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548227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开挖防护专项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光雾山北坡为嘉陵江水系东河源头区,主要水系为桃源河;南坡瑞祥路工程 为新建中心城区长青路至通棉路城市道路,位于乐山市城北交通枢纽青江片区, 地处中心城区西部,青衣江东岸,以龙游路为界,北为绵竹片区,东临蟠龙片区 以蟠龙路为界,南靠嘉州绿心公园。本次实施的瑞祥路南、北两段,桩号为00+0011+60和23+6034+09.111 长约2209.111m、红线宽55m,绿线宽100m,道路横断面结构:22.5绿化带+5 米人行道+7 米慢车道+15.5 米快车道+15.5 米快车道+7 米慢车道+5 米人行道 +22.5 绿化带。其中瑞祥路南端土石方开挖量较大,路基边坡开挖较高最大深度

2、 超过 45m。1.1道路设计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I 级;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快车道);30km/h (慢车道);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4、标准轴载: BZZ-100;5、交通饱和设计年限: 20 年;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5年7、交通等级:重型交通(快车道);中型交通(慢车道);8、桥涵荷载标准;公路-I级;9、抗震标准: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值为0.10g, 特征周期为 0.40s。1.2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1.2.1 气象工程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温和、霜雪 少、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3、高湿而风少。在水平方向上, 气候无显著性的区域差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地带性差异。地区内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010.1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7.4c,气温的 年变化为“单峰型”,年内最高气温为7月,最低为1月,坝丘区7月平均气温 26.3C, 1月平均气温为7.2C;区内常年降水在920.71899.9mm,区域多年 平均降雨量1349.9mm,红层丘陵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62.01396.7mm,多年平 均月降雨量最大为8月,占年降雨量的22.9-23.7%,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最小为1 月或2月,占年降雨量的1.47-1.85%,降雨日数平均为 185天左右,最多年份 210天,最少年份150

4、天。1.2.2 自然地理与地形地貌本片区位于城市浅丘区域,地貌上属于中切宽谷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西北 高,东南低,区内海拔高度介于371.02m421.43m之间,片区相对高差达到50 米,规划区内除沿城市道路两侧有大量建设用地开发和部分村庄建设用地外,其 余大部分用地无开发建设。现状大部分为林地,有少量的耕地和菜地,规划区边 缘城市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城市建设用地,其西部山体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优美。 地处浅丘,无大量工程建设开发。道路所穿越区域为道路、农田、水塘和农舍等,场地高差起伏较大,经勘察, 场地内植被覆盖较多,道路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1.2.3 工程地质路基土从新至老依次为人工填土 (

5、Q4ml)、第四系全新统(Q4al+pl)残积层、 冲洪积层。道路场地地貌属于中切宽谷丘陵地貌,道路内分布的土层主要有:杂 填土、素填土、耕植土、粘土、泥炭质土、粉质粘土、细砂、中砂、卵石土、全 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道路内杂填土、素填土、耕植土和泥炭质 土工程性质差、承载力较低,不宜做路基持力层;粘土、粉质粘土经过处理后可 作为地基持力层;细砂、中砂分布少,工程性质差,不适合做持力层;卵石层、 强风化中风化岩为良好的地基持力层。1.2.4 工程水文拟建道路地下水位为 0.505.80 米,水位线起伏与地面起伏基本一致。根 据水质分析报告和土的易溶盐侵蚀报告,道路内地表水、地下水对

6、混凝土无结晶 类腐蚀性,无分解类腐蚀性,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道路内土对混凝土亦无结 晶类腐蚀性,无分解类腐蚀性,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2、施工准备2.1 机械准备路基高边坡土石方开挖机械设备及施工测量仪器见下表土石方开挖机械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及测量仪器表数量定额功率生产能力2.2 人员准备根据总工期安排的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状况和特点,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以保证施工各个阶段的人员充足,又不造成劳动力闲置,人员计划表见下表:2.3 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参加设计交底,了解 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对周围道路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2、高边坡开

7、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实际开挖、地 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 内容应包括挖土工艺、环境保护措施、监测、风险防范等方案,施工方案必须具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3、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测点布置、监 测仪器、报警指标、观测频率、观察资料分析及监测结果反馈制度。4、施工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及总工对施工方案进行会审,并对组织设计给予明确 的批复意见。5、针对安全技术部门及总工提出问题进行方案优化,确定最终高边坡开挖方案。6、施工方案确定后应分阶段逐级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4 现场准备1、开挖前

8、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 工道路、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料堆放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2、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高边坡开挖 影响区域内,并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3、开挖前应对高边坡周边情况先进行调查。4、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5、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特点、土质情况、应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及运输数量,合 理配备挖土机械。6、开挖前应对高边坡开挖条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3、高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3.1 开挖原则1、高边坡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

