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54480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笨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番茄太阳”教学片段赏析张祖庆于老师一直是我的老师。于老师所上的几十节经典语文课,就像一轮轮“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记忆的天空。草小稻秧历险记水上飞机梅兰芳学艺于老师印象记歇后语编故事考试的故事每一课,都那样鲜明地打上了于老师的印记。它们,如陈年老酒,越品越香,亦如艺术上品,历久弥新。但最近,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于老师的课,越来越“笨”了他的课,好像,不如以前的那样“好看”了。惟妙惟肖的表演,没了;幽默风趣的对话,少了!他就那么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自己也读读书,写写字。偶尔,引导学生想一想,讨论讨论。于老师,仿佛把过去赢得老师们阵阵掌声的“武功秘籍”给丢了。第一次抱

2、母亲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番茄太阳”等课,都给人这样“笨笨”的感觉。不信,我们来看他的“番茄太阳”课堂片段师:于老师写课题时少了一个标点符号,知道是什么吗?生:(齐答)双引号。师:(在课题上补充双引号)引号有什么作用呢?(投影出示引号的四个作用:一、表示引用;二、表示强调;三、表示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四、表示讽刺、否定。)师:好,看黑板,目光转移到这儿来。(手指板书的课题)这里的“番茄太阳”加了引号是表示什么?生:是表示有特殊含义。师;同意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示意发言的学生)在这里加上双引号,显然是表示有特殊的含义。那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到有加引号的“番茄太阳”时,把它画

3、下来。(生默读,画句子)师:读书一定要学会作记号,一旦作上记号就说明文章的重点词语、重点段落,你已经掌握了。第二步,是思考。看它前后的语句想,加批注是最重要的,因为批注记录的是你的理解。一共有几次出现了“番茄太阳”,每一处“番茄太阳”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想好了,用笔把你想的话写在这句话的旁边。(生作批注,师巡视学生作批注)师:已经写好的念一念,看你写的自己满意吗?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师:好,请坐端正!眼睛看于老师,刚才我认真看了几位同学作的批注,有的同学写得非常好,说明他把引号的含义读懂了。咱们交流一下,把你作的批注读给大家听,然后我也把自己作的批注念给你们听。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几次“番茄太阳

4、”?生:(齐答)三次。师:第一次出现在哪儿,谁来读?(一生读)师:好,读得真棒!把你的理解念给大家听。生1:这个“番茄太阳”是明明给太阳起的名字。生2:明明虽然看不见太阳,但是他心里的太阳就像番茄一样红。师:我特别欣赏你这两个字“心里”,是明明心中的太阳。还有别的批注吗?生3:那不是真正的太阳,而是运用了比喻。师:运用了比喻,是的,我欣赏“比喻”这两个字。生4:明明虽然看不到太阳,但心中的太阳像番茄一样红!师:看老师怎么写的。(投影批注)谁来替我念?生:这里的番茄太阳是指明明想象中的太阳,是明明心中的太阳。师:同意吗?(齐答:同意。)所以,我欣赏刚才第二个发言的同学的两个字:“心中”。这里的番

5、茄太阳是指明明心里的太阳,想象中的太阳。师:第二次“番茄太阳”出现在哪里?谁来读?(一生读相关句子)师;很显然,这里的“番茄太阳”指的是生:(齐答)明明的笑脸。师:但是,得到答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作者要把明明的笑脸比作“太阳”?生1:明明的笑脸带给了作者愉快、高兴、温暖。生2:因为明明的笑容就像太阳一样给作者带来了温暖、光明和快乐!师:温暖、光明和快乐。这三个词从哪读懂的?哪个地方告诉我们明明的笑脸带给作者温暖?生:(读)“每次我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师:每次看到这一幕,她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把明明的笑脸比作太阳,就是因为他像太阳一样

6、给作者带来温暖。这一点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生:(读)“接连下了几场雨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师:一起读读这两段话。(生齐读)亲爱的同学们,作者为什么把明明的笑脸比作太阳?就是因为明明给她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好心情,像天上的太阳给人们带来温暖、带来好心情一样。记住,读书要(板书)联系上下文。(师引读)读书要生:(齐读)联系上下文。师:为什么这个地方我让大家反复读?现在明白我的用意了吧?你看,书的味道在字里行间,你不仔细地读,不反复地去读,不用心去想是体会不出来的。第三次出现在哪里?生:“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师:从“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开始读

7、。(生完整地读最后一自然段)这里的“番茄太阳”又有什么含义?它又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读读写的批注?生1:明明带给我的爱、快乐和温暖一直留在我的心中。生2:作者把明明的爱心比作“番茄太阳”是因为明明的爱心给她带来了温暖。师:对!这里的“番茄太阳”指的是明明的一颗爱心,是明明爱心感动了作者。于老师怎么体会的想不想知道?(投影批注)谁替我念?生:(读)“此时,番茄太阳不只是明明的笑脸,而明明的爱心。明明的纯洁的爱,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人类正是有了这爱的传递,才有了文明的今天。”师:于老师比你们多读懂了一个词,叫“传递“。你们看,好心人把眼睛送给了明明,明明长大后,要把她的双腿献给作者,这就是爱的

