7531.603K27+926.97K40+617.93-二二12685.162300新滩岔道4K40+617.93K51+790.40-二二11172.475K51+790.40K60+419.71-二二8629.316K65+696.47K81+470.77-二二15599.89合计65321.37本合同段为土建1合同,本合同段的重点工程为路基土石方.2、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本项目设计标准为: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起止桩号K13+600K19+500K54+800K60+10

6、0K10+800K13+600K19+500K54+800K60+100K60+419. 71K65+696. 4K81+470. 77对应合同段1、51、 2、 3、 4、 5、 6公路等级级二级二级设计速度Km/h4060路基宽度m101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公路一II级3、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等与技术标准、工程概况3.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本项目路线起点K10+800位于水富坝尾槽二高滩至坝尾槽K10+000,中间控 制点有邵家坪、碳溪沟、会仪、黄坪、石龙、新滩、石溪、小汶溪、大鹿溪、南 岸.路线全长65. 321.37公里.本合同起点K1

7、0+800位于水富坝尾槽与在建的高滩至坝尾槽相接,过李子湾、 班竹林、黑林子、吊儿咀、马鞍石域口、坳田包止点K20+400位于兔儿包东侧, 全长9. 70294公里.3. 2、沿线主要城镇、河流、铁路沿线主要城镇为向家坝镇,无规模河流,无铁路.3.3、技术标准与工程概况本合同设计速度为 60km/h (K10+800K13+600、K19+500K20+400、40 km/h (K13+600K19+500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均为10米;桥涵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一II级;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其它构造物与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l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

8、4s;本合同共设桥梁1422. 40m/10座,其中,大桥1312. 84m/8座,中桥109. 56m/2 座,小桥0m/0座;车行通道0m/0道,人行通道0m/0道,涵洞28加/23道;平交9处.4、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2009年10月1213日,省发改委对本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并下发了审 查意见.我院于1112月对初步设计文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上报后, 省发改委于2009年1月7日对本项目的初步设计下达了批复.1、批复同意我院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2、批复同意初步设计中拟定的公路等级与技术标准;3、批复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4、批复原则同意初步设计中提

9、出的路基路面、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 工程与沿线设施、地质勘察方案,但要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各工程方案进行优 化、完善.针对此要求,我院对初步设计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地详细调查结 果、地质资料、设计新理念以与本项目作为向家坝电站的还建公路和适当提高建 设要求的特殊定位要求,从总体设计、路线设计、工程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仔细 优化,着眼于保证路线顺适流畅、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高填深挖规 模与桥梁长度,降低特殊路基处治数量等,力求达到行车更舒适、工程更合理、造 价更节省的目的.5、其他问题执行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意见.5、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与其与公路

10、建设的关系5.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3 55, 104 00/,北纬28 35/28 40/,总地势为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控制明显,山脉走向、河流分布严格受构造的控制,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 向基本一致,主要呈东西向、北西向与北东向展布.区域内西部与西南部以山地为 主地形,地势陡峭崎岖,沟谷纵横,悬崖错叠;区域东部与北部地形相对开阔,地势 逐步过渡到四川盆地内,向东北部逐渐变为丘陵与平原.金沙江河流剧烈切割,河 谷谷坡陡峭,横向支流较多,河床坡度较大,河口入江处多为陡崖跌水,沟谷断崖 绝壁比比皆是.区域内大小河谷多呈V字型峡谷,

11、岸坡较陡,多在2530以上 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形成断崖陡坎,路线经过区域主要地形地貌为侵蚀剥蚀、侵蚀 堆积、侵蚀构造地形地貌.侵蚀堆积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与溪沟口部位,地层岩性主要以冲 洪积碎石土、块石土、砂卵砾石土为主.侵蚀剥蚀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金沙江谷坡地段,表层上覆残坡积地层,自 然坡度一般均在30以上,陡坎林立,陡坎外多崩塌堆积体、陡坎多为危岩.侵蚀构造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中高山之上,海拔标高一般5001800米.5.2、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区内构造复杂,几乎各种构造体系都有,其中以东西向构造体系较为突出, 区内新构造运动是大面积的抬升,而且西部较东部的抬升幅度大.1、建设的二级

12、公路位于金沙江右岸的谷坡上,大部分路线位于陡坡悬崖上, 少量位于缓坡基座阶地上.沿江悬崖下发育大量的崩塌堆积体、滑坡体,危岩发育 地段比较多;向家坝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波动势必引起滑坡、崩塌体产生复活, 加剧下滑,同时造成危岩大量崩塌,这些不良因素对于拟建二级公路桥梁和路基 将产生后期病患危害,建议施工阶段注意监测,采取一定的加固防范措施,将可能 出现的病害降低,尤其是大桥位置的滑坡、崩塌体、危岩等应在施工阶段认真加 以防治.沿线缓坡基座阶地上局部地下水比较丰富,容易形成沟谷软土,但是发育 规模不大,厚度一般0. 5 1. 4米不等,主要考虑加强路基底部横向排水处理.2、路线沿线基岩岩性以泥岩

13、、泥质粉砂岩、砂岩、灰岩、泥灰岩地层为主. 岩石构造作用、风化作用强烈,陡崖地段易发生危岩崩塌,斜坡段边坡易产生顺层 滑坡.碎石土、含碎石粉质黏土等土层胶结较松散,斜坡开挖后易产生工后滑坡、 边坡易失稳现象.本区域发育的泥岩、泥质粉砂岩红层将对本项目产生极为不 利影响,施工过程中可以参照以往云南公路中取得成功经验加以应对,主要是提 前加强路基周围排水,避开雨季施工,加强支挡工程措施.3、路线多展布于滇中红层软岩区,对滑坡体、顺层边坡地段等需作特殊 设计处理.沿线深路堑边坡宜根据地质情况设置防护工程,高填路基宜加强支挡 与地下排水.4、路线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危岩、软弱土体

14、等. 应加强工程处理措施设计.5.3、工程地质评价1、起点 K10+800K13+900该段路线所经区域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中统砂溪组J2s紫红、暗紫色粉砂 质泥岩夹砂岩;第四系残坡积层零星覆盖于基岩之上,在缓坡凹地处发育一定的 沟谷软土,主要为粉质黏土含角砾碎石,结构松散,物质成份不均匀,厚度不大 13米,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于金沙江河谷阶地上,主要为粉质黏土、碎石土, 厚度不均,局部地下水丰富地段发育软土,本段查明软弱土 7段,但规模不大,软弱 土厚度一般0. 51. 4米不等.该段路线位于金沙江右岸基座阶地上地形相对开阔 平缓,总体上填挖不太大,深挖高填不大.本段软基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段

15、 工程地质条件基本良好.2、 K13+900K22+100 段该段路线所经区域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砂溪组J2s、自流井组Jlz,岩性 为紫红、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红层地层发育较多;第四系残坡积层以崩塌堆积 为主,主要为块石含角砾碎石、粉质黏土,结构松散,物质成份不均匀,厚度变化极大. 下伏基岩多呈强风化状,岩体破碎,边坡稳定性差,岩堆崩塌发育.本段工程地质 条件一般.3、 K22+100K24+200 段该段路线所经区域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砂溪组J2s、自流井组Jlz,岩性 为紫红、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红层地层发育较多;第四系残坡积层以崩塌堆积 为主,主要为块石含角砾碎石、粉质黏土,结构松散,物质成份不均匀,厚度变化极大, 第四系冲洪积层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