9、,开挖的顺序 和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分段、 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并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严禁超挖、 及时防护”的原则,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施工。2、开挖时,其纵横向边坡,放坡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采取安全坡度。严禁在 一个工况条件下,一次开挖到底。材料的堆放应远离边坡线 5m 以外,防止侧压 力过大。3、纵向边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 造成坍塌。4、加强明水排放,再高边坡开挖后,及时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影响开挖,在 雨季施工严格执行雨季施工方案。3.2 高边坡开挖方法3.3.1 开挖准备1、开

10、挖前弃土场地、后续支护工作已落实规划好。2、交通导行措施已经得到实施。3、高边坡周围排水沟已经修好,并能够正常使用。4、根据高边坡开挖进展情况,做好临时边坡防护,在高边坡坡顶搭设强度复合 要求,高度不低于 1.2m 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挂设绿色密目安全封网,防止物 体滚落,高空坠落等不安全因素的发生。3.3.2 开挖工序根据现场地形可采用挖机配自卸车,从高至低一层一层往下开挖,每层开挖深 度控制在 2.53m 为最佳,先开挖至距设计坡面线 50100cm 处,后用机械修 坡,然后再采用人工修坡,坡面杜绝超挖。边坡开挖详见(边坡开挖示意图)艳土芳就工作彳台工昨平隹计捉填贡)3.3.3 高边坡分层

11、分段开挖顺序及开挖步骤1、高边坡开挖从上而下分层开挖,随开挖随防护。2、根据地勘资料,结合纵断面高程,在深挖路段边坡设计如下:1)挖至全、中、强风化砂岩按 1:1 放坡。2)对于挖至粉质粘土或素土按 1:1.5 放坡。3)在 k03+60k09+40 段,出现最大放坡级数为 5 级,深挖方段路基分级高 8m。 每级之间马道宽2.0m,第一阶8m按1: 1放坡(挖至中风化砂岩),第二阶8m 按1:1放坡(挖至中风化砂岩),第三阶8m按1:1放坡(挖至强、全风化砂 岩),第四阶8m按1: 1.5放坡(挖至全风化砂岩、粉质粘土或素填土),第五阶 至现状地面线,按1 : 1.5放坡(挖至粉质土粘土或素

12、填土)。4)浅挖方段(挖方小于8m),则按1: 1放坡。3、高边坡开挖时纵向放坡由于挖掘机操作工艺的要求而挖成台阶形,台阶长度 4m5m 左右,施工中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以加强土体的稳定。4、高边坡开挖自上至下分层开挖,随开挖随防护,深挖方路堤,挖方中挖至岩 石层时,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护坡,挖方中为覆土层时,边坡采用直接喷播植草 防护。5、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松动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 用综合开挖法施工。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控制爆破 质量,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6、深挖方边坡存在不良地质情况 ,如顺层、裂隙等,应

13、按照岩层最不利倾结构 面放坡。边坡暂按临时边坡处理,高边坡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进行加固处理。开挖 过程中应注意监测。3.3.4 高边坡开挖及出土方法1、开挖过程主要采取层挖法施工,安排挖机在高边坡坡面上采用退挖法向中心 开挖装车外运,控制好坡率,严禁超挖,确保坡面线标高控制在设计范围内。2、开挖过程中初期在坡顶修筑临时道路,挖方料由坡顶临时便道经进场便道运 出,后期随开挖台阶修筑临时便道,开挖料由此便道经进场便道运出。4、高边坡坡率控制及安全稳定监测4.1 边坡坡率控制1、在高边坡开挖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开挖断面、堆 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

14、配合人员 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采用坡度板、坡度尺、全站仪控制好坡度及 坡面高程,防止超挖或欠挖。4.2 安全稳定监测1、监测工作布置为保证监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有效地指导污、雨水 管深沟槽基坑施工,监测点采用整体不设,基准网分级布置的原则。即:基准点(网)工作基准点(网)监测点1)监测基准控制网的不设:监测基准控制网主要为各种监测点提供稳定的基准。监测基准控制网共分两 部分:(1)平面控制网:为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监测点提供平面控制基准(2)高程控制网:为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即沉降监测)的监测点提供高程控 制基准。平面控制点,计划布设 910 个,控制区域为整个监测

15、工程,为使测距,测角误差在纵、横座标上均匀分布,网型为闭合导线网。点位设在稳 定、安全的地方。高程控制点,计划不设 910 个,采用附和或闭合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网(点) 的布设监测,根据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2、监测点的布设各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布设位置,以及各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如下:1)监测点布置:在基坑沿边每隔 20 米左右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2)测量方法:沉降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观测。以附 合或闭合路线在水准路线上,联测各监测点,以高程控制点为基准,测算出各监 测点标高。同一测点相应两次标高即为本次该点沉降量,第一次沉降量累加至当 此沉降量即为该测点累计沉降量。计算如下:Ah| = Akj 祖-丄心2 A1il = Ah】+也占扎本坎沉障量Qhi本次高程賊Ah,_x上次髙程心力呱本次累积沉降量43、监测工作安排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