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注射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55720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注射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动注射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动注射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动注射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动注射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注射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注射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流动注射的进展传统化学实验操作是通过滴管、移液管或药勺等器材,手动移取试验品混合到烧杯或锥形瓶等容器中,然后将其进展反响。此过程是在物理平衡下进展的完全反响。且仪器的调整、维护和使用需要操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因此后来有化学家提出了一种能在非平衡状态下,将上述实验操作综合到一个实验装置中进展的方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它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在非平衡状态下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由于它在混合过程与反响时间中的高度重现性,使它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设备和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与试样及适应性广等优点。1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创立及其定义溶液化学

2、分析的自动化是现代分析化学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O世纪5O年代后期,美国的Technicon等公司在空气泡间隔式连续流动分析(Segmented continuOUS flow analysis,SCFA)的根底上大力开展了名为Auto-Analyzer的溶液处理自动分析仪,第一次把分析试样与试剂从传统的试管、烧杯容器中转人管道中。试样与试剂在连续流动中完成物理混合与化学反响。但间隔式连续流动分析仍维持了传统操作最终都要到达物理与化学平衡的观念。1975年由丹麦学者Ruzicka与Hansen首次命名的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

3、FIA)摆脱了上述观念上的局限,采用把一定体积的试样注入到无气泡间隔的流动试剂(载流)中的方法,保证混合过程与反响时间的高度重现性,在非平衡状态下高效率地完成了试样的在线处理与测定,从而触发了化学实验室中根本操作技术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它打破了几百年来分析化学反响必须在物理化学平衡条件下完成的传统,使非平衡条件下的分析化学成为可能,从而开发出分析化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文献对FIA定义为在热力学非平衡条件下,在液流中重现地处理试样或试剂区带的定量流动分析技术。该定义强调了FIA是在非平衡的状态下进展操作和测定的,并与SCFA法加以区别。优选. -1990 年Ruzicka 和Marshall 提出了

4、顺序注射分析(SIA) ,由于它流路简单、操作简化、容易实现微机控制,就作为流动注射分析的一个分支迅速开展起来,目前已成为流动注射分析研究最活泼的领域之一。从国外FIA 系统的开展现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FIA技术的开展动向,按照自动化程度的上下,目前国外FIA 仪器产品可以分为四代:流动注射(1 代) 、顺序注射(2 代) 、微珠注射(3 代) 和阀上实验室(4代) 。严格讲,微珠注射和阀上实验室都属于顺序注射,只是与传统的顺序注射相比它们的自动化程度和集成度更高,这些系统在国外已经有商品化的仪器出售,下面就分别简单介绍其根本流路及原理。2. 1 流动注射(FI)PCRSRCWDC载液;R试剂;

5、P蠕动泵;S试样;RC反响器;D检测器;W废液;图1 系统根本流程图传统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由一台高性能的多通道蠕动泵、一个注入阀、一个反响管和一台检测器(如带流通池的分光光度计) 组成,其根本流路与图1 所示流路一样。多通道蠕动泵以恒定流率驱动载液,并且脉冲响应小;带定量环的注入阀可每次向流路中注入准确体积的试样。典型的载液流率为1 ml/ min ,试样体积为50l ,检测速度为24 样/ min。FI 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如检测铵盐、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土壤样品分析、发酵过程监测、药物开发、科研和教学。如徐华华等采用在流动注射体系中加气体扩散膜装置的方法,让水样中的NH4+ 在N

6、aOH 载液中转变成NH3 后扩散透过气体别离膜,再在H2SO4 吸收液中又重新转变成NH4+ ,与苯酚试剂及次氯酸钠试剂反响,在pH 约为12 条件下生成靛酚蓝,用靛酚蓝光度法在625 nm 处进展测定水中铵离子。2. 2 顺序注射(SI)D2R25R1WR3WW311注射泵;2载液;3存储罐;4试样;5蠕动泵;R1、R2、R3试剂1、2、3;D检测器;W废液图2 顺序注射分析系统顺序注射分析系统(图2) 包括一台单通道高精度的双向泵(如带三通阀的注射泵) 、一个储存管、一个多通道选择阀和一台检测器。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多通道选择阀,此阀的各个通道位置分别与检测器、样品、试剂等通道相连,公共

7、通道与一个可以抽吸和推动液体的注射泵相通,通过泵的作用,顺序从不同的通道吸入一定体积的区带到泵与阀之间的储存管中,然后将这些溶液区带推至检测器,在这一过程中样品和试剂的区带之间在管道中由于径向和轴向的分散作用而互相渗透引起试剂与样品带的重叠和混合,试剂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响,导致反响产物的形成。多通道选择阀部有细微管道,管道的一端始终与阀中央的公共通道相联,另一端那么可以在人为控制或计算机控制下切换到别的通道口,使公共通道与其互通,从而使注射泵能依次完成吸入试样、试剂及推送液体到检测器等动作。在检测器中可以得到与正常流动注射分析中类似的峰型信号。与流动注射分析相比,顺序注射分析具有以下的特点:系统

