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4046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优秀名师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谈解题切入点的找寻求解数学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那么,如何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呢?文1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实例再谈一些具体做法。1. 紧扣定义理解定义、掌握定义、活用定义是解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寻找解题切入点的一条重要途径。例1. 若点M(x,y)满足,则点M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解:由,得此式可以看成是动点M(x,y)到定点(-3,1)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此轨迹为双曲线,故选C。注:本题若移项再平方,可进行化简,但表达式中会出现xy项,对曲线的形状的判断有点难度,通过对原式的合理变形,利用圆锥曲线的定

2、义则能很快解决。2. 深挖隐含隐含条件是指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目的背后,极易被解题者忽视,从而造成错解或繁解,甚至无法解决。优先考虑隐含条件往往能减少运算量,简化或避免复杂的变化与讨论,找到解题切入点,使问题简捷获解。例2. 已知x,y是实数,且满足,则_。分析:按常规思路是解方程分别求出x和y,而x,y无法求出,思维受阻。若观察题目条件,发现与具有对称性。若令,则,。这样使两方程联系起来。解:令则又易知在R上是奇函数,则,又在R上是增函数,故,即。例3. 解方程组分析:此题按常规方法,需要分四种情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解方程组。但我们观察(2)式可以挖掘

3、出一个隐含条件,利用这个隐含条件可以避免讨论。解:由(2)知,(1)式可以变形为由(2),(3)解得,分别代入(2)得原方程组的解为3. 展开联想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内切圆作法尺规作图)对于某些数学问题,从结构上的特点出发,在寻求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逻辑联系时,由此及彼地联想(联想定义、定理或解决过的类似问题等),常常能启发思维,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例4. 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求的值。分析:由且,联想到三角公式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由的周期为,猜想可能为周期函数,是它的一个周期。解:3.规律: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

4、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0sin1,0cos1。一锐角三角函数因此是以8为周期的周期函数。4. 把握转化1、20以内退位减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它是寻求问题解决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环节,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数学中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寻找解题切入点的常用方法。例5. 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则在正方体八个顶点间的所有连线中,成异面直线的共有多少对?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分析:如果以其中一条棱进行

5、分类的话,很难搞清“重”和“漏”,然而我们对以下两题很熟悉: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多少?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的话,一个三棱锥中有多少对异面直线?故可把本题分解成两个熟悉的问题,即考虑一种对应,由于的答案是个;的答案是3对,故本题答案为对。点评:若直接寻找异面直线的对数很繁且易漏,而引入三棱锥通过计算三棱锥的个数,使得三棱锥的个数与异面直线的对数建立了一个对应,从而使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问题。(1) 与圆相关的概念:5. 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寻找解题切入点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把已知或要求的式子与图形结合起来。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充分考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结合,来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运用这一数学思想,要熟练掌握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及常见曲线的代数特征。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例6. 已知(其中),且是方程的两根(),则实数a、b、的大小关系为(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尺规作图)A. B. 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C. D. 解析:a,b是方程的两根,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