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5253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詹天佑》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詹天佑》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詹天佑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材的题材,不外乎写人、写事、写景、状物四大类,教材中的情境就是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交织而成。教学中,借助形象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角色的扮演,事实的演示,向学生展示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在这过程中,再加上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情境。比方,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以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创设了具体可感的情境:当学完了这篇课文时,我说:“同学们,历经千辛万苦,京张铁路终于圆满竣工了,为了表示庆贺,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这个招待会可以邀请哪些人加入呢?一个学生说:“应该邀请中外记者。“除了记者还应有哪些人?我问学生。又一个学生说生:“还有詹天佑

2、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工人代表。说召开京张铁路竣工记者招待会,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加入。詹天佑、工人、中外记者等角色很快就位了。我宣布:“京张铁路竣工记者招待会开始。课堂上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自由问答。记者甲:“请问詹总项目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想?詹天佑:“我的心情非常冲动,因为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为中国人争气的铁路。京张铁路的成功修筑,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地回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建造更多、更好的铁路!记者乙:“我向詹天佑总项目师提出的问题是,当时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时,你是怎么想的?詹天佑:“在接到清政府任命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项目师时,我心

3、里既快乐冲动,又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顶住了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说我是自不量力,不过是花几个钱罢了,有的人说我是胆大妄为,有一家外国报纸更是轻视我们中国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项目师还没有出世呢。听了这些话,我十分气愤。我发誓一定要把这条铁路修好。记者丙:“我要采访一下工人师傅。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你们为什么能提前两年完成任务?工人甲:“我们靠的是信心,外国人能干的事,我们中国人一定也能形!工人乙:“不论是勘测线路,还是开凿隧道,詹天佑总项目师总是坚持在施工现场,和工人同吃同住,遇到困难总是走在最前面,带头解决。詹天佑还充沛发挥了他的发明性,在开凿居庸关和八

4、达岭隧道,采用了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很大,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这些做法大大缩短了工期,所以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记者招待会十分热烈十分精彩,已下课几分钟了,记者招待会不得不终止。上述这个所谓的记者招待会,让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动人情境中,他们通过自我探讨、交流,发明性地地把握了课文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思想内容,升华了课文的情感内涵。学生深厚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动人心弦。课堂奏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强音。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可播撒德育的种子,可结出德育的果实。我们一定要不失机会地利用好这片沃土,充沛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因素,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寓德于语,以情树德,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