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755152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7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Lambda联盟2024年5月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

2、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这说明A. 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B. 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C. 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D. 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可知孔子认为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导致共同体核心的变化,华夏文化体系依然在传承,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故选D;方邦联盟只是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排除A;B项无法体现,没有涉及,排除B

3、;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D。2. 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A. 秦汉的田律B. 隋唐的户令C. 宋元的税法D. 明清的乡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根据材料“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

4、非,并免其课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基层管理制度,因此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隋唐的户令,B项正确;田律涉及田亩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税法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的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3. 自汉武帝以来,实行经义决狱,后又兴起以经注律之风。晋书刑法志载:“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天子(魏明帝)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上述现象( )A. 适应了法律儒家化的需要B. 奠定了中国人治社会底蕴C. 开启了法治和德治的结合D. 体现了中华法系

5、的优越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汉武帝以来,实行经义决狱,后又兴起以经注律之风”、“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和所学可知,汉武帝以来,以春秋为主的儒家经典之义来断案折狱,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西晋之时,依靠君权强行统一律注适用标准为郑玄注律,注释内容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上述现象体现了律令的儒家化,A项正确。先秦思想奠定了中国人治社会底蕴,排除B项;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家为辅的正统法律思想,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排除C项;中华法系的优越性主要是人本主义的国家治理重心,天人

6、合一的和谐理念,以法治国的国家管理方案,以德化民、明刑弼教的互补关系,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等等,这些都不能从材料体现出,排除D项。故选A项。4. 元朝改造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迁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以便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这说明元朝( )A. 对外贸易成为重要财政来源B. 北方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C. 区域经济差异推动长途贩运D. 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以便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主要任务是运输江

7、南的粮食”可知,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到元朝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财北运体现了南方经济地位的重要,D项正确;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但南方不是外国,不涉及对外贸易,排除A项;宋元时期北方经济也有所发展,“严重衰退”说法错误,排除B项;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出现于明清时期,且材料中是政府行为,并非长途贩运,排除C项。故选D项。5.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为答谢金国使者前来吊唁宋高宗,朝廷派京镗为报谢使出使金国,到达开封时,金国设宴张乐,京镗以太上皇服丧期间禁止作乐,誓死抵制,遭到羁押。回国后宋孝宗赞赏道:“昨在京师,坚执不肯听乐,住了十日,此一

8、节可嘉”。此举从侧面反映了( )A. 京镗作为大臣拥有高尚气节B. 宋金之间维持和平友好局面C. 南宋当局对开封的京师追崇D. 儒学实现理学化并逐渐普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到达开封时,金国设宴张乐,京镗以太上皇服丧期间禁止作乐,誓死抵制,遭到羁押”“昨在京师,坚执不肯听乐”可知,宋孝宗将开封称作“京师”,从侧面反映了南宋当局心念旧都,对开封的京师推崇,C项正确;“京镗以太上皇服丧期间禁止作乐,誓死抵制”直接反映了京镗作为大臣拥有高尚气节,并非侧面反映的内容,排除A项;南宋

9、和金之间即便有议和,但也存在冲突和战争,并没有一直“维持和平友好局面”,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南宋使臣的气节和宋孝宗对他的嘉奖,不能体现理学“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6.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称为凤阁鸾台,并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风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由此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旨在( )A. 加强了皇帝制度B.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C. 提高行政效率D. 扩大官员选拔范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材料“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表明武则天增加了宰相人数,使他们互相牵制,从而集权

10、于皇帝,反映了其加强了皇帝的权力,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地方无关,排除B项;人多不一定能提升行政效率,也可能相互扯皮,排除C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 一份明代中期江苏的资料描述:湖乡土地低洼,乡人大多弃农而渔。谭姓兄弟填土耕作,田地旁边沿路种桃李果树、污泽地则种荸荠出售。他们购买数百个池塘养鱼,池边又养鸡,鱼吃鸡粪,长得肥美,待价而沽。谭家日渐富裕。这份资料可用于何种主题的研究( )A. 明代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B. 明代外来物种与移入扩散C. 明代农民合作组织的调整D. 明代土地赋役制度的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11、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中的资料详细描述了明朝湖乡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渔业和家禽养殖业等农村经济活动,同时反映了当地低洼湖乡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实践,这可以用来研究明代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A项正确;明代的外来物种主要是一些高产作物,如土豆、玉米等,但材料中未涉及到这些作物,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谭家发展情况,未涉及到合作组织,排除C项;明代的土地赋役制度改革主要是一条鞭法的推行,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8. 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

12、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 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B. 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C. 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D. 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所示为近代政治家梁启超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论述,材料“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表明他推崇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其主张契合了近代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社会现实,意在唤醒国人的爱国主义意识,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西方近代民族思想无

13、关,排除A项;“大民族主义”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族观,体现统一等思想内核,且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具体的时间,有可能其提出这一观点晚于维新变法,因此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9. 中国传统官方史书很早就记载了周边民族文化,但历代史官受限于语言、文化等因素,纪录并不正确,士人也不关心。但自某时期起,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边疆问题,并参考外文著作,积极研究周边族群的历史和地理。这种转变的背景最可能是( )A. 北宋初年,辽夏压境,士人提倡春秋大义以保护国土B. 明中期以后,耶稣会教士引入欧洲新地理学带来启发C. 清中期以后,俄国蚕食边疆,促使学者拓展边疆研究D

14、. 日本扶持满洲国,刺激中国学者研究边疆历史的风气【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中国古代虽然也记载周边民族文化,但是记录的不准确也不关心,自某时期起,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边疆问题,并参考外文著作,积极研究周边族群的历史和地理,可知此时中国与外国出现了疆域冲突,而不再是民族问题,清中期以后,俄国蚕食边疆,促使学者拓展边疆研究,是学者研究转变的原因,C项正确;北宋时期与辽和西夏属于民族问题,排除A项;耶稣教会是传播宗教未产生疆域问题,排除B项;日本扶持满洲国是直接占领了中国领土,排除

15、D项。故选C项。10. 下图是1942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左右两边人物分别是林肯与孙中山,并印有三民主义。这枚邮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B. 美国社会已认可三民主义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 中国战场的抗战得到肯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这枚邮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可知,美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将中国文字印在了上面,且这是第一次将外文印在美国邮票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当时对中

16、国的认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战场的抗战表达了肯定,D项正确;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综合国力从抗战开始没有显著变化,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国邮票虽然将三民主义印在邮票上,但未说明民众对三民主义的态度,“认可”从材料中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美,且与反法西斯同盟没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 1978年上半年,分管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谷牧率团赴西欧考察访问,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在中央有关会议上进行了阐述。谷牧的做法A. 落实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B. 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C. 标志着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始D. 得到全国上下一致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