8、传递。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爱的传递,才有了文明的今天!亲爱的同学们,记住,书是读懂的,它的味道是读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师:这一课有9个字要求写的。(大屏幕出示9个生字:茄、盲、碌、蔬、戚、脆、屋、捐、献)师:写字先读帖,即认真观察,记住字的结构,每笔在哪起笔,在哪儿收笔。大家边看边书空。(学生观察、书空)接着描红。请在书上,把9个生字描一遍。(学生描红)第三步,临贴。这九个字中,有四个难写规范。(屏幕出示)戚盲屋献(老师请四位写字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写这四个字,逐一评点,并逐一范写。老师边写边告诉学生,“戚”的斜勾,上、下都要长一些,而且写得要有弹性;“盲”的第二笔横,要写长;“屋”的“尸”字

9、头写小些,这个字整体看来,像个梯形;“献”的右边一横起笔要低,竖撇,上面要高。范写后,再请全班学生临写这四个字。)师:同学们,字一定照字贴写。字是照着字帖练出来的。(下课)这样的教法,的确够“笨”的!在这个片段中,于老师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和学生一起,围绕着课文中出现的三次“番茄太阳”写批注,师生交流批注;第二件事,老老实实写生字。整节课,甚至连一个问题都没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笨”得不能再笨。然而,这看似“笨拙”的课堂,值得细细玩味的东西却很多,很多。第一,高质量的示范,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于老师在很多场合说过“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用什么影响?用教师对语文的热爱,用高质量的示范,去

10、影响学生。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老师向学生示范了什么?首先,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于老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课题当中引号的用法,进而关注“番茄太阳”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并想一想每次出现的含义有什么不一同。表面上看,这环节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于老师用这样的示范,告诉学生,学语文,就要关注特别的表达。这暗合了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念。于老师没有刻意向学生传递任何语文知识和写作技法,但“借物喻人”、“象征”、“一唱三叹”等写作知识、技法的渗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次,培养“主动钻研文本”意识。2011版课标,特别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

11、生“主动钻研文本”。这些理念,其实并不新鲜,甚至连刚毕业的老师都能说得出来。但真正在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潜心会文、“主动钻研”的老师,有多少?太多的公开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设计一个个精心圈套,“循循善诱”地让学生走进老师的思维陷阱中。于老师没有这样做,他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用了5、6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默读,用心批注。表面上看,这5、6分钟,课堂很安静。但这静,是“静水深流”,学生的思维,在“暗流涌动”。当然,仅仅让学生交流批注,还不值得我们赞叹。每次学生交流后,于老师都用自己规范而秀逸的圆珠笔批注,向学生做了精彩的示范字,要这样工工整整地写;批注,要联系上下文进行。高质量的

12、示范,最好的教学方法!于老师为何如此重视示范?他在一次教后感言中说:“为什么有人说“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呢?这个影响就是无痕的教育。老师是一本书,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天天都在读。这个无字的书就是影响。所以我要求自己板书尽量做到工整规范,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有感情,我写的下水文尽量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我都很讲究的。我要让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朗读、书写、下水文,告诉孩子们我是怎样学习的。榜样的力量是潜在的,但是也是巨大的。”第二,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回到常识。从新课改开始,小学语文教学风云瞬变,老师们沉进了众多的泥潭之中。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吓得老师们课堂上不敢说话;而后又

13、倡导“人文性”,于是老师们觉得每篇文章似乎都是那么意味深长;后来又提倡加强“工具性”,于是有些非常清楚明白的话要非要去琢磨如此这般写法的好处。于是,我们的语文课越变越繁复了。很多公开课,以“唯美”“创新”为最高的追求,在这种“唯美主义”思想的推动下,于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美、越来越新了,语文公开课,简直就是一场“唯美”“唯新”的盛筵。近年来,这样的“唯美课堂”在语文教学界,尤其是小语界,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的语文,教得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繁琐。语文,太闹腾了,闹腾到一线的老师都觉得自己不会上语文课,拿起语文书都觉得有些手足无措了。这些乱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语文的“常识”严重缺位了!什么是常识?现

14、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普通知识。如政治常识,科学常识,生活常识。”用生活语言来描述,就是:做食品不能下毒;开车不能闯红灯;看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去拉等等,常识是老少皆知的。那么,小学语文学习的“常识”是什么呢?“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这是于老师最近几年在课堂上讲得最多的话。这么简单的九个字,难道大家不懂?为何于老师要一再强调。于老师曾说:“我现在七十岁了,是带着一种责任来上课,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学闹腾得太厉害,喧闹,喧闹得太厉害了,现在应该趋于平静。包括我的课,我以前的课也是很热闹的,现在应该给青年老师一个很好的引领。这个平静首先要从我自己做起。”这番话,让人肃然动容。于老

15、师这节课,实践了他的主张,他用他的“平静”,帮我们重温常识:语文课,就是做语文的那些事儿。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老师不止一次地念叨着“书是读懂的,它的味道是读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字一定照字贴写。字是照着字帖练出来的”。这“思考”,这“照着写”,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奥秘。但是,很多老师,不仅视而不见,而且买椟还珠,把最有效,最值得继承的东西给丢掉了。以至于,我们的语文,成了流浪的孤儿。于老师这节课,很简单。检查预习读书写生字。读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移情体验,读出感情。第二个层次,是默读。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跳出文本,读出味道。第一个环节,是感性的,是走进文本;第二个环节,是理性的,是走出文本。无论是走进,还是走出,都靠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因为舍得给时间,因为示范得当,所以,学生读得动情,悟得深入。至于“照着写”,也有两个层次。一是“照着”于老师那样批注;二是“照着”生字表那样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