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55652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统计学简答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简答题(20分)2、何谓假设检验?可以举例说明。(5分)首先建立检验假设,然后在该假设下进行随机抽样,计算得到该统计 量及其极端情形的概率,如果概率较小,则拒绝该假设,如果概率不 是小概率,则接受该假设,这个过程称为假设检验。3、请你谈谈对假设检验结论的认识。(5分)由于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依据小概率事件一次试验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 理进行的,因此当拒绝检验假设时可能犯I型错误,当接受检验假设 时可能犯II型错误。4、请你谈谈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点。(5分)区别点标准差标准误意义个体差异大小抽样误差大小计算公式与n的关系n f Son f一0用途与均数结合可制定参考值范 围与均数结合可计算总体均

2、数的可信区间四、简答题15分1. 抽样研究中如何才能控制或减小抽样误差? 答:合理的抽样设计,增大样本含量。2. 何谓抽样误差?为什么说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 答: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 间的差异因为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又是总体的一部分,因此这部 分的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存在差异彩是不可避免的3. 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为 什么?答:不能,因为P值的大小与总体指标间差异大小不完全等同。P值 的大小除与总体差异大小有关,更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同样的总体 差异,抽样误差大小不同,所得的P也会不一样,抽样误差大小实

3、际 工作中主要反映在样本量大小上。四、简答题20分2某医生用某药治疗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治愈8例,结论为“该药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为80%,值得推广”。答:一是没有对照组,二是样本例数太少,抽样误差大,可信区间宽。3. 某地1岁婴儿平均血红蛋白95%可信区间为116.2130.1(g/L), 表示什么意义?该地1岁正常婴儿血红蛋白95%的参考值范围为 111.2135.1(g/L),又说明了什么含义?答:表示该地1岁婴儿血红蛋白总体平均数在116.2130.1(g/L),估 计正确的概率为95%表示该地有95%1岁正常婴儿的血红蛋白值在111.2135.1(g/L)4. 对同一组资料,

4、如果相关分析算出的r越大,则回归分析算出的b 也越大。为什么?答:没有这个规律。相关分析r值大小仅说明变量间联系紧密,而回 归分析b的大小说明两者数量关系。(二)简答题1.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涵义及制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步骤。2.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的联系与区别。3. 对称分布在“ X 土 1.96 S标准差”的范围内,也包括95%的观察值吗?1. 医学中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称为该指标的参考值范 围,也叫正常值范围。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是指 排除了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制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步骤:(1)定义“正常人”,不同的指标“正常

5、人”的定义也不同。(2)选定足够数量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3)用统一和准确的方法测定相应的指标。(4)根据不同的用途选定适当的百分界限,常用95%。(5)根据此指标的实际意义,决定用单侧范围还是双侧范围。(6)根据此指标的分布决定计算方法,常用的计算方法: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2. 三种分布均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均 为对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是不对称的,其峰值偏在左边。标准正态 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一般正态分布 变量经标准化转换后的新变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不属 于正态分布的范畴,对数正态分布变量经对数转换后的新变量服从正

6、态分布。3. 不一定。均数土 1.96标准差范围内包含95%的变量值是正态分布的 分布规律,不是对称分布的规律。对称分布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一)简答题(二)1.假设检验时,当P 0.05,则拒绝H。,理论依据是什么?2.假设检验中以与P的区别何在?1. 答:P值系由H0所规定的总体做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 (或等于及小于)依据现有样本信息所计算得的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当P 0.05时,说明在H0成立的条件下,得到现有检验结果的概 率小于a,因为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在一次试验中发生,所以拒绝 H0。同时,下“有差别”的结论的同时,我们能够知道可能犯错误的 概率不会大于a,也就是说,有了概率保证。

7、2 .答:以t检验为例,a与P都可用t分布尾部面积大小表示, 所不同的是:a值是指在统计推断时预先设定的一个小概率值,就是 说如果H0是真的,允许它错误的被拒绝的概率。P值是由实际样本获 得的,是指在H0成立的前提下,出现等于或大于现有检验统计量的概 率。(三)简答题1. 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2 .如何合理选择检验水准a ?3.以t检验为例,说明检验假设中a和P的区别。1. t检验和方差分析均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且各 总体方差齐。2. 设置检验水准应根据研究目的,结合专业知识和研究设计要求, 在末获得样本信息之前决定,而不应受到样本结果的影响。3 .以t检验为例,a和P都是

