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755083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宏州20222023年度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I-127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 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钢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之一是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常用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

2、是NaClO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制备出的最终主要产物俗名小苏打,可做发泡剂吕氏春秋别类篇中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这体现了合金的密度大于其成分金属的密度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钢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钢材硬度大,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故正确;CaO能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故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是NaCl、NaClO,常用

3、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故正确;联合制碱法制备出的最终主要产物是碳酸钠,俗名苏打,故错误;吕氏春秋别类篇中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这体现了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的硬度,故错误;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钾的焰色为紫色,钠的焰色为黄色,“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故正确;正确的是,选A。2. “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加工的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若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是浊液能透过

4、滤纸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半透膜是纯净物静置后可看到白色沉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为浊液,小于1nm的为溶液,介于1100nm的为胶体。纳米碳酸钙就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故正确;故答案为:C。3.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氯气B. 除Cl2中的HClC. 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D. 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答案】D【解析】【详解】A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不反应,故A错误;B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除Cl2中的HCl用饱和食盐水

5、,故B错误;C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应该把稳定性差的碳酸氢钠放在温度较低的小试管内,故C错误;D用铁粉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再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与空气隔绝,氢氧化亚铁长时间不被氧化,故D正确;选D。4.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6Fe2+Cr2O+14H+=6Fe3+2Cr3+7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Fe2+发生还原反应B. 每处理1molCr2O,转移6mol电子C. Cr2O是氧化剂,被氧化D.

6、 Cr3+是氧化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A铁元素化合价升高,Fe2+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Cr2O中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每处理1molCr2O,转移6mol电子,故B正确;CCr2O中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Cr2O是氧化剂,被还原,故C错误;DCr2O中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Cr2O是氧化剂,被还原,Cr3+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选B。5.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混合物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电解质A氢氧化钡氨水BaCO3FeOCO2H2SO4B纯碱氯水NaHCO3Na2O2CONaOHC苛性钠漂白粉H2SO4NOSO2AgClD石灰水液氯CaCO

7、3CaOSO3乙醇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钡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氢氧化钡属于碱;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aCO3由钡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Fe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FeO属于碱性氧化物;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属于酸性氧化物;H2SO4的水溶液能导电,H2SO4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纯碱属于盐;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氧气,Na2O2属于过氧化物;CO和酸碱都不反应,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H2SO4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H2SO4

8、属于酸;NO与酸碱都不反应,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氯中只含Cl2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乙醇在水中自身不能电离,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选A。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能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a+、Al3+、ClO-B. 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Cl-、AlOC.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K+、Cl-、D. 无色透明溶液中:Fe3+、K+、【答案】C【解析】【详解】A能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无色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H+、ClO-生成HClO,故不选A;B

9、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条件下,H+、AlO反应生成Al3+,故不选B;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Na+、K+、Cl-、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D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含Fe3+,故不选D;选C。7. 下列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气溶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B. 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C. 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OH-Cl2=Cl-ClO-H2O【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溶于水形

10、成的次氯酸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为离子,A错误;B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可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错误;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书写无误,D正确;故选D。8.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棕褐色的烟生成产物为FeCl2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C分别向盛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较快是碳酸氢钠溶液D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

11、水中,烧杯中的溶液未变红Na2O2与水反应没有生成碱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气的氧化性较强,可使变价金属氧化到最高价,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A错误;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氢离子,同时含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B错误;C碳酸氢钠可直接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再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结论与操作、现象相符,C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中间会生成漂白性的过氧化氢,结论错误,D错误;故选C。9. 从海藻灰和智利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为:(1)2

1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2)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1)中的MnO2做还原剂B. 碘单质在反应(1)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产物C. 氧化性:MnO2I2D. 反应(1)、(2)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1)中的MnO2中的Mn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做氧化剂,A错误;B反应(1)碘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I2是氧化产物,反应(2)碘元素由+5价下降到0价,被还原,I2是还原产物,B错

13、误;C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分析可知,反应(1)中氧化性:MnO2I2,反应(2)中:I2,等其他物质的氧化性无法通过反应进行比较,C错误;D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D正确;故选D。10.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Fe2O3易与酸反应,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Na2O2具有漂白性,可用作供氧剂D.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答案】D【解析】【详解】AFe2O3本身为红棕色,不易溶于水,常用作红色油漆

14、和涂料,A不符合题意;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作发酵粉,NaHCO3与盐酸会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不符合题意;CNa2O2具有漂白性,可用作漂白剂,C不符合题意;D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易被空气继续反应,所以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D符合题意;故选D。11. 下列有关离子鉴别或鉴定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用焰色试验鉴别溶液中的K+和Na+B. 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2+C. 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Cl-和D 可用KSCN溶液和氯水检验Fe2+【答案】B【解析】【详解】A钠、钾的焰色不同,可用焰色试验鉴别溶液中的K+和Na+,故A正确;B硫氰化钾溶液遇Fe2+没有现象,不能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2+,故B错误;CCl-和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银溶液、稀硝酸不能生成沉淀,可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鉴别Cl-和,故C正确;D硫氰化钾溶液遇Fe2+没有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所以可用KSCN溶液和氯水检验Fe2+,故D正确;选B。1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约为22.4LB. 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C. 2.7g铝离子所含电子数目为NAD. 32gN2H4所含质子数目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