8、硬件简单可靠,计算机控制方便,样品和试剂的混合程度、反响时间可完全通过软件控制,最大程度减少了操作中的人为干预。控制的方便程度和准确程度比流动注射分析有大幅度地提高。容易实现集成化和微型化。可以用同一装置完成不同工程的分析而无需改变流路设置,特别适用于过程分析和多组同时分析。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量很小,适于长时间监测和试剂比较昂贵、样品来源限制的分析。SI 广泛应用于质谱分析、火焰温度红外分析、荧光显微术、流动细胞计、荧光分析、电化学分析、化学传感器技术。如武亚艳等根据四价铈在酸性介质中能氧化非那西汀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顺序注射发光测量非那西汀的方法。2. 3 微珠注射(BI)DWW6125441

9、 注射泵;2 载液;3 储存管;4 试样;5 蠕动泵;6 悬浮微珠;7 J R 流通池;D 检测器;W废液;图3 微珠注射分析系统微珠注射通常用于生物化学研究,与顺序注射的操作方式一样,流路组成也根本一样(图3) ,同样有多通道选择阀,只是用微珠作为试剂的载体,微珠可再生。在进展微珠注射分析时,微珠外表上固化了一层适宜的反响物,微珠被截留到J R 流通池中,含有生物分子的溶液和载液以准确控制的流速流过微珠外表,进入检测器中检测,最后微珠自动从J R 流通池底部排放掉。微珠注射分析在紫外- 可见- 红外光谱围进展检测,微珠可以选择性地捕获所选生物分子。在整个光谱围实时收集到的检测结果提供了生物分

10、子的结合、解离和所捕获的生物配位体的类型方面的信息。微珠注射分析操作成功的关键之处是要注入准确定量的微珠并且它们能在指定的区带捕获生物分子。微珠注射广泛应用于生物配体交互作用研究, Ruzicka 等还预测微珠注射将会在细胞生物学和药物检测研究中发挥作用。2. 4 阀上实验室2543W6871 注射泵;2 载液;3 储存管;4 试样;5 蠕动泵;6 多功能流通池;7 、8 检测器光源通过光纤射入和射出;W废液图4 阀上实验室系统流路图阀上实验室系统是微型化设计的顺序注射系统(所有的部件都集成在一个整体阀上) ,它是目前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这种精细制作的仪器将试样的注入口

11、、反响通道及多功能流通池以特别设计的构造集成在多通道选择阀上,选择阀各端口在阀部用微通道互相连接,可以在计算机控制下正向流动/ 逆向流动/ 停流,从而进展样品的稀释、试剂的添加、混和、培养和反响速率的测定。多功能流通池两端用光纤与检测器相联,进展检测。1 、2 、3 代系统的分析应用都可以使用阀上实验室系统(图4)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介绍的四代流动注射分析系统都已实现全系统微机控制,我们也可以发现FIA 系统正沿着微型化、简单化、智能化的方向开展。可以预计,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分析方法的丰富,仪器的耐用性和易操作性的提高,制造本钱的降低,FIA 系统必将作为常规的分析

12、测试手段进入到众多的实验室及工厂生产线上,为科研和生产效劳。3 流动注射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技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在线溶液处理技术,流动注射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结合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与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发光分析法等分析手段联用,构成完整的分析系统。随着FIA法不断开展和成熟,各种实验装置和仪器也在不断进步,不但可以测定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还可以测定一些放射性元素及有机物。31流动注射分析与分光光度法联用流动注射一分光光度法(flow injectionspectrophotometry,简称FIS)检测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联用技术。该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可以方便地与

13、信号处理系统连接。邹玉权等人基于在酸性介质中、加热条件下变色酸和甲醛发生显色反响,生成一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90 nm这一原理,测定制革废水中的甲醛含量,在确定了最正确的流动注射分析条件根底上,提高了灵敏度,检测限和线性围分别为001 mgL(按3倍基线噪音计算;以质量浓度表示,下同)、002-5 mgL,回收率为952977,结果令人满意。32流动注射分析与电化学分析联用电化学分析(electrochemical analysis)是仪器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参数与被测物组成、浓度的关系为计量根底。电化学检测FIA技术的联用不仅提高了电化学分析法的灵

14、敏度,而且增强了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在线监测。SILVIA等人建立了流动注射电位分析系统,对河水和废水中的阴离子外表活性剂进展了实时在线监测。他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阴离子外表活性剂进展监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为50 X 10molL。同时,所建立的FIA系统还能够用于监测环境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王玉杰等人采用自制碳棒PVC涂膜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电极,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的流动注射电位分析法。电极在10X10_610 X 10_3 molL围有Nernst响应。该方法的FIA流路简单,抑制了直接电位法电位漂移的缺点,有较好的实用性

15、。33流动注射分析与发光分析法联用331与化学发光法联用化学发光(CL)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进展化学反响时产生的光强度来进展定量分析的方法。它不需要任何光源,只需要高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和电子放大装置,防止了背景和杂散光的干扰,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娜等人利用流动注射一(鲁米诺一Cu2+-CN一)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当试剂和载流稳定输入后,再由样品阀注射含氰药品,并以其化学发光光谱的峰高进展定量分析。结果说明,在最正确实验条件下,测定CN一校准曲线线性围为00025 pgmL,其相关系数为0998 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4pg/mL。332与荧光法联用荧光属于分子发光,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生化、医药和临床检验等各个领域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的外表活性剂之一,它对环境有害,因此是水质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SDBs的荧光性质,以流动注射一荧光法可以直接对它进展测定,该方法测定SDBS的检出限达45 ngmL,线性围为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