8、用t分布尾部面积大小表示,所不 同的是:a表示I型错误的概率,即H0为真而被错误地拒绝的概率 值。a是在统计分析时,根据I型错误危害的大小,预先规定的,即 规定统计结果为“接受H1 ”时的误判率的界限值为a (即检验水 准)。P值是由实际样本得出的统计结果为“接受H1”时误判率。根 据P与a的大小关系作出“不拒绝H0”或“拒绝H0”的统计推断。(一) 简答题1.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和计算上有何不同?2.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率?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3.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率、构成比和相对比。意义和计算公式如下:玄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率=x

9、100%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2 . 剩 余 标 准 差/用sHX 表 示 :七.X r寸E = .*丈梢其意义是指当X对Y的影响被扣除后,Y方面仍有变异(考虑b=0时,构成比=x 100%率又称频率指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100%、1000%。等表示。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 布。常以百分数表示。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比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对比水平, 常以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 100%)甲乙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等。2. 率和构

10、成比所说明的问题不同,绝不能以构成比代率。构成比只能 说明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而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例如:以男性各年龄组高血压分布为例,5060岁年龄组的高血压病 例占52.24%,所占比重最大,60岁组则只占到6.74%。这是因为60 岁以上受检人数少,造成患病数低于5060岁组,因而构成比相对较 低。但不能认为年龄在5060岁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最严重,而60岁以 上反而有所减轻。若要比较高血压的患病率,应该计算患病率指标。3.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

11、,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 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检验。(三)问答题1 .服从二项分布的条件分别是什么?2. 二项分布在何种条件下近似正态分布?3.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用率的标准误描述率的抽样误差?1. 二项分布成立的条件: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 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变;各次试验独立。2. 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当n较大,n不接近0也不接近1时, 二项分布B (n, n)近似正态分布N (nn, v;nK (1 兀)。3. 当率P所来自的样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时,即n较大,P不接 近0也不接近1时,可以用率的标准误Sp描述率的抽样误差。(四

12、)简答题1.用什么方法考察回归直线图示是否正确?2剩余标准差的意义和用途?3某资料n=100,X与F的相关系数为广=0.1,可否认为X与F有较密 切的相关关系?4 r与的应用条件有何不同?5应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用以下三种方法判定:直线必须通过点(X,Y )。若纵坐标、横坐标无折断号时,将此线左端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 的纵坐标必等于截距a。直线是否在自变量X的实测范围内。y估计值是相等的,但此时仍然有剩余平方和存在;y的估计值不相等, 讲的恰好是回归平方和,因为此时估计值与y的均数存在离差。)。这 部分变异与X无关,纯属抽样变异。故5K x是用来反映Y的剩余变异 的,即不

13、考虑X以后Y本身的随机变异。剩余标准差可用于:估计回归系数b的标准误,七=syx:Jxx,进行回归系数的区 间估计和假设检验。.估计总体中当X为某一定值时,估计值Y的标准误。SY = SYX?1:n+(X_X)2件(X_X)2并可计算Y的可信区间,sK X可作为预报精度的指标。估计总体中当X为某一定值时,个体Y值的标准差。s广X,Ln + (X X;Z (X X)2,并计算个 体Y值的容许区间。3. n=100,r=0.1时,对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按检验水准a =0.05, 拒绝H(P=0),接受H1( P #0),认为两变量有相关关系,但决定系 数r2=0.12=0.01,表示回归平方和在总

14、平方和中仅占1%,说明两变量 间的相关关系实际意义不大。4. 积差相关系数r用于描述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的相关关系。等级相 关系数rs适用于下列资料: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而不宜作积差相关分析的资料;总体分布型未知的资料;原始资料是用等级表示的资料。5. 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作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时要有实际意义,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 种现象作回归、相关分析,必须对两种现象间的内在联系有所认识。在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前,应绘制散点图。但观察点的 分布有直线趋势时,才适宜作回归、相关分析。如果散点图呈明显曲 线趋势,应使之直线化再行分析。散点图还能提示资料有无可疑异常 点。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范围一般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限。若无 充分理由证明超过自变量取值范围外还是直线,应避免外延。双变量的小样本经t检验只能推断两变量间有无直线关系,而 不能推断相关的紧密程度,要推断相关的紧密程度,样本含量必须很 大。相关或回归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有相 关或回归关系不能证明事物